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摘要: 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業工作是高校發展生命線。兩者作為高校各項工作中兩個重要的部分,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本文通過分析高校黨建和就業工作的重要關系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兩者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方式,以期為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大學生就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并推動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就業工作在理論和實踐上有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 大學生黨建工作就業工作互相促進
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好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不僅是黨在新世紀教育目標的要求,而且是黨的事業繼承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育發展和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高校就業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的重點,就業率和就業層次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發展,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
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作為高校中的重要工作,兩者互相影響、相輔相成。高校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正確認識和把握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之間的關系,研究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互相促進的工作方法。本文分析了兩者的重要關系,探討了兩者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途徑,以期為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大學生就業工作提供新的活力和動力,并推動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就業工作在理論和實踐上有進一步的發展。
一、高校畢業生黨建與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入黨動機不夠端正,學生黨員在就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近些年來,高校畢業生不斷增多,而畢業生黨員作為高校畢業生中的先進分子,在專業技能和品德方面都得到了學校和企業的認可,所以很多企業往往在招聘的時候優先錄用黨員,甚至在招聘條件中限定必須為黨員。在這種影響下,部分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成功率和就業層次,對入黨相當的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本人的入黨意愿并不強烈,但父母卻很重視,通常是在父母的規勸甚至壓力逼迫下,被動地遞交了入黨申請,這類學生一般缺乏自主精神和內在積極性[1]。這些都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入黨動機相背離。而部分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和完成上級下達的發展學生黨員比例的任務,對學生入黨的標準有所降低,學生黨員的質量也有一定的下降。而在畢業前,學生黨員多忙于實習和找工作,工作熱情和奉獻精神有所減弱,較難在同學中發揮榜樣、帶頭作用,聯系師生的作用也相對減弱,甚至于有些學生黨員還出現了違法行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影響了高校的黨建和就業工作。
(二)畢業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與就業指導相互促進的效果不夠明顯。
在日常工作中,畢業生黨建與就業指導相結合的措施較少,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呈現多元化特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施卻相對滯后,黨支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內容的外延上缺乏拓展,存在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現象,客觀上使一些大學生認為理想信念教育是空洞的說教。而且黨建中的理想信念教育針對的群體是以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主,普通同學一般不參與其中,造成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的效果有限,這也容易導致理想信念淡化、黨員意識淡薄。尤其是學生在實習期還要面臨就業的壓力,不良的社會風氣,以及家庭的影響,許多大學生黨員的理想與信念受到了沖擊,畢業生黨員的價值觀、理想信念,以及對某些問題的立場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負面的影響。沒有政治經驗和深厚理論功底的大學生黨員缺乏對社會思潮從理論上進行理智和正確的分析的能力,相反卻很容易被思潮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形勢,不能自覺地將自己所學專業、興趣、愛好與祖國、人民和黨的需要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選擇符合個人、家庭、社會所需要的工作崗位。
(三)就業工作與學生黨建工作部門協同合作較少,黨員信息庫在就業中的作用還不明顯。
學生就業工作是高校學生的“出口”工作,黨建是做好就業工作的思想基礎和政治保障。目前在很多高校這兩項工作涉及的部門還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很難實現黨建為就業保駕護航的良好局面。部分高校沒有充分認識和發揮學生黨員在就業中的重要作用,更多考慮的是用人單位、學校教師、就業工作人員、就業協會學生和兄弟院校同仁等進行全員化的就業工作,對黨建和就業相結合以互相促進的設想還比較欠缺。再者,用人單位希望學校能夠推薦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但是學校容易忽視這個角度來參考和比較,也沒能注意建立相關的信息庫,往往更注重平時的成績、工作情況、專業和輔導員推薦。實際上,學生的思想匯報和考察統計,也是衡量學生優秀程度和性格特點的一個重要的方面[2]。由于學生黨建與就業工作結合不夠,黨建在就業工作中的優勢不能充分發揮。
(四)學校對畢業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夠,畢業生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把畢業生工作的重點放在就業率上,甚至默許學生翹課外出實習。在這種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指導下,學校對畢業班黨組織的要求降低了,黨組織對普通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也松懈了。一方面,集中學習、教育的機會減少,另一方面,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不能引起畢業生黨員的關注和興趣。畢業生黨員處于由學校向社會過渡的特殊階段,各方面壓力都較大,關注點漸漸由日常學習和課外活動轉移到了參加各類招聘會、企業實習上,對于黨內事務的參與熱情不高,黨員的紀律觀念開始淡化。而部分高校的組織生活仍停留在傳統的發展黨員、學習文件上,沒有迎合畢業班學生的特殊需求,形式單一,內容乏味,學生黨建工作未能全面滲透到具體的實踐、實習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降低了學生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3]。
