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倩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已進入大規模發展時期,全國各省各地區先后建立了多批具有較高質量的實訓基地,為社會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場所。但隨著建設的進一步深入,一些瓶頸問題逐漸顯露,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實訓基地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實訓基地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189-01
1實訓設備利用率不高
目前,很多工科類中職學校為了實訓教學的需要,都建設了自己的實訓基地。例如:我校實訓基地經過十幾年來政府和學校共同投入,電工電子、信息技術等基礎實訓基地和鐵道信號、通信技術、鐵道電氣化、智能樓宇等專業實訓基地的設施、設備建設初具規模,基地設施、設備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達到我省先進水平。但從實際使用效果上看,很多設備長年閑置,有些設備從購進后到現在根本就沒有啟用過,即浪費了寶貴的資金;又占用了存放空間??傮w來說,工科類中職學校目前設施、設備、儀器綜合利用率不高。
2實訓基地內涵建設弱
實訓基地應為教學、生產、科研、社會服務,實訓基地的建設應與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相適應,實訓技能和實訓內容應與行業的發展需求相結合。這些年來,我校在實訓教學方面盡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了很大力氣,力圖改進和突破發展瓶頸,比如:學校的鐵道信號專業,由于理論知識難度較大,想以“項目驅動及項目化教學”,推動教研課改的進行,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于2011年改為項目化教學,將專業知識分散在“軌道電路”、“轉轍機”、“信號機”等幾個實訓項目中,學生十分歡迎。但類似這樣的成功例子還太少,僅僅是個案,還不能形成系列,總結出來的經驗也需要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反復檢驗,才能上升到理論高度。
3設備折舊快更新難
實訓基地設備投資通常較大,特別是工科類的實訓基地,一臺先進的設備價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并且需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同時,現代社會技術更新迅速,不斷有新設備問世,要使學生的培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學校的設備就需要不斷的更新、改朝換代,除了政府的財政撥款外,學校也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導致校內實訓基地內的設備在不斷地“自然折舊”。由于資金等因素,校內實訓基地內設備不能及時地更新。因此,與企業更新節奏較快的設備相比,校內實訓設備的相對滯后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矛盾。例如:我校20世紀90年代購置的一套SDH通信設備,曾花費100多萬,一度是學校的驕傲,常被作為在來訪者面前炫耀的對象,但僅僅兩年后這套設備卻成了通信施工現場淘汰的東西,如今,在懂行的來訪者面前已經羞于啟齒。
4實訓材料消耗過大
校內實訓基地較多地承擔初級技能訓練。在此訓練中,學校關注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而不關心訓練中所產生的“產品”有什么實用價值。因此,實訓中的“產品”,或者根本沒有實用價值;或者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因質量不過關,而成為“次品”。也就是說,初級技能訓練往往是“消耗性”實習、實訓。實訓設備添置的越多,學生人數增多,“消耗性”實習、實訓必然增多。由此帶來的是材料費、電費、人工費等支出也在增加,由于學校經費有限,導致一些實訓設備“開工”不足。資金的投入、設備的更新,增加了學生的實訓機會,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但學校從中卻很難取得經濟效益,常此以往有投入無產出,將影響到實訓基地的再建設。
5實踐教學有局限性
就我省而言,絕大多數校內實訓基地給學生做的實訓題目,基本都是“假題假做”,由于考慮到典型的教學效果,突出教學所長,在實訓方式方法上都自覺或不自覺的向其靠攏傾斜。
由于實訓時間的限制,實訓指導教師往往是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然后才向熟練程度靠近。產生這種局限性的原因是:由于過多地考慮了實訓工件的簡略性,故帶來了工藝性訓練與認識的不足,又由于較多地考慮了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在熟練程度上則失去了關鍵的工藝訓練。例如:課題組成員所在學校,做電路板焊接練習時,每名學生發放約1m長焊錫絲,要求達到焊點光亮、無錫尖、無虛焊標準,經反復調研實踐,大約只有10%的學生能達到此種程度。另外,經我們在全省范圍內調查,發現就我省實訓教學的大環境而言,實訓教學時間在安排上普遍存在不足,而且由于各種原因,這種情況無法在近段時間改變現況。值得說明的是:校內實訓基地對學生實訓不足問題的提出,并不是否定校內實訓基地的優點,相反地,指出并承認其不完整性,正是尋求通過另外的渠道來給予彌補的前提條件。
6缺少共享性和開放性
目前,各校在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行上基本上是“各自為政”、“小而全”的獨立建設、獨立使用的建設運行模式,實訓基地之間缺乏共享性,導致在同一區域內同類專業實訓基地重復建設,并且有部分學校本身生源不多,實訓基地使用率很低,大量的設備閑置,造成資源浪費。
同時,實訓基地的開放性建設也還未達到理想程度。許多實訓基地以對內開放為主,主要針對自己學校的學生提供實訓教學服務,對外開放為社會人員、企業職工提供培訓的還不多,在職業資格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企業提供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7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差
國內許多中職學校的實訓基地尚未真正的建立起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方式。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嚴格的操作規程,沒有形成企業化的管理模式,致使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影響實訓教學的有序開展。
實訓基地的建設管理不同于學校的教學管理、也不同與企業的生產管理,是這兩者的結合,又區別于這兩者,相關部門對如何建設實訓基地的指導力度不夠,致使一些缺乏實訓基地建設經驗的學校,很難在短期內將實訓基地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規范化。
8沒有評價體系與標準
實訓基地屬于高投入、高消耗的教學場所,在建立初期,相關部門有一系列的鑒定、評估標準,而在實訓基地的后續建設與運行中卻不再有相應的績效評估。績效評估的缺位,使得實訓基地的后續建設缺乏指導者與監督者,實訓基地的建設質量得不到保證,政府投入大筆資金得不到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