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娣
摘要: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注重家庭作業的布置,更多人覺得學生的作業太多,機械性的重復抄寫對學生身心發展有不利影響。因此,語文教師要關注課堂教育的有效性,用趣味性的作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
語文作業是課堂的延伸,設計精致的語文作業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可以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讓學生更好地成長。那么該如何設計小學語文作業呢?
一、設計興趣型作業
小學生由于心性不穩定,很容易受情緒影響,對感興趣的事全神貫注,反之則消極對待。趣味性作業的布置應充分迎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用設計新穎、獨特、滿足學生好奇心的作業來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傳統教學為鞏固學生對漢字的認知和掌握,大都安排重復抄寫詞語、辨別字詞等,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反感和抵觸,對此,我將近年來這類乏味的詞組抄寫變成“收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收集感興趣的廣告詞、標語、商標名稱、報紙認字等等,除完成必寫的詞組外,每天收集2~5個生字并能認識、熟讀作為課外作業,并在教室一角開辟識字角,展示學生收集的生字、難字,引導學生交流共享。另外,可以結合學生的家庭情況,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將生字做成謎語,拿到課堂上讓老師和同學們猜。學生個個興致高昂,教師要適時鼓舞并贊揚學生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體會到被認可的滿足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開拓學生思維,提升家庭作業的趣味性。
二、設計層次性作業
學生身心的發展,受到先天條件和后天因素的諸多影響,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都存在差異,這就導致同樣的作業有的學生做起來得心應手,十幾分鐘就能完成,而有的學生則絞盡腦汁,花上半小時甚至一小時才能完成,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特點分層次布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摘到屬于自己的“果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如在學完《狐假虎威》時,就可以設計三個作業題目讓學生去選擇:①背誦課文;②表演故事;③根據文章內容,編個小故事。第一個一般適合穩定的學生,第二題一般適合思維活躍的學生,第三個一般適合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和情況選擇作業題目,在寫作業過程中就不那么死板,也能從中體會到樂趣,有了完成作業的動力,就會向更高的層次挑戰。在這類作業中,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發展。
三、設計個性化作業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都是一本多彩的書、一首動聽的歌、一幅優美的畫。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都是千差萬別的,有喜歡畫畫的、有喜歡寫作的、有喜歡朗讀的。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根據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家庭作業。如在布置《世界多美呀》作業時,結合學生特長,讓喜歡畫畫的同學,畫出自己認為的美好世界的樣子,做成連環畫;讓喜歡寫作的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編寫類似的文章;讓喜歡朗讀的學生伴樂朗誦等。如:在學習完《春筍》這一課后,我布置學生觀察春筍的作業,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可以用筆畫下來,可以用照相機拍下來,還可以把春筍做成菜嘗一嘗。學生們興致盎然,有的畫成水彩畫,有的拍成照片,還有的用簡單的話語描寫等,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種趣味性的作業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平臺,挖掘了學生的潛力,真正讓學生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四、設計生活化作業
生活既教育,語文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把語文封閉在課堂中,僅僅圍繞課本內容展開,阻礙與家庭生活的聯系,會使學生脫離實際,學生學到的也只限于理論知識。因此,設計語文作業時就應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成為與社會聯系的紐帶。如可以在“母親節”時給學生布置關于“關愛母親”主題的作業:讓媽媽給孩子講一個兒時的故事,給媽媽做一個母親節卡片,給媽媽唱一首動情的歌,給母親梳頭、洗腳,并寫出日記記錄自己的心中感悟等。還可以讓學生回想所學的語文課本或是通過網絡收集有關母愛的詩句和名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收聽有關母愛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或是給媽媽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等,這樣的作業布置,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培養他們積極的情感,在作業中受到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五、設計合作型作業
現代教學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因此要考慮設計一些合作型的作業。如: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3~4人自由結合,共同完成實踐類作業。如《尋找春天》實踐活動中,我讓一個小組繪制春天,畫出春天的花草樹木;讓一個小組收集有關春天的詩句和名言;讓兩個小組踏青、抒寫所見、所聞、所感;讓一個小組到田間地頭,打聽農民春天里的計劃,到工廠傾聽工人們的心愿。而后幾個小組在實踐活動課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感悟春天、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之情,這樣的合作型作業可以讓學生互相合作,既培養合作意識也提高交流協調能力,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真正讓學生鞏固知識,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時,要把趣味性、層次型、個性、生活性和合作型融于一體,讓學生在社會、家庭和學校中,去鍛煉、感悟,實現語文學科的內外兼修,做到學科間恰當融合,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沛縣正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