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摘 要:科技是畜牧產業素質提升的決定力量,是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畜牧業生產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強科技創新,促進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保供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科技創新現代畜牧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S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c)-0145-01
科技是畜牧產業素質提升的決定力量,是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作為農產品生產保供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快我市科技創新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強化科技支撐能力、促進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于推動我市現代畜牧業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保供具有重大意義。
1 石家莊市畜牧業科技創新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市加快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實施,不斷加強畜牧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強化科技支撐能力、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我市良繁體系不斷完善、標準化養殖水平明顯提高、科技興牧加快推進、重大動物疫病有效控制、畜產品質量明顯提升,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保供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1 畜牧產業快速發展
全面開展畜牧業科技創新,有力推動畜牧業發展。據統計,2011年,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78萬t、107萬t和119萬t,分別比上年增長3.9%、2.8%和4.5%,畜產品總產量首次突破300萬t。畜牧業的發展,有力地保障了城鄉居民菜藍子產品供應。
1.2 標準化養殖水平顯著提高
加快我市規模化養殖發展步伐。2011年底,全市已擁有9家國家級畜牧業標準化示范場,28家省級畜牧養殖標準化示范區,59家市級畜牧養殖標準化示范區,畜牧業無公害生產基地156家,綠色和無公害基地生產的畜產品已占全市畜產品總量的58%以上,821家規模畜禽養殖場實現了糞便的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畜禽排泄物綜合治理率達到97%,全市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顯著提高。
1.3 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與應用
2011年全市實施畜牧業重大研究課題20余項,共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1項,市山區創業一等獎1個,市級科技成果獎26項。其中“雞中藥免疫增強劑-黃芪紅花散研究與應用”等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石家莊市奶牛疫病流行病調查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無公害肉兔高效養殖養殖技術與示范等獲市技術進步二等獎,使畜禽品種改良、標準化養殖、動物疫病綜合防治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市、縣、鄉三級動物防疫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服務和技術推廣網絡,一批先進實用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科技對全市畜牧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 石家莊市畜牧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市畜牧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從畜牧業發展的科技創新的需求來看,一是規模化、標準化總體水平還不高,如何順利實現養殖業由小規模大群體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嶄新課題;二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仍呈現出病原污染面大、毒株變異快等特點,局部地區發生疫情的可能性很大。三是牧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壓力越來越大,牧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縣級檢測機構依然存在著人員偏少、素質偏低,檢測能力偏弱的問題,與當前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的客觀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更加依賴于科技創新,只要加快畜牧業科技創,才能推動我現代畜牧業發展。從全市畜牧業科技創新來看,主要表現在:由于畜牧業比較效益低,一些人特別是少數領導對畜牧業科技重要性認識不足,畜牧業科技投入不足,創新型畜牧業科研團隊和領軍式科技人才隊伍缺乏,產學研結合還不夠緊密、畜牧業產業技術聯盟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畜牧業養殖戶科技素質普遍不高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我畜牧業跨越發展。
3 加強科技創新,推動我市現代畜牧業發展
3.1 加強科技創新,提高畜牧業的科技支撐水平
圍繞全會畜牧業發展畜,以科技項目為載體,大力開展禽品種改良、標準化養殖、動物疫病綜合防治等畜牧關鍵與共性技術研發,積極研究原種豬、祖代種禽和奶牛、生豬胚胎移植和人工受精技術;研究制定畜牧業發展技術標準,進一步完善畜牧業標準體系,全面推進畜牧標準化生產,提升畜牧業發展水平;加快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與推廣應用,實現畜禽疫病由單一疫病防治向綜合防控的轉變;全面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工程的研究,研究制定畜產品安全檢測標準,提高牧漁產品質量安全。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力度,鼓勵支持肉類、乳制品和飼料獸藥工業等重點龍頭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盡快構建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3.2 加強畜牧業示范基地建設,提升畜牧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能力
抓好畜牧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等畜牧業示范基地建設,努力把畜牧業示范基地成為畜牧業技術研發示范轉化平臺、畜牧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平臺、畜牧業技術培訓基地。按照“創新團隊、示范基地、帶動農戶”三位一體的模式,重點抓好行唐縣奶業、贊皇縣河北柴雞生態養殖示范基地、規模養殖小區建設,引導技術、人才、項目、資金等要素向示范基地聚集,提高示范基地的自主創新、產業支撐、技術示范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大示畜禽養殖環保治理力度,重點支持示范基地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沼氣工程要與規模示范基地、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沼氣技術的推廣應用。
3.3 加強畜牧業科技型企業培育,提高畜牧業產業化水平
加大對畜牧業龍頭企業的扶持,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持涉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和升級,鼓勵企業承擔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引導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協作,建立畜牧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涉企業;引導金融部門支持畜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地龍頭企業在我市落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按照“龍頭企業+基地+養殖場(小區)”的模式,建立龍頭企業與養殖基地緊密聯結、互利共贏的運行機制,推動全市需要產業化發展。
3.4 加強畜牧業科技人才培養,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隊伍
積極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積極開展培訓,提高致富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畜牧科技人才激勵機制,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鼓勵科技人員敢于創新、善于創新,通過分配、產權、社會價值激勵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依托各類重大項目和重點建設工程,用產業聚集人才,以項目吸引人才,靠事業留住人才。加強科技推廣與人才培訓,充分利用現有培訓渠道,通過學校、網站、技術講座、函授、自學考試、研討會等形式,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畜牧技術骨干隊伍,提高畜牧業科技創新、推廣、服務的能力。加大農民科技與專業技能培訓力度,培養大批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造就高水平的畜牧專業技術工人,滿足現代化畜牧和新農村建設對人口素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