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華升 韋麗琴 韋利芳
【關鍵詞】閉合性小腿骨折;骨筋膜室綜合征;護理觀察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1-0042-02中圖分類號:R 473.6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1.017
骨筋膜室綜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即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內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而發生的一系列病理改變[1]。如不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造成肢體功能嚴重喪失或截肢。我科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對58例閉合性小腿骨折的患者進行嚴密觀察,6例患者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行及時手術和精心護理后治愈,無截肢病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患者58例,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齡18~61歲,平均年齡33歲。均為外傷所致。受傷部位:脛腓骨上段骨折12例,脛腓骨中段骨折35例,脛腓骨下段骨折11例。護理措施1.心理護理骨折創傷給患者帶來劇烈疼痛和對疾病預后的擔憂,護士應掌握不同年齡、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社會角色患者的心理需求,介紹疾病相關知識,通過觀察患者每天的神態、行為變化和進行語言溝通,以高度的同情心和嫻熟的技術去贏得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防止自殘性行為的發生。
2.病情觀察
(1)生命體征的觀察:肌肉組織壞死廣泛且嚴重時,可出現體溫升高、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反應。護士應每1h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本組有7例體溫超過38.5℃,3例出現血壓下降,通過及時發現和正確處理,上述癥狀均緩解。
(2)患肢腫脹程度的觀察:一般小腿骨折后,常有不同程度的腫脹。腫脹的程度與創傷的程度,血管分析的部位有關[2]。輕度腫脹時皮紋消失;中度腫脹時皮膚發亮;重度腫脹時局部變硬,有張力性水泡形成。本組58例患者,均用軟枕抬高患肢以減輕局部腫脹。有4例發生輕度腫脹,未做特殊處理;有42例發生中度腫脹,及時調整、解除夾板或石膏外固定的松緊度,防止骨筋膜室壓力過度增高;有12例發生重度腫脹,護士及時報告醫生,加強巡視,以便早發現、早診斷。
(3)肢端血液循環的觀察:小腿骨折后患肢遠端的皮溫和顏色會發生變化。早期患肢皮溫較健肢稍高,皮膚潮紅;晚期由于血液循環障礙,患肢皮溫降低,皮膚顏色變蒼白或發紺,甚至出現大理石花紋狀。當受累間隔內肌力減弱,組織腫脹,會使動脈與皮膚距離增大,脈搏相對減弱。若脈搏真正消失,可能是血管損傷或晚期骨筋膜室綜合征致動脈閉塞[3]。本組有6例患者出現肢端皮溫降低、皮膚蒼白或發紺,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護士立即報告醫生,經確診為骨筋膜室綜合征后,將患肢放平,禁止熱敷,同時做好充分術前準備,及時行肢體切開減壓術,避免截肢悲劇的發生。
(4)患肢疼痛度的觀察:創傷后患肢呈持續性燒灼樣劇痛,進行性加重為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特點。尤其當足趾呈屈曲狀態,被動牽拉足趾時,可引起不可忍受的疼痛。當晚期缺血嚴重時,神經功能喪失,疼痛感消失。護士應密切觀察和記錄患者疼痛發生的時間、程度和性質,觀察疼痛和癥狀是否相符,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本組5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經及時處理后癥狀緩解。
(5)用藥觀察:小腿骨折后常使用20%甘露醇或七葉皂甙鈉減輕局部組織水腫。對已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患者,入院后甘露醇的反復使用可使癥狀及肢體繼續腫脹的趨勢得以控制[4]。由于甘露醇多次使用對血管有損傷作用,護士在使用時應注意觀察療效以及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硬結、疼痛,防止藥液滲入皮下組織引起局部組織壞死。七葉皂甙鈉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皮疹等。本組有19例患者的穿刺部位局部皮膚發生硬結和疼痛,有5例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經及時處理后癥狀緩解。
3.肢體切開減壓術后的護理
(1)觀察肢端血運、活動及感覺情況:每1小時觀察患肢遠端溫度、甲床微循環、足趾活動、感覺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并與健側肢體對比。
(2)監測生命體征:由于肢體解壓后局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大量壞死組織進入血液后可引起高燒。護士應每小時記錄生命體征一次,如出現高熱,則遵醫囑行物理或藥物降溫。
(3)防止傷口感染:保持病房空氣清新,減少陪人探視,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技術,防止交叉感染。每天傷口要定時換藥,注意觀察傷口滲出液的顏色、量和性狀等。遵醫囑應用抗生素,控制傷口感染。
(4)飲食指導:由于傷口滲出過多,易引起低蛋白血癥,影響傷口愈合。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患者對手術和感染的耐受力及康復能力。護理體會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診斷常常比較困難,護士通過對閉合性小腿骨折早期患者進行綜合觀察,可以及時發現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先兆癥狀,為臨床醫師對于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診斷和早治療提供可靠依據。一經確診,應立即行肢體切開減壓術,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可以避免患肢肌肉發生大量壞死,無截肢病例的發生,降低患者致殘率、保存患者生命、降低住院費用。
參考文獻
[1]朱建英,葉文琴.現代創傷骨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98.
[2]楊秀香,王秀宏,王秋蓮.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觀察及預防護理[J].中國現代醫學,2008,46(9):115116.
[3]謝希明.手部骨筋膜室綜合征62例報告[J].右江醫學, 2002, 30(1):89.
[4]蔡衛東,方煌.半量甘露醇治療早期骨筋膜室綜合征[J].中國康復,2005,20(1):3335.
(收稿日期:2012-01-05修回日期:2012-03-)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