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杰 潘杰 候言春
為積極貫徹中共中央7號文件精神,大力提倡陽光體育運動和體育“2+1”工程,根據香坊區進修校關于冬季體育冰雪課程活動的要求,結合哈爾濱市“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中心校積極領悟、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扎實有效地組織并開展以“冰、雪”為載體的冬季體育課教學和冬季戶外趣味體育活動,讓農村孩子也能有冰上課,感受冰雪帶來的無限樂趣,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中心校是一所很普通的農村小學,學校原有冬季體育課的內容相對較為單一、枯燥,現有器材短缺,操場可利用空間雖然大,但許多冰雪體育活動沒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根據此現狀,結合學校實際,學校領導班子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朝陽鎮冰雪課程活動領導小組,克服經費、器材、場地、水源等重重困難,帶領體育組全體教師,自己動手澆制冰場并制作具有農村特色的冰雪活動器材,堅持開展好冬季體育課教學。在探究、傳承冰雪運動文化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學校特色冰雪運動,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冬季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體驗冬季戶外運動所帶來的快樂,提高學生體質能力和抗寒能力。通過冰雪課程的有效實施,促使體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培養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教師們原來對于澆冰場、做器材經驗不是很豐富,體育組六位教師經過多次研究,制定了本校澆冰和制作器材的實施方案。針對學校的操場是土操場,高低不平,給澆冰帶來的困難,體育組決定先圍成一個500平方米的土地操場,然后先淋上薄薄的一層水凍上作為防滲層。再根據操場凹凸不平,用水一層一層澆凹的地方,盡量找平。根據冰場的對角落差大,老師們采取分割法,用磚頭(靠里側撒上沙子)把冰場分為3塊,依次往場地里灌水,盡量灌平每個小冰場。等整個冰場大概出了輪廓之后,老師們使用除雪鏟子把凸起的地方鏟平,最后用自制的澆冰器再一層一層的澆。在這期間還在冰場上繪畫了相應的圖案,以保證冰場的美觀。最有價值的是老師們制作的冰滑梯,于校長在聽取體育組的建議后毫不猶豫的調撥了30噸煤作為冰滑梯的原材料。老師們在修出了滑梯的形狀后,再用磚擺成臺階,用樹枝和苞米桿圍成安全欄桿,以保證學生的安全。用刷車的氣泵以噴霧狀態噴凍滑梯,并在滑梯上繪制了大象的圖案。為了保證學生玩滑梯時的安全,老師們自己盤制了草墊,讓學生坐著它安全的向下滑行。老師們還用草繩浸水制作了小冰壺,用廢舊椅子面制作了冰爬犁;用廢舊木板、跳繩和八卦線制作了腳滑子,把飲料瓶子裝上水凍實,開展有趣的冰上保齡球,用暖氣管件和鋼珠制作了小冰尜,用樹干車成了大木尜,用廢舊的布條編成了尜鞭;用廢棄的拖布桿、木板和膠合板制作了簡易冰球桿,小冰球則是用廢舊的塑料白管鋸成厚度約3厘米的圓柱,灌入沙子作為配重,再用紅色膠帶封牢制作而成的。在經歷了艱苦而精心籌備十天后,一個美觀實用的冰場、一個可愛的大象滑梯,一批自制的冰雪活動器材呈現在了學生面前。在上下午大課間、體育課、午休時間,學校的操場沸騰了,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孩子們在盡情的享受著這份冰雪情緣。從此結束了農村小學冬季體育課一個球、一根繩、一個口袋過一冬的歷史。
在這里沒有體育教師解決不了的難題,幾乎每位教師的臉上、手上都有因制作器材而留下傷疤,但回過頭來看他們留下和付出的這一切,看孩子們在冰場上盡情的享受和歡呼,疲憊與傷痛早已忘卻腦后,隨之而來的是欣慰、感動與成功。他們雖然沒有城市孩子那么優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但是他們同時也在享受著城市孩子所沒有的冰雪樂趣。體育組用團隊合作的智慧和力量撐起了農村小學冰雪課程活動的一片天。
為了逐步落實、扎實推進學校冰雪課程的開展,學校一二年級冰上課教學每周三課時,三、四、五年級冰上課教學每周兩課時。上下午大課間冰雪活動共四十分鐘,午休時間上冰活動三十分鐘,以確保學生冰雪活動的時間。具體內容有:抽冰尜、冰爬犁、冰上保齡球、小冰壺、冰滑梯、小冰球、腳滑子、打冰道、雪地足球等。由班主任、體育教師帶領學生活動。而且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冰雪賽事,激發學生的冰雪情趣。學校在此期間做好了宣傳工作,營造濃厚的冰雪輿論與活動氛圍,使學生上冰率達到100%。體育教師積極行動起來,苦練冰雪技能,為開展好冰雪課奠定堅實的基礎。并承擔起對冰場的及時維護,保證上冰質量和學生的安全。各班主任積極協助體育教師做好學生及家長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以致家長的一封信為中介,做到家校聯合,將各項冰雪課程活動落實且開展好。在實施冰雪課程的同時,體育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冰雪活動技能及特長,樹立標榜,為將來向上一級學校輸送合格的后備運動員而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國家的冰雪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