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英
摘 要:電費回收工作是電力營銷的重要環節,是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集中體現。電費的回收管理是資金收入管理的重點,電費回收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經營穩定。
關鍵詞: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166-02
電能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先使用后繳款的特點,正是這種特點會導致供電企業可能要承擔客戶用電后不按期按約繳費、拒絕逃避繳費或喪失償債能力等風險。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較大,電價的調整又使企業增加了日常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既面臨著成本增加,又要面對資金支出的增加,這種雙重“壓力”給電費回收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風險。而電費是供電企業對用戶“耗電”的主要營業收入,是供電企業從事電力生產和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并且是供電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電費回收是電力營銷辦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供電企業經營成果的最終表現,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果與利益和持續發展,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必要要件,做好電費收繳工作也是電力企業的重頭工作之一。基于此,對如何加強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是每名供電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地方。
1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難的成因
(1)“電是商品”的普及性不強,用戶對“電是商品”的意識不夠,電力作為一種“先用點,后交錢”的特殊商品,這種特殊性,是導致電費回收困難的客觀因素。電能不能進行存儲,對于供電企業而言,電力的發輸配供用過程一般同步來完成。從商品交換的角度來看,部分用戶由于沒有正確意識到“電是商品”這一特性,在心理上存在著不愿意及時繳納電費的思想,給電力行業帶來嚴重影響,造成了不平等交換。
(2)在電費回收管理方面存在著薄弱環節,一是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人員責任心差;二是部分管理層面重視安全生產、看重優質服務,淡漠收費工作,考核多,支持措施和解決實際問題少;三是供電服務與電費回收工作脫節,整體聯動收費機制沒有形成,使收費成本增加;四是對市場經濟不能快速適應,對處理、消化電費壞帳研究不夠,錯過化解電費風險的機會。五是供電企業內部在受理業擴報裝業務前期,相比部分企業沒有充實預見其風險性,在用電整個過程中也沒有采取對策規避風險,只是在抄表人員發現用戶拖欠電費后才開始關注該用電企業的經營情形,最后企業虧損或產品滯銷,使得電費形成呆賬、死賬。
(3)法律法規滯后造成,供電企業對用電戶管理依據《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逾期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自逾期之日起計算超過30日,經催費仍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停止供電”。一些客戶惡意利用法律規定的時間差拖欠電費。《電力法》及配套法規1995年頒布已至今未作修訂,很多規定已不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需要。
(4)地方保護的影響,在發展區域性經濟中,各地都制定了扶持重點企業政策。當享受扶持的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電費就成了企業的無償補貼。由于我們國家行政體制不健全造成,由于供電企業具有半企業半行政特色,還沒有和地方政府完全脫鉤,還要受制于地方政府管理,而政府機關、公、檢、法等執法部門以及其他和供電公司有著密切關系的政府部門,由于考慮到自身經費問題,對電費回收工作干預較多,甚至其本身亦成為欠費大戶。而供電企業受制于政府相關部門,不敢去清欠或收繳主動性不夠高,同政府部門打交道時存有畏難情緒,害怕因得罪人而影響其他工作的開展。而這種保護政策下所產生的電費拖欠額,往往是各地電費拖欠額的大頭。作為政府有關單位既然大都有電是商品的概念,支持電力企業回收電費,可是也確有個別單位或領導從中干預的情形,增加了供電企業及時、足額回收電費的難度。
2提高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優質服務。經過各種方法強化“電是商品”的意識,對轄區用戶進行電費回收工作宣傳。經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強化“電是商品”的意識,使電費回收的法律、法規、辦理體制家喻戶曉,以超越客戶期望的供電辦事,使廣大用戶明白“用電交費,天經地義;拖欠電費,理法不容”,形成十分好的交費意識。牢固樹立“人民電力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無論是清欠還是正常收費過程中,都要提高服務意識,把服務質量放在供電企業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經常走訪客戶,傾聽意見,為客戶排憂解難。對企業客戶,根據其用電量大小和生產狀況及時幫助調整容量,提高負荷率,降低用電成本和電費支出,獲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對于困難的單位或繳納不方面的區域,要重點開展服務,通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實幫人”來帶動電費回收工作。