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紅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103-01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浪潮中,“賞識教育”倍受推崇,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賞識教育”固然是值得提倡,但它絕不是教育的全部。挫折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在學生的人生路上有著與“常識教育”一樣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課。我們要培養他們能在順境中生存,但更要讓他們能在逆境中奮起,讓他們學會摔倒了自己爬起來。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耐挫能力呢?
一、正面教育,正確引導
通過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平常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跡,讓學生了解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迎接挑戰,都可以取得成功。意志力強的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他的耐挫力就強。我班上有過這樣一個學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奶奶也去世了,他從小跟爺爺過一起生活,什么事都依賴著爺爺。本學期開學前,爺爺也因病去世了,他因此而十分傷心。開學后是課常遲到早退,有時甚至曠課。我找他談話,問他如果爺爺還活著,是希望他能夠堅強地活下去還是希望他從此墮落下去呢?讓他理解什么是化悲痛為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開導,這位同學很快擺脫了心理上的陰影,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二、聯系生活,抓住機會
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力、耐挫力,這些都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形成的。我們要聯系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機會,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耐挫力。在培養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當然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并不是一味地表揚,教師要善于通過激勵來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建立對自己潛能開發的自信心,這樣外力就會變為內力,學生就能永遠前進。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要幫助學生分析實際情況,查找原因,對癥下藥,克服挫折。
如:有一學年,初一下學期開學時,班級進行班干的重新選舉,結果班長出乎意料地落選了,從看到結果到下課,該同學一直趴在桌上哭,哭得很傷心。課后,我把他領到我的辦公室,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經過認真的思考,回顧平時自己的表現,他發現自己平時只顧自己一人的學習,同學問問題有時回答不夠及時、不夠熱情,對同學幫助不夠;有時在嚴格要求自己方面做得不夠,不能以身作則做同學的榜樣;與同學相處有時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班長就應該高人一等,……。通過一番分析,他也找到了落選的真正原因,挫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他并沒有因為落選而自暴自棄,反而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結果進入初二學年的時候,在班干選舉中他又重新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擔任了班長。從這件事中他在克服挫折的同時也體會了成功的喜悅。
三、敢于放手,給予機會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做不好,也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培養孩子的信心和能力,讓他們能“摔倒了學會自己爬起來。學校、班級可以多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與社會的交流,積極應對困難,發揮創造力去戰勝困難。譬如學校在新生入學進行的軍訓,這對培養學生的耐挫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學校舉行的各類比賽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耐挫力。如學校舉行的籃球比賽、演講比賽、跳繩比賽、打字比賽,學生們雖非常熱衷并盡心盡力,但總有輸贏,對失敗者來說,此時應及時幫助他們調整情緒,面對失敗,總結原因,如何向著目標努力。要滿懷必勝的信心,增強這種抗挫折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一些難題,一道難題的解決,往往需要用許多時間,花費許多精力,讓學生想出解決的辦法也能培養學生的耐挫折能力,因此,出些有一定難度的智力題,讓學生去攻堅、去考究,不失為一個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四、家庭教育尤為關鍵
家庭是學生生活的第一個環境,是學生成長的搖籃。而父母則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對子女負有無法推卸的教育責任。家長如何當好這一奠基石,是擺在每個家長面前的任務。首先,家長對教育子女要有一個目標要求和意識,家長在平時的舉止言行上有意識地引導,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具有權威性、靈活性和針對性的特點。從點滴教育開始做起,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我的兒子已經上初中了,小學階段順風順水的他剛上中學就遇到了較大的挫折。開學摸底考試成績不理想,故一時無精打采,因此我與他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的溝通。首先考試成績不理想是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但畢竟不是無可救藥,我給他分析了自身原因:一是自滿導致不重視,沒有認真復習,二是基礎知識掌握仍不夠踏實。同時也分析了客觀原因:學習時間調整還不適應,科目突然增多忙不過來等。其次,我告訴他: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不可能一帆風順。關鍵是你如何面對挫折,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認為自己不行了,于是他就沉淪了,失敗了;而有的人勇敢地面對挫折,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振旗鼓,他就成功了。失敗乃成功之母,一次考試不好,并不表示永遠考不好,你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好的成績,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幾個星期后,在老師的教育及自身的努力下,他的成績取得了一些進步,眉頭舒展了,人也更活潑更自信了,看來他已從挫折中學會了調整。
挫折和失敗最能磨練人的素質,增長人的才干。“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我們的祖先從來就主張磨練人才。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搞活,我們的孩子未來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成長的道路絕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未來的競爭中能不畏困苦,能經受挫折,成為勇于開拓創新的強者,我們必須重視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