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琳
摘 要:本文根據當前供電企業行業特點,以理論聯系實際,把企業文化模式分成三種:一是“地方特色型”企業文化;二是“行業特色型”企業文化;三是“開放參與型”企業文化。
關鍵詞:供電企業文化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165-01
有人從企業文化的功用角度,把企業文化比作河的兩岸,把企業行為比作岸中之清流,水流愈急愈長,堤防就愈鞏固,企業發展也就愈穩固。也有人把企業文化比作企業的一種無形產品,認為這種無形產品完全可以抗衡其有形產品的地位,兩種產品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忽視了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這都說明了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與改革中的重要性。當今世界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企業文化層次上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至上境界,建設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根據當前供電企業行業特點,我認為有以下幾種企業文化模式可供參考。
1“地方特色型”企業文化
“地方特色型”企業文化是指建立在民間地方文化基礎上的企業文化。地方文化源自本土,樸實無華,富有強烈而鮮明的民俗色彩。企業的經營活動離不開地方文化的影響,因此企業在進行文化建設時理應將地方文化作為基礎。
“地方特色型”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認識和理解地方文化對企業文化的作用,并能夠進一步從中汲取文化營養,通過提煉、培育、整合來形成具有本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
我們公司地處魯西南平原,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自古被稱為牡丹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長期以來,在這個地區培育并發展起來的具有坦蕩、豪放、熱情兼具保守成分的文化特色在當地文化的各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我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和當地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企業文化中濃郁的地方特色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員工來自本士、長期生活于此地,客戶以電網為紐帶集中于本區域,員工與客戶相濡以沫并長期融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帶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企業員工的內心也深深地保留著地方文化的印記。因此,我們公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地方文化影響,使企業文化在這一基礎上不斷地提煉和升華,并得以不斷提高和發展。有大量職工對流行于本地的戲曲、書畫、武術、牡丹有著深刻的體驗和精到的研究,許多職工在他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中處處體現著這些特色,不少職工退休后潛心于這方面的研究。我們企業正是抓住這一特色和特點,利用一年一度的文化節,組織舉辦職工書畫展、戲曲、武術擂臺賽等,能夠一次次引起職工共鳴,得到了廣大職工的熱情參與,促進了企業文化的快速發展并形成了本企業的特色。
2“行業特色型”企業文化
電力企業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電能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產、供、銷一體特性以及高參數、大電網的逐步形成賦于電力企業本身以“高科技”的形象。“科技型”企業文化成為供電企業文化的“行業特色”。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在供電企業中,無論是從設備的技術含量,還是運行維護的技術含量,無論是從電網的整體性能還是每一個具體環節上,都對企業職工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廣大電力職工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培養成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較強的合作精神、較強的吃苦耐勞品質。從而使企業文化也富有強烈的刻苦攻關、合作競爭的氣息。無論是生產技術人員、經營服務人員,還是各類管理人員,他們的基本素質都較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也較強,能夠適時地進行自我調整。同時,他們敢于競爭,奮發向上,喜歡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環境,“客觀,公正、科學、效益”是他們追求的目標。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我們公司正是把準這一脈搏,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體現和發揚這這系列特點。一是在人員的使用上,采取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方式,幾年來,錄用了幾十位在普通崗位上工作的年輕同志到管理崗位或者領導崗位上來。二是在提高員工的技能上,經常性地開展各種科技攻關、技術比武、知識競賽等活動,并用富有活力和朝氣的娛樂活動來體現企業文化的價值,也充分地反映出廣大職工的個人價值。
3“開放參與型”企業文化
“開放參與型”企業文化就是要求企業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讓職工參與到企業管理中去,充分發揮員工的才智,調動其積極性,實行自我管理。
“民主”是“以人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類本質的最終體現和人類發展的永恒追求。企業管理也越來越要求民主化,開放、民主、參與型文化也是企業文化科學管理的最終目標。“開放參與型”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放權管理,即大多數管理決策是由下層管理者或員工自己做出,下屬有較大自由度,企業決策者愿意吸取并注意采納下屬意見。這種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要看企業領導者的民主和開放意識。這種類型的企業文化能夠促進企業形成高度的團隊精神,減少決策失誤,保證企業持續平穩地發展。
我們公司在建設開放參與型的企業文化方面重點抓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實行司務公開,搞好民主監督。我們嚴格執行上級關于司務公開的規定,并制定本企業的實施辦法,堅持職代會制度,企業重大決策必須由職代會研究決定,不搞一言堂,堅持采取職代會決議執行情況向職代會報告的形式,每年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平均每年征集的合理化建議都接近千份,采納率達到40%以上,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資金,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提高了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培養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二是經常開展群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每年舉辦職工文化節,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諸如體育比賽項目、書畫攝影比賽、文藝演出等。我們科學設計各類活動的比例,使集體項目與個人項目合理搭配,即培養了職工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又激發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建設一種開放型的企業文化,吸引廣大職工廣泛參與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力所在。
企業文化內涵豐富,外延廣泛,沒有所謂的統一模式可言,即使是在同一文化模式之下,也可以包含不同的內容。當前我國企業數量眾多,成分復雜,規模不一,每個企業產生的歷史根源也千差萬別。因此,在建設企業文化時不要搞一刀切,更不要搞文化“拷貝”和簡單“嫁接”。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工作量很大,費時很長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內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決不可抱有一蹴而就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