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秋梅
摘要: 競爭與合作是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必要手段。合作競爭能張揚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給予學生創造的自由空間,使學生變得愿學、愛學、樂學。
關鍵詞: 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共同前行
生活中處處有競爭。競爭令生命朝氣蓬勃,生機煥發。競爭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是一顆美麗動人的明珠。
競爭固然好,但離不開合作。我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改良主義者譚嗣同曾說:“以群而強,以孤而敗?!庇矛F在的話講是“團結就是力量”,而這團結就是合作。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备偁幮枰献?,合作需要競爭。競爭,合作,是人類歷史前進的動力。
現在的高效課堂力求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自主、合作、探究”,要求我們不但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競爭與合作則成了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必要手段。因為有了合作,競爭不再是孤軍奮戰,班集體才更具有凝聚力和競爭力;因為有了競爭,合作才會在更高的水平上進行。將競爭與合作有機統一于班級管理中,才會使班集體健康發展。
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應引入合作—競爭機制,讓孩子們在合作與競爭作中共同前行。
一、建立和作競爭機制
1.科學分組。小組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單位,也是落實學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的重要平臺,目的就是通過“兵幫兵、兵助兵”,達到“兵強兵”的效果。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發揮小組學習功能的前提。我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認知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
我的具體做法是:首先,根據班級情況采取個人自薦和班內表決相結合的方法選出了6名具有強烈集體榮譽感、能帶頭、有威信、有組織能力的組長。組長是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老師的小助手,能否選好組長直接關系學習活動的效率的高低和成敗。其次,遵循男女搭配、動靜搭配、性格互補、強弱互帶、自由組合等原則,采用組長和組員雙向選聘的方法把剩余30名同學分別分入了6個組內,這樣每個小組均由好、中、差三類學生組成,實力比較均衡。各項任務分給各個小組,好、中、差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使后進生的轉化在小組內得到有效解決。最后由組長負責同組員們商量后,根據每個組員的不同的優勢選出本組的衛生副組長、紀律副組長、作業副組長等,協助組長管理本組的一切事務,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制約,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與優勢,真正達到資源共享。
2.權力下放。小組確定好后,我首先召集組長開會,使他們明確組長的職責及相關要求:(1)起好模范帶頭作用;(2)管理本組同學的紀律、衛生、學習等一切在?;顒?;(3)做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有事或建議及時反映;(4)組長可以在取得其他組員的同意下,向班委會申請,經班主任批準,把某個屢教不改的組員開除出小組。
然后在班里開會,鄭重下放權力,樹立組長威信。
3.制定組名及目標。各組同學通過研究給本組起一個有個性而又響亮的名字,并制定奮斗目標。學生們思維異?;钴S,圍繞班級班名稱“星兒閃閃”起了很多好名字,如“眾星拱月”、“燦若繁星”、“皎如日星”等,并制定出了本組的組規及奮斗目標。
二、為學生創造合作競爭的平臺
把競爭引進課堂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創造各種條件,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供機會。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開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競賽并實行株連政策,促使小組成員全心全力地相互幫助,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活動中,制定了詳細的小組合作競賽管理辦法,把學習、紀律、衛生、兩操、放學路隊等內容具體地量化為可以操作的評星細則,進行量化管理,實行一節一評比,一天一合計,一周一表彰的評比方法。得星多的同學會獲得“紀律之星”、“進步之星”、“書寫之星”、“展示之星”、“質疑之星”、“幫扶之星”、“環保小衛士”等榮譽稱號。各小組以本組內各組員的星數之和依次被評為“明星小組”、“希望小組”、“進步小組”和“努力小組”,期末和年終以同樣的方法產生“學期明星”、“學期明星小組”、“年度明星”和“年度明星小組”。
學生在公平公正的良性競爭過程中,做到了學習上共同提高,生活上互相關心,產生了很強的競爭意識,品嘗到了比賽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敖M興我榮、組衰我恥”的觀念自然深入人心,為課堂教學中引入和諧競爭機制創造了很好的平臺。
三、為小組合作競爭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
有效的評價是小組合作競爭的導向,是引領小組健康發展的指揮棒。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個人、同伴、小組長和班長四級評價機制。
1.自我評價。學生個人根據每節課自己的表現對自己的學習和行為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課前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展示;對學習內容的質疑是否有創新;小組同學間的配合、傾聽;導學案等學習內容完成的情況;當堂檢測得分高低;紀律、衛生等方面的表現。
2.同伴互評。根據小組長分工,組內同伴進行互評,評價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小組活動參與度;課堂交流展示表現;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為小組爭得了多少榮譽等。
3.小組長評價。小組長根據組員一天中各方面的表現,綜合學生自評和互評情況,對每位組員進行綜合評價。
4.班長評價。班長根據班級各位同學的一天表現,結合組長的評價,對各個小組進行綜合評價。
這樣,每位成員的學習及表現都由個人、同伴、小組長和班長分別作出評價,實現了評價的公正、公平和全面性。這種做法,有利于每個小組成員明確角色與責任,可謂是一種責任“牽制”的有效評價系統。
通過合作競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示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小組的合作競爭就是張揚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給予學生創造的自由空間,變潛在的創造力為現實的創造力,從而使學生變得愿學、愛學、樂學。
參考文獻:
[1]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