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65-01
每當提起復習課,很多老師總會說這說那,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愁”字。對學生來說,內容都學過了,老一套,沒有新鮮感,不感興趣;對老師來講,它不像新課,經過長期探索已經熟知什么類型的課該用什么模式來講。這更是擺在我們初三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進入初三下學期,新課很快結束,英語課進入全面復習階段。面臨中考壓力和龐雜、繁重的復習任務,此時的學生往往會覺得身心疲憊,而復習課與新授課內容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會失去新鮮感,如果教師不注意采取措施,讓學生擺脫沉悶、壓抑的學習氛圍,往往會使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為此,我廣泛調研,經常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取經,及時征詢學生意見,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英語復習課盡可能活而不乏。
如何讓英語復習課活而不乏呢?
一、天天美餐新口味,感受學習快樂。
每當上體育課,學生們都歡呼雀躍地奔向操場,就像剛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許多上主課的老師感到納悶,在辦公室議論,這些孩子不好好學習就是知道玩。有時甚至莫名其妙地感嘆似乎有國將不國之感。其實,如果我們這些主課老師好好想想,就會發現,這種現象的出現并不是學生們有問題而是我們教師的課上的有問題。孩子是天真的,他們只對感興趣的東西高興。
做得對不等于做得好。不顧學生的需要與感受,孤立地準備一節又一節的“好”課,只考慮自己如何抓緊時間完成一個又一個復習、訓練任務,天天老面孔、老服裝、老腔調、老花樣,當然令有些學生不愿上課。我們想想看,每日艷陽高照也未必總令人開心,再悅耳的歌曲也不能老聽,再美味的菜肴總會吃厭,再好的地方也不能久居其中不出去逛逛。人人都需要得到及時的調節。同樣的道理,再好的課堂模式也要準備多種變換方式以供交替使用。比如導入環節,假如前一次課是以嚴肅性、科學性較強的疑問激趣法導入的,這一次就可考慮換用融知識與活動為一體的游戲、比賽法導入;昨天用的是有聲語言引人入勝地導入,今天就可嘗試以無聲的板書呈現錯句、錯題吸引學生眼球;大部分時候用生動直觀、容量較大的課件導入,偶爾也別忘了用用傳統的朗讀、背誦、默寫檢查法開始……注意到形式,盡管有時只是為了講究一下方式上的翻新,我感覺復習效果也還是大有改觀。比如當復習到9A Unit 1 時,我是用一個介紹star signs 視頻導入,首先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然后以此為線索開展本課復習工作。復習到9A Unit 2 時,我又改成以玩單詞連連看游戲導入,先讓學生在玩樂中復習該單元生詞。復習到9A Unit 3 時,我又以單詞默寫PK大賽開始一堂有效地復習課。
二、勇于挑戰,感受刺激。
初三下學期全都是復習,沒有了真正新鮮的教學內容,有部分學生平時已經掌握得不錯了,會因此不知不覺地厭煩老師對知識的重復再現,老師如果不能察覺并關注這部分水平較高學生的期望與需求,他們也會一反常態、出乎意料地出點“亂子”。這怎么辦?我以前看到一位老師做法很好,可以來點不同往日、帶點刺激的教學手段。經實踐證明效果不錯:
1.“我來做老師”。英語中要求學生記的重點是短語,句型。我經常請學生嘗試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復習基本短語、基本句型,講評試卷等(課前老師可提一些指導性意見)。上課前大家一起準備,課上在基礎較好的同學中隨機抽一名學生到前面做“老師”。
2.“兩兩單挑”。目的是復習同學們手中的英語錯題集,避免再犯同樣的錯。人都有競爭的意識,讓學生互出錯題,同桌“PK”,緊張、刺激、效果顯著。有時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團隊意識,我把他們分成2-3人一小組,進行PK。
3.“故事接龍”。目的是開拓學生視野,綜合提升能力。將復習的重點短語和句型以聽寫方式讓學生寫在黑板上,然后按座位順序一人一句口頭編故事并盡量包含所復習的知識點。看誰反應快,句子準確而且有趣。實踐證明,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善于開口的學生也不得不講英語了,復習過程扣人心弦,效果明顯。在復習9A Unit 5時,我在黑板上呈現了如下短語句型:stop daydreaming; mourn the loss of; begin taking ballet lessons; put ones effort into; mark the beginning of; make ones final appearance; go beyond; pass away; have a bad effect on; win…for…; why dont you do…; Why not do…?同學們想象的內容十分豐富。
三、問題層出不窮,忙碌中和時光一起前行。
形式要為內容服務。僅停留在注重教學形式上的花樣翻新,追求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并不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真正的熱愛,往往會一味地跟著老師看熱鬧,好多人還是不會自己學習,永遠依賴于教師這一拐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人到學校來,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是獲得聰明。因此我們主要的努力就不應用在記憶上,而應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學校應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必須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們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主要教學目的也是?!鞍l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充分體現了我們現代教學的特點,反映了教學過程中思維訓練的重要性。通過設計一個又一個問題,使教學內容富有思考性,更能促使學生不知疲倦地沉浸在探索新知、追求能力及品位提升的樂趣中。我在復習課中常采用尋物探寶方式復習,就拿單詞這一部分來說,我先讓學生進行單詞配伍,然后再進行,根據釋義找詞,最后再讓學生到句中用詞;處理重要短語,同樣還是先讓學生短語配伍,先讓他們感知一下,再展現包含這些短語的句子,給學生翻譯運用。有了這些任務,同學們每節課幾乎都是在忙碌而頗有收獲中度過,有的學生為了去尋找某一不熟悉的知識點,能將那一課內容翻上好幾遍。
以上是本人對激活英語復習課的一些思考和嘗試。上好復習課,使學生不僅取得中考成功,而且獲得聰明的頭腦、幸福的人生,是我們為人師者的共同心愿。本人愿為此繼續努力,做出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