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建立博弈樹,分析了中小企業和銀行的博弈過程,從而找到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問題,文章最后給出了解決的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博弈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比較困難,這與中小企業的發展和作用不相稱。盡管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少,但傳統的銀行融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之一,占到總比例的50%,可是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額不足20%,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這制約了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本文擬對中小企業和銀行之間的誠信行為博弈進行分析,探索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所在,并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
一、博弈樹
中小企業在銀行融資過程中,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銀行都希望自己在交易中收益最大化。雙方的博弈過程構成了一個博弈樹,如圖1所示。
A表示銀行,B是中小企業,B1和B2表示同一企業B。如果企業履行合約,到期償還銀行貸款及利息,則認為信譽好,即誠信。如果企業不履行合約,即不償還貸款及利息,則認為信譽差,即不誠信。博弈樹的葉節點分別表示中小企業和銀行博弈選擇的收益,如(a1, b1)表示銀行選擇貸款,中小企業選擇誠信時,銀行的收益為a1,企業的收益為b1。(a2, b2)則表示銀行選擇貸款,企業選擇不誠信時,銀行的收益是a2,企業的收益是b2。
二、完全信息下誠信行為的博弈
在博弈過程中,雙方都希望自己獲得最大收益,因此當某一方有多個行動方案可供選擇時,他總是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極大的過程,如果一方A有幾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則這些方案之間是“或”的關系,因為主動權操作在A方,他可以選擇這個方案,也可以選擇另一個方案,A可以完全決定這個選擇。但對于B方而言,B也有若干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對A來說,B可以選擇的這些行動方案之間是“與”關系,這是因為主動權掌握在B手中,這些方案中任意一個都可能被B選擇,A只能選擇剩余的行動方案,也是對自己最不利的行動方案。這樣博弈樹就變成了一個“與/或”樹。顯然在博弈樹中,“或”節點和“與”節點是交替出現的。
假設銀行貸款總額為Q,如果能夠收回貸款,則利息收入為R。企業通過獲得貸款產生經營利潤為M。根據圖1的博弈樹,在完全信息下的博弈過程中,雙方獲得利益分別為:
(a1, b1)= (R, M)
(a2, b2)= (-(R+Q), (R+Q+M))
(a3, b3)= (-R, -M)
(a4, b4)= (0, 0)
對于銀行方A來說。節點B1存在兩個分支節點,(R, M)和(-(R+Q), (R+Q+M)),它們之間是“與”關系。由于-(R+Q) < R,因而節點B1的值為(-(R+Q), (R+Q+M))。節點B2存在兩個分支節點,分別是(-R, -M)和(0, 0),它們之間是“與”關系。B2的值為(-R, -M)。A存在兩個分支,B1和B2,它們之間是“或”關系。-(R+Q) < -R,銀行A將選擇較大收益值的-R,也就是說A選擇“不貸款”是最優行動方案。
對應中小企業B而言,B1和B2都存在兩個分支,這時它們構成“或”關系。由于M< R+Q+M,B1的最優選擇是“不誠信”;-R< 0,B2的最優選擇也是“不誠信”。因此,無論銀行A是否選擇貸款,B的最優選擇是“不誠信”。這個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唯一納什均衡是:(不貸款,不誠信)。博弈雙方的收益情況為(0,0)。顯然這不是銀行和企業所期望的結果,此時中小企業融資陷入“囚徒困境”,這種情況長期進行下去,只會加劇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三、不完全信息下誠信行為的博弈
在現實經濟社會生活中,銀行和企業之間在信息上往往是不對稱的,在貸款中,一般銀行處于信息較少的方面,中小企業可能會編制虛假的會計報表來騙取貸款。銀行只能根據企業的某些信息來判斷該企業屬于“誠信企業”(概率為P)還是“不誠信企業”(概率為1-P),然后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向企業發放貸款。我們假設銀行貸款,企業誠信時,銀行收益為1,企業收益也為1;如果企業不誠信時銀行的收益為-1,企業收益為1。如果銀行不貸款,企業不誠信,雙方的收益都為0,企業選擇誠信的概率為P。雙方獲得利益分別為:
(a1, b1)= (P, 1)
(a2, b2)= (1-P, 1)
(a3, b3)= (-P, 0)
(a4, b4)= (0, 0)
對于銀行方A來說,節點B1存在兩個分支節點,(P, 1)和(1-P, 1),它們之間是“與”關系。因而節點B1的值的選擇取決于P和1-P的大小。P值越高,接受銀行貸款的概率也越高。因此,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企業能否獲得貸款完全取決于銀行推斷企業經營的好壞的概率。
四、結論
通過上面的博弈模型,我們可以看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重要的是解決中小企業的誠信缺失導致融資的“囚徒困境” 以及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銀行是否貸款的行為取決于對企業是否誠信的概率P,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是必須引入懲罰機制,當中小企業選擇不誠信時,會被追究責任或受到懲罰中小企業將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讓銀行可以通過懲罰得到一定的收益,合理設置懲罰代價,可以使雙方的博弈的達到均衡。
參考文獻
[1] 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http://www.sme.gov.cn/index.htm.
[2] 鐘兵.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經濟學分析.經濟師,2008(1).
[3] 張照貴.經濟博弈與應用.四川: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史京軍(1971-),男,中遠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結算業務部業務主管,經濟師,研究方向:經濟與金融。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