二、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互相促進的相關措施
黨建是基礎,就業問題關乎個人的發展、社會的和諧、國家的穩定。高校在注重提高畢業生黨員綜合素質的同時,通過黨建,充分發揮畢業生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優勢作用,勢必影響未來高校就業工作的深入開展。高校黨建工作者與就業工作者應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努力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機制,將高校畢業生黨建與就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高校畢業生黨建與就業工作都上一新臺階。
(一)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引入就業觀的教育。
就業工作和黨建工作應該貫穿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我們應該把就業觀的教育作為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就業工作結合的切入點。在黨建的理論課堂中引入就業相關的指導思想,對就業是有很強的推動作用的。現在國家提倡支援西部計劃,鼓勵學生下基層就業,去欠發達地區就業,這是一種就業的趨勢,這能進一步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增強就業指導思想的可接受性。在黨建理論課堂中要將這種思想結合進教育內容,使就業的這個指導思想更生動形象、更直接地為學生所認識和接受[4]。同時,在黨員教育過程中積極融入道德觀念教育,尤其是結合畢業生黨員的現狀,融入職業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發揮學生黨員教育“群體效應”與自我監督相結合的機制,探索推進畢業生黨員教育工作,促進高校就業的發展。
(二)建立畢業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信息庫。
畢業生黨員信息庫除包括畢業生思想動態、歷年表現、考察情況、特長特點外,還應包括就業意向、就業現狀。這樣,無論是用人單位需要學校推薦,還是學校收集到相關信息,主動向不同單位推薦合適人選,對于學校的就業工作,都是非常有效和方便的,能使畢業生擁有最佳的機會,從事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而且,通過信息庫,能方便地統計畢業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就業率、就業層次等方面情況和數據,為高校今后的就業工作提供參考和依據。而建立信息庫,從另一層面上而言,也是對畢業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信息的全面概括和集中,便于黨組織對其進行考察和總結評定。建立畢業生黨員信息庫有利于隨時統計畢業生黨員的就業基本情況、就業率、就業層次等,為學校黨建和就業工作提供參考和依據[5]。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準確地推薦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提高推薦的成功率,從而大大提高就業率。
(三)發揮畢業生黨員的榜樣和媒介作用。
畢業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具有表率作用,同時也是聯系師生的橋梁紐帶,扮演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角色,充分發揮畢業生黨員的優勢和作用,能對就業工作產生非常好的效果[6]。現在高校中普遍推行的“朋輩輔導”也同樣適合于就業和黨建的結合。通過對畢業生黨員的就業相關思想的教育,以及他們自身的經歷和體會,再由他們和其他普通同學溝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事例來做榜樣,對于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就業氛圍具有很重要的影響。而學生中一些建議和思想,也能及時反映到就業工作人員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業和服務工作,最終達到就業的全員化效應。
(四)建立就業工作聯動機制,構建學生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
首先,完善就業工作管理體制和模式,成立“院系就業工作組(比如以學校黨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學院成立由主管學生工作副書記、輔導員、學習導師和專業教師組成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學生就業工作黨小組—學生黨員—普通學生”的就業工作小組,幫助發布招聘信息和收集學生的就業信息。其次,通過先進黨員的就業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幫助同學就業或者下屆學生進行就業教育,促進就業工作的有效實施。再次,學校就業工作者,比如黨支部書記和輔導員經常深入學生宿舍和學生實習就業單位,或者開通QQ群、論壇、博客,促進老師和同學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樓,全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最后,開展黨員模范活動,開展黨員“一幫一”、“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等活動,發揮學生黨員在就業工作方面的帶頭作用。
首先,已畢業的學生黨員能夠在用人單位形成良好的印象,為以后的學生就業提供便利條件。學生黨員在就業單位表現優異,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用人單位也會由點及面地對該校學生表示認可,愿意繼續接收同校同專業學生。其次,已畢業的學生黨員能夠主動地為母校提供就業信息。學校培養一名合格的學生黨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學生黨員成長過程中,學校教育學生黨員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引導學生懂得感恩和回報,畢業生黨員在離開學校后仍然能夠主動地提供就業信息。
總之,黨建是高校各項工作的思想保證和基礎,就業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畢業生黨建與就業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將畢業生黨建工作視為學校就業工作的延伸,納入學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統籌考慮,充分發揮畢業生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優勢,大膽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機制,將高校畢業生黨建工作和就業工作有機結合,必能促進高校畢業生黨建與就業工作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偉.加強傳統美德教育,端正大學生入黨動機[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z1).
[2]朱克勇,盧克祥.加強高等農業院校黨的建設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和諧發展[J].學理論,2010,(11):44-45.
[3]彭銳.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現狀與問題分析[J].當代經濟,2010,(5):94-95.
[4]豐碩.淺析依托高校黨建加強大學生職業化塑造[J].人力資源管理,2010,(6).
[5]胡文淑.高校畢業生黨建和就業雙贏模式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24):85-86.
[6]虞蓉.高校畢業生黨建和就業工作互動的機制探析[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高校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