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圓圓
【摘要】本文首先針對我們目前制定的銀行業監管框架,闡述了中國銀行業監管的新框架體系的四個方面,之后分析了監管工具對商業銀行經營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撥備率流動性比率
BASELIII要求各成員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符合新協議的相關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工作,2012年6月8日,中國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實施。
一、我國銀行監管框架的現狀
中國現階段銀行業監管新框架體系金融危機之后,銀監會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監管改革,在資本定義、逆周期超額資本、流動性監管、資本充足率監管標準和過渡期安排等重大問題上,提出了明確觀點。
(一)更為完善的資本充足率監管
1.統一資本充足率監管體系。資本監管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最低資本要求;第二個層次為儲備資本要求和逆周期資本要求;第三個層次為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第四個層次為第二支柱資本要求。多層次的資本監管要求既體現了國際標準的新要求,又與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2.嚴格明確了資本定義?!顿Y本辦法》根據國際的統一規則,明確了各類資本工具的合格標準,提高了資本工具的損失吸收能力。
3.擴大了資本覆蓋風險范圍?!顿Y本辦法》確定的資本覆蓋風險范圍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并明確了資產證券化、場外衍生品等復雜交易性業務的資本監管規則,引導商業銀行審慎開展金融創新。
4.強調科學分類,差異監管。《資本辦法》根據資本充足率水平將商業銀行分為四類,對滿足最低資本要求但未達到其他層次資本要求的商業銀行進行細分,明確了對各類銀行的相應監管措施,提升資本約束的有效性。按照審慎性原則重新設計各類資產的風險權重,下調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的風險權重,引導商業銀行擴大小微企業和個人貸款投放,下調公共部門實體債權的風險權重,適度上調商業銀行同業債權的風險權重。
5.合理安排資本充足率達標過渡期?!顿Y本辦法》將于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商業銀行應在2018年底前全面達到監管要求,并鼓勵有條件的銀行提前達標,同時設置了資本充足率過渡期內的分年度達標目標。
(二)更為科學的流動性風險監管
1.建立全面的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體系。新標準涵蓋了流動性覆蓋率、流動性比例、客戶存款集中度、凈穩定融資比例、流動性缺口率、存貸比以及核心負債依存度等多個流動性指標,其中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融資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2.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
3.合理安排過渡期。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融資比例分別給予2年和5年的觀察期。
(三)更加重視貸款損失準備監管
1.建立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監管標準。新標準要求貸款撥備率不得低于2.5%,撥備覆蓋率不低于150%。
2.建立動態調整貸款損失準備制度。新的貸款損失準備規定在經濟上行期間適度提高要求,反之,在經濟下行期根據貸款核銷情況適度調低。
3.過渡期安排。系統重要性銀行應于2013年底前達標;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部門將設定差異化的過渡期安排,并鼓勵提前達標。
二、新監管標準給銀行經營造成的影響分析
1.資本充足率要求將加快國內銀行的戰略轉型。一是通過提高部分業務的資本要求,促使銀行更多地依賴比較穩定的存款、防止風險在內部積累;二是在改進資本結構,促使資本更加有效地吸收損失,為附屬資本工具的創新開發預留了空間;三是下調了零售類、微小企業貸款資產的風險權重,有助于促進資產結構優化;四是資本充足率要求更加嚴格,加快推動銀行拓展一些資本占用較少的業務。
2.貸款撥備率差異化的實施未考慮差異資產的風險區別,存在導致資產風險與撥備不掛鉤的可能性。由于缺乏定價自主權,商業銀行將減少放貸意愿。給定撥貸比,貸款增速提高將直接導致貸款資產的收入降低。但是對于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由于指標落實的空間存在很大的靈活性,所以影響的差異會比較大。
3.杠桿率監管標準降低銀行內在脆弱性因素吸收了去杠桿化放大了金融體系脆弱性的教訓,國際金融監管新規擴大了風險資產的覆蓋面。杠桿率指標是最低資本充足率指標的補充,可以防范銀行內部計量模型設計偏差造成的風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表外產品引發的風險,尤其是衍生品投資所帶來的風險。
4.建立流動性風險監管標準,增強銀行體系維護流動性的能力。通過設置流動性覆蓋比率,商業銀行抵抗短期流動性風險的能力得到提高,保證有充足的流動資產度過一個月的高壓情境。凈穩定融資比率指標要求銀行一年內可用的穩定資金大于需要的穩定資金,提高商業銀行在更長期內抵御流動性風險的能力。
長期來看,新的監管體系在有效推動中國銀行業和經濟轉型的同時,還會有助于引導我國商業銀行加快金融戰略調整,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有助于我國銀行業走出去,增強海外競爭力,抵御外部風險和系統性風險的沖擊。
參考文獻
[1]黃靜雯,侯占云.巴塞爾協議Ⅲ對我國五大國有銀行指導作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1,(05).
[2]連平,戈建國.新規下的中國銀行業資本監管重構[J].NEX FINANCE,2011(09).
[3]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asel III: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 Dec 2010, www.bis.org.
[4]黨均章.杠桿率監管對商業銀行影響幾何?[J].特別關注,2008(08).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