李倩
高中生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作文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被許多的有識之士所關注。但是,當前作文教學在高中階段卻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有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覺:上了高中以后,作文水平與初中的水平沒有什么差別,有時甚至都不如初中水平。甚至會覺得高中的作文只是在初中的基礎上增加字數而已。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成為許多高中語文老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應該要找出影響學生作文水平的因素,然后才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一、影響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
1. 社會因素
傳統的應試教育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一味的強調學生考試的分數,而不在乎學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應該貫徹素質教育的主張,使學生的作文與社會緊密相連,充滿時代的氣息。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社會對學生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說從各個方面影響著學生的思想。
2. 教師的影響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從小學到大學,學生接觸的最多的就是老師,因此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全面的,包括教師的人品、學識。尤其是教師的人品。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有:講解課文,分析文章,評改學生作文,與學生之間的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流較多,因此其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為深,這種影響會間接地影響到學生寫作思維的形成。
3. 課外閱讀量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課外閱讀量是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支撐。我國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基本上沒有什么課外時間,所以閱讀量較少,視野較為局限。根據調查,寫作能力較為突出的高中生的課外閱讀量一般都比較大,他們在閱讀中大大開闊了視野,靈感得以激發,文思較為靈敏,因此一定不能忽視課外閱讀對學生寫作的影響。
4. 學生本人
學生的接受能力具有差異性,這是我們首先要肯定的。因此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作文水平的提高,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的作文教學,必須承認學生的差異性,要做到因材施教。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5. 課堂訓練
從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來看,課堂是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主戰場,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著主導作用。對于高中生的寫作訓練,老師主要是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相關的寫作技巧,然后讓學生自由構思,最后逐個指導,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
二、新背景下高中生寫作能力提高的策略探究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應試作文訓練明顯跟不上時代的要求,針對以上影響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因素,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認為,應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
1. 培養學生個性,鼓勵個性化創作
學生本人是影響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該要注意學生個性化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個性化作文能夠最大限度地突顯個人價值以及個人的思維特點,能夠使學生進行全身心的創作,這是素質教育作文教學的本質要求,也是人才的必備素質。當前,很多的高中生都畏懼寫作文,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將其當做一種精神上的負擔,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學生缺乏寫作的動力,沒有自己個性化的思維,都是在老師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下進行寫作的,所以難以提起寫作的興趣。
2. 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社會也是影響學生寫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我們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寫作也算是藝術的一種創作形式,所以必須要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高中許多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總是將學生的視野限制在課堂上,而很少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長此以往,不僅壓抑了學生的創作靈感,同時也使得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大打折扣
3. 擴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增大學生的閱讀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逐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學生對于外界信息量的獲取逐漸增大,但是卻也混淆了學生的視線,好的與不好的全都進入到了學生的腦海里,最重要的是它有可能間接地影響到學生文章創作意識的培養。因此,老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應該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傳統文學名著和有豐厚文化底蘊且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文史哲著作,鼓勵學生做好閱讀計劃,同時根據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應該要鼓勵學生做好讀書報告。
總之,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要經過長久的扎實的寫作訓練,才有可能提高。因此,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寫作意識,從平時的生活中一點一點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思維,以不斷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邳州市土山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