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麗 余祥越
【摘要】本文以語境論為視角,通過對英語小詞在商務辦公場景的典型例子分析,總結出在不同語境下,小詞具有的不同語用含義。
【關鍵詞】語用語境英語小詞商務辦公場景語用含義
【中途分類號】H3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09-01
1.引言
所謂英語中的小詞,指的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常用詞,其中大部分是單音節詞或由單音節動詞加小品詞構成。這些詞具有一詞多性和一詞多義的特點,使用范圍寬廣,表達方式靈活多變,搭配關系比較復雜。由于人類語言歷來都遵循著“經濟原則”或“最省力原則”, 力求以最少的語符表達最多的意義, 因此, 小詞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到很多場合中。小詞在商務辦公場景的應用研究,顯得尤其重要。
2.語用語境與英語小詞在商務辦公場景的應用
這里所說的語用語境,主要是從語用學角度出發的語境研究。語用學作為語言學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研究語言合適、得體的學問,是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話語,如何通過語境來理解和使用語言,尤其是研究在不同的言語交際環境下如何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何自然,1988:3) 語用語境可以分為上下文語境和認知語境。上下文語境既包括書面語的前言后語,又包括口頭語的前言后語;而認知語境則是人們所明白的一系列所能感知并推斷的事實或假設構成的統一體(Sperber&Wilson , 2001:8)。換言之,就是一個處于交際中的人的知識系統,包括上下文知識、情景知識和背景知識。(王躍平,2009:51-56) 根據語言的形態,將商務辦公場景英語分成兩大類,即書面英語和口語英語。
2.1書面英語小詞的語用語境分析一般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書面英語小詞的上下文語境:書面英語主要是郵件英語。當一個詞被用于某一特定情境中時,詞義會與平常使用的詞義有所差異,這時就要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例如:We learn that you have delivered the goods in advance. 在這個句子中,我們注意到learn 的詞義有所改變,在普通英語使用中learn 是“學習”的意思,在上述的句子中,learn 所表達的是“獲悉、得知、了解到”的意思。因此,在我們理解話語時,必須結合上下文分析其在特定場合中的特定含義,以免產生歧義。
(2)書面英語小詞的認知語境:語用推理并不一定要依賴具體的語境,因為語言使用者通過經驗或思維已經把有關的語境內在化了,這種語用因素內在化、認知化的結果就是大腦中的認知語境。(熊學亮,1996:1-4)他認為認知語境涉及三個范疇:情景知識,語言上下文知識和背景知識,并指出了認知語境還包括社會心理認知狀態。例如:I hope we can be the lucky dogs.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西方人特別喜歡狗,認為狗是忠實的動物;但在中國,狗往往被比喻成趨炎附勢做壞事的人,與狗相關的詞也大都是貶義詞。但是“lucky dog”在西方人眼中是“幸運兒”的意思,如果不懂這層文化含義,可能會誤以為是在罵人,產生誤會。所以我們不僅要懂得詞匯的表層含義,還要了解其掌故。
2.2口語英語小詞的語用語境一般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口語英語小詞的上下文語境
即使是同樣的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會呈現不同的語用含義,所以,要根據上下文了解其恰當含義。例如:“hand”一詞,僅一個詞,是手的意思。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結合上下文看:
A: Excuse me, can you give me a hand.
B: Sure. John, you have to record it by hand.
A: Why? Its time?鄄taking .
通過上例,結合上下文語境分析,我們知道,A說的是“幫個忙”,B說的是“手寫(記錄)”。這樣就明白了“hand”所要表達的具體含義。
(2)口語英語小詞的認知語境
當說話人與聽話人具備不一樣的認知水平時,說話人要傳達的意思與聽話人所理解的意思會產生信息差,導致誤會或者歧義。例如“aggressive”這個詞,字面翻譯成“進攻性的”。在商務辦公場景里意思含糊,褒義的可譯作“具有開拓精神的”、“有事業心的”,貶義的可譯為“咄咄逼人的”、“喜歡沒頭腦亂闖的”、“容易得罪別人的”,意思可褒可貶,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說自己“aggressive”,意思是我可不是那種混日子的人,我是能干事的。一旦被別人說“very aggressive”,就需要好好理解了,也許人家是指這人整天兇巴巴的,不好相處,做事沒頭沒腦,老闖禍。但如果老板說你不夠“aggressive”,那意思則是你不夠積極,工作需要更主動些。所以,聽話人與說話人不同的認知水平會賦予相同的詞不同的意思,我們在交流過程中要結合語境與現實,才不會令交流尷尬。尤其是碰到習語或俚語等具有文化內涵的詞。例如:在辦公室場合,有人說,“Its raining.” 旁邊的同事附聲說,“Yeah,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 如果聽話人不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不懂“cats and dogs”是“傾盆大雨”的意思,可能會誤以為對方在說笑話,這時就會產生交流上的誤差。類似的還有其他很多口語中常用的具有文化底蘊的小詞,像“walk on the water”、“cold duck”等。 在理解與運用上,我們要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準確掌握說話人要表達的意思,避免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語用失誤和交流失敗。
3.結語
對英語小詞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豐富和提高口語,促進人際交流。小詞是促進英語口語流利性的有效策略之一。對商務辦公場景下的職場人士來說,了解小詞的使用功能和作用,恰當使用小品詞,增強話語的語境效果,對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Sperber&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何自然 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熊學亮 單向語境推導初探(上)[J].現代外語,1996,⑵。
[4]西槇光正 語境研究論文集[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5]王躍平 試論語用預設與認知語境、特殊會話隱涵、信息焦點的關系[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