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羿克
主持人:羿克
(陜西融德律師事務所主任)
主持人語:法律是一種公平的規則,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其目的在于維護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法律并不是永恒不變的,它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進、完善、更新。本期的傳媒與法欄目刊登《從“賈平凹(被冒名)”到“黃河母親(被復制)”》、《論新媒時代傳統媒體的輿論監督》、《記者要正確理解<犯罪嫌疑人>含義》、《我國“網絡媒介審判”現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四篇文章。文中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著作侵權、傳統媒體的輿論監督、“犯罪嫌疑人”的正確解讀、網絡媒介審判等現象進行透析,通過案例分析還原真實事件,探究問題產生的根源,提出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首篇《從“賈平凹(被冒名)”到“黃河母親(被復制)”》,闡述了西安等大城市出現的《霓裳》作品侵犯著名作家賈平凹姓名權;合陽、山西、山東等地的大型城雕《黃河母親》非法復制著名雕塑家何鄂的作品。這兩起案例反映出我國著作權法對這種冒用、復制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尚無明確的規定。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為了保護著作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例說著作權人的版權意識與著作權法亟需完善。本文作者羿克律師,長期從事法律實踐工作,先后被評為西安市優秀律師、西安市“人民滿意律師”、中央電視臺西部地區八大律師、首屆“全國優秀律師”等榮譽稱號。羿克律師從一些著作權的典型案件的回顧總結中,對著作權法的再次修改提出建議,以期對我國著作權法的完善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