抄表過程中主動催收電費、送達催費通知單,主動搜集客戶聯系信息、通過免費短信等多種方式溫馨提醒客戶及時繳納電費,甚至主動改變工作方法,不計工作時間,夜間出擊,千方百計使電費回收顆粒歸倉。具體完成以下五點:一是完成城鎮“十分鐘交費圈”、農村交費“村村設點”建設任務;二是加大電費回收正面宣傳力度,開展送小紀念品活動,鼓勵居民客戶到銀行辦理代扣電費業務,提高非現金收取率。利用宣傳單、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電視臺和上門進戶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三是大力推廣預付費計量,逐步加強預付費計量的統一管理;四是深化優質服務,拓展繳費方式,在大力推行銀行電費批扣的同時,積極宣傳電費充值卡、POSS機等繳費方式,讓客戶繳費更加便捷、舒心;五是堅持人性化催費,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向客戶發送繳費小貼士,解決閑置房、出租房、偏遠山區等用戶電費催收難題;五是加強與大客戶的溝通聯系,積極關注企業客戶生產、經營情況,通過無償幫助優化用電方案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贏得客戶對電費分次結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規避電費滯收風險。
(2)加強供電企業內部收費管理,加大電費回收的管理力度,建立嚴格的電費回收責任制。首先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成立專門的班子,配備精干人員,在電費回收問題上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及時針對回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應對之策。其次,以人為本。規范管理要靠人來實現,靠以人為本的方法抓管理、抓落實,才能抓出實效。加強員工的培訓,全面提高收費人員的整體素質。對抄、核、收人員實行動態管理,增強其緊迫感、求知欲和創新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強化法律手段。正確運用行政處罰,民事和經濟訴訟以及追究欠費者的刑事責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最后,運用技術和管理手段,改變收費方式。如:預付電費,加大科技投入,裝設智能電量控制裝置(如IC卡電度表等)。加強收費管理。建立電費電話查詢和電費查詢系統,暢通收費渠道,完善各種電費收繳方式,為客戶交費提供便利。
(3)引入風險管理機制,全面執行《電費風險評價辦法》和《電費風險預警防范辦法》,適時開展風險預警,提升電費回收管控能力。實行評級體制:電費風險評級依照該客戶月應繳電費數額、期末余額完成情況、用電屬性、經營辦理情形、行業前景等,將客戶分為風險Ⅰ、Ⅱ、Ⅲ、Ⅳ級四種風險等級。嚴格履行供電合同和執行違約金制度。明確供用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產權分界、計量結算方式、執行電價、繳費時間及相關責任。實行“三個堅持”的原則,一堅持“分步分級,逐步推進”的原則。根據客戶用電結構、電費繳費情況、經營情形不一樣,按照分步分級、逐步穩妥的原則在不一樣風險等級客戶和同一風險等級的不一樣客戶有區別的推進電費分次結算和預付費體制。二堅持“先收后結,多次結算”的原則,對風險Ⅰ級客戶進行周結算,堅決執行預購電體制,對風險Ⅱ級客戶進行旬結算,在堅持執行預購電體制的基礎上,部分信譽較的好也可執行先結后付體制,但每旬的電費須及時結清。三堅持“信息化辦理,現代化建設”的原則,積極推進營銷現代化建設,采用信息技術提升對風險客戶的電量、電費分次抄、核、收辦理本領,提升自動化辦理水平。
(4)供電方應與用電方簽訂《供用電合同》和《電費保證合同》,或在《供用電合同》中設立保證條款,依法明確供用電雙方權利和義務關系,減少不必要用電糾紛的發生。嚴格履行供電合同和執行違約金制度。明確供用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產權分界、計量結算方式、執行電價、繳費時間及相關責任。對交費信譽等級連續降低被納入電費預警機制的客戶,要提早動手,簽訂電費抵押、質押、擔保合同,以防患于未然,充分應用法律賦予的停電催費手段,多方協調,減少停電引起的矛盾。同時,與法院合作,成立專門的追欠機構,進行媒體曝光,創造清欠環境。
(5)轉變思路,尋求理解。通過多方溝通交流,使政府部門正確認識供電企業的性質和作用。電力工業是基礎產業,又是公用事業,但供電企業不是社會福利事業單位,而是為全社會提供電能商品和服務的獨立企業法人和市場主體,按照政府制定的電價政策收回電費,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是企業的正常經營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正確對待拖欠電費用戶的停電問題,對拖欠電費用戶實施停電,是國家法律規定的職責,對于符合法律程序的停電,政府部門應給予大力支持,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電網的正常運行秩序。
3結語
電費是供電企業的經營成果,是電力系統維持正常產、供、銷的經濟鏈條。營銷的績效關鍵在電費回收,電費能否及時回收,直接關系到電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是供電企業最終效益的體現。作為供電企業的職工,要千方百計,挖潛堵漏,不斷探索電費收繳治理之道,在探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完善,在提升優質服務、構建和諧供用關系的同時,達到有效回收電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孫國軍.論加強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J].現代商貿工業,2011(6).
[2] 陳志彬.對電費回收管理問題的思考[J].科學之友,2009(2).
[3] 徐春水.試談電費回收困難的原因及其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