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金秋 韓培軍
摘 要:目的:探討建立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必要性與具體的實施方法。方法:在嚴格控制采購、驗收、檔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基礎上,確保醫療設備管理制度的落實。結果:通過科學有效的規劃管理以及先進的管理手段,減少醫院資金的重復投入,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以達到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結論: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實踐,有利于提高醫院的保障能力與醫療質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采購驗收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230-01
1建立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必要性
隨著醫療設備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和普及,醫療設備投資已經成為了醫院建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質量的控制也逐漸成為了醫院發揮醫療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旦設備出現故障,輕則給醫院帶來經濟損失,重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而從我國各級醫院的現實情況來看,目前,大部分醫院都是依靠計量檢定和質量檢測來保證設備應用質量的,但呼吸/麻醉機、輸液/注射泵、高頻電刀及監護儀等常規設備由于受到檢測范圍和檢測能力的局限而多存在質量控制不力的現象。在這一背景下,應通過完善和落實由采購、檢測、使用、信息建設等的一系列設備管理制度,利用有限的資源為醫院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就成為了相關管理人員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只有認識到設備管理對醫療體系質量控制的關鍵作用,將醫療設備的選配、采購、使用、檢驗、評價等環節納入設備的全過程管理中,才能通過高效的監管系統促進現代醫院的建設與發展,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提高醫院的保障能力和醫療質量。
2采購環節的設備質量控制
設備的選配首先應根據醫院的醫療服務內容和醫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等實際條件進行選擇,而針對特定設備進行審查時,不應僅僅注重醫療機械注冊證的核審,而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的資質審查,如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FDA 及CE證書等,都能從不同角度反映醫療設備所具備的質量水平,通常設備的證照越多,相對質量就越高。為鼓勵更多的廠商參與到市場競爭中,有效地幫助醫院節約成本、引進先進技術,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療設備采購開始以招投標的形式進行,在這一過程中,采購人員應對廠商和設備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對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科學評議,并與廠商商討設備價格和保修期。在簽約時,如廠商虛假應標而使投標書中的技術參數失實,則應作廢標或合同解除處理,以保證設備的技術指標能夠滿足醫療要求。此外,屬于計量強檢目錄范圍的設備,到貨進入醫院必須通過計量首檢且費用由廠商承擔,這個要求必須寫入合同,以促使廠商采取必要措施,保證設備的入院質量。
為保證采購環節各項工作內容可以嚴格依照制度規定一一落實,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依據采購流程設計醫療設備的采購系統軟件,軟件應包括對不同登陸用戶設定不同權限,如廠商可匿名登錄,具有相關信息的登記上傳、標書下載以及查看年度招標計劃等權限;項目負責人則具有招標計劃瀏覽查詢、標書上傳、廠商資料查詢和合同上傳等權限。各臨床科室可通過網絡申報采購計劃,填寫相關信息,系統可根據申請時間,自動生成申請編號。申報采購計劃經設備委員會審核并通過后,批準的項目可根據申請編號自動生成年度采購計劃,由相關負責人填寫項目編號、項目負責人、招標日期和招標方式,并上傳標書,并在項目完成后上傳合同、驗收報告以及操作維修手冊。采購系統的建設使采購流程更加合理、規范,簡化了申報、審核、修改過程中的繁瑣手續,降低了遺漏或重復采購的風險。
3驗收環節的設備質量控制
當采購的設備按合同要求運抵醫院后,醫院和廠商應共同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驗收工作。設備驗收包括物資驗收和性能驗收兩部分,前者是從外部對設備進行查驗,后者是通過測試設備的技術指標來對設備進行檢查。實際驗收中應重視性能驗收對設備質量的反映。屬于計量強檢范圍的設備,性能驗收時要按照計量檢定規程對其進行一系列測試,以計量檢測合格作為設備質量合格的標準。貨物送到醫院時,院方應對設備、儀器的配置、外觀等進行檢查,同時讓廠商聯系計量部門對其進行檢定,并在此基礎上經過一定時間的臨床使用,如反饋良好方可完成驗收。對中頻治療儀等不屬于計量強檢范圍內的設備,由于沒有相關計量標準作為驗收依據,可采用國內外醫學工程行業文獻中或制造商技術資料中推薦的方法予以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與其他設備的可溯源結果進行比對,或通過輸出功率、波形等參數對設備進行評估。
4重視醫療設備的檔案管理工作
作為設備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與技術支持,醫療設備檔案是指針對某臺設備從采購計劃直至淘汰報廢全過程中的所有文獻資料,資料主要包括申購環節檔案與運行技術報告兩大部分。申購檔案包括申購單、審批表、設備生產許可證等各項證書、采購合同、發票、運輸單據、安裝調試與驗收報告書、設備使用說明與維修手冊等全套隨機技術資料;而運行技術報告包括主要包括設備的操作規程、使用記錄、維修養護記錄以及效益分析、報廢單等。這些資料在醫療服務、科研、教學中均體現出積極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檔案管理應準確、全面、統一、安全,并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檔案資源信息體系,實現醫療設備檔案的遠程傳輸、查閱、保管,并建立各類設備的電子檔案數據庫,提高設備檔案管理的效率,強化資源的共享及其服務功能的發揮。在提高設備檔案的利用率上,應不斷提高檔案的使用效益,使其更好地為臨床和決策層提供依據,最大限度發揮設備檔案的價值和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醫療設備的質量是保證醫院臨床、科研、教學等工作的重要手段,對醫院成本管理能力與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鑒于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相關人員應以科學規劃、統一管理為原則,嚴把購置、驗收等環節的質量關,使醫療資源的配置不斷趨向合理,并強化設備檔案的管理意識,通過對設備檔案的開發和優化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湯黎明,吳敏,劉鐵兵.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制建立與發展途徑探討[J].中國醫療設備,2008(6).
[2] 李斌,姜瑞瑤,張紅蕾.基于生命周期的醫療設備的采購策略與方法探討[J].醫療設備信息,2007(4).
[3] 黃燕,種銀保,胡曉霞,等.醫院醫療設備的檔案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醫療衛生裝備,2011(8).
[4] 李怡勇,米永巍,郭赤.構建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實踐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