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植桐 臧月寧
【摘要】目前,高校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框架基本形成,但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還存在不盡人意之處,如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制度本身存在天然缺陷、制度的執行還不夠有力等。因此要積極探索提高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完善制度內在的執行價值,提升制度外在的執行環境,建立制度執行的保證機制。
【關鍵詞】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必須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實踐證明,構建懲治與預防體系,在加大制度建設的同時,必須強化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高校反腐倡廉制度的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2005年1月,中共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做出全面規劃。2008年6月再次發布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提出了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的新要求。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各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與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協調發展、同步推進,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規章制度。
以貫徹落實“三重一大”科學決策機制為核心,建立健全民主決策制度。以學校黨委會、常委會、黨政聯席會、校長辦公會議規則為基礎,規范程序、明確責任,充分體現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的原則?!叭匾淮蟆敝贫认驅W校所屬單位的延伸,促進并保證了基層班子的團結和諧與決策的民主、科學、規范。
以關口前移為出發點,建立健全反腐敗源頭治理方面的規章制度。既注重實體類規章制度建設,更注重程序類制度的制定與執行,規范招標、招生、招聘、評選、評獎、職稱評定以及事關財務、科研、教學、教務、管理、服務等工作,減少因人為因素導致的不公正、不公平等現象。
以規范權力運行為落腳點,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分級監控的制度體系。通過查找每個崗位和工作環節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風險點,按照有權力必有制度約束,有風險必有監控措施防控的思路,有針對性地健全人權、財權、事權、物權監督管理的防范制度和防范措施。
以實現有效民主監督為目標,建立健全校務公開制度。在教育部《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指導下,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規范校務公開的內容、方式和程序,制定公開目錄,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還存在不盡人意之處
賀國強同志在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執行還不夠有力,建設科學嚴密、完備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還任重道遠。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十七大以來,高校圍繞干部人事、財務管理、基建工程、物資采購、校辦企業、招生考試、監督監控等領域建立起數量可觀的規章制度,但這些制度的建立,往往缺乏前期規劃,屬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亡羊補牢式堵漏。制度與制度間缺乏相互依存、相互支持,難以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
制度本身存在天然缺陷。如有些制度過于強調個別管理部門的特殊性,致使制度存在著局限性,在執行中出現相互制約的情況;有的過于突出約束性和物性;有的內容與形勢任務不相適應,關聯性不強,銜接不好;有的內涵界定不明,職責不清,給實際執行帶來困難等等。
制度的執行還不夠有力。關于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情況滿意度專項調查顯示,在1680份有效問卷中,回答滿意的僅有9.76%,不滿意的達33.87%,認為執行情況一般的有56.37%。在回答造成制度執行不力的原因時,排在前三位的是制度自身存在缺陷、領導示范作用不好和違反制度懲處力度不夠,分別占92.92%、94.88%和96.13%。
提高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制度執行力就是制度能夠得以貫徹執行的效力。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著力點是執行,無論哪種哪類制度,只有得以執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能,進而達到制度建設的目的。
完善制度內在的執行價值。制度執行力的關鍵因素在制度本身。制度本身的內在質量是執行的基礎,好的反腐倡廉制度,需要既有原則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系統性又有針對性,既有時代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周密性又簡潔清晰,既有穩定性又需要不斷修正等等①。因此,要進行充分調研,集聚群眾的智慧,確保制度本身的先進、科學、規范、合理。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達到引導自發的效果,讓執行者自覺地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和執行方式。通過制度引領,形成制度執行者不能不認真執行的情勢,引導和推動制度的有效執行②。反腐倡廉制度的根本屬性是規范權力運行,但也要以維護人的基本權利為價值導向。讓制度相關人都充分參與到制度的形成過程,既能準確把握住問題的核心,又能找到有效執行的路徑,增強制度執行的社會基礎。同時,還要明確執行主體以及制度體系的構建。
優化制度外在的執行環境。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制度本身的內在質量很重要,但作為制度執行主體的主觀因素和執行環境因素更具有復雜性,對制度執行力的高低起著決定性作用。一、加強制度建設的宣傳教育。高校黨委要把遵守黨規黨紀、法規制度教育作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反腐倡廉制度進行廣泛而深入地宣傳。同時,要充分利用學校各種宣傳教育資源,創新教育形式和媒介,保持宣教的實效性與長效性。二、創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制度執行文化。文化對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提高制度執行力,確保制度得以長久有效執行,就要創建健康的制度執行文化,形成人人遵守制度、人人維護制度、人人崇拜制度和遵守制度光榮、違反制度可恥的文化氛圍,用文化的力量推動執行主體自覺遵守制度,從而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力,全面提高反腐倡廉建設水平。三、重視領導干部自覺遵守制度的示范作用。領導干部是群眾的榜樣,是群眾行為的標桿、效仿的對象。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思想意識,帶頭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充分認識到制度不僅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在執行制度上率先垂范,帶動和感染身邊的干部職工自覺遵守制度。四、創新制度執行的方式方法。反腐倡廉制度的宗旨是規范權力,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所以制度的執行是剛性的。但制度是多種多樣的,執行主體的情況千差萬別,這決定了執行制度的方式方法應因事制宜、因時制宜。以創新性思維破解制度執行的瓶頸,充分運用組織行為學、管理學、心理學、領導學等原理與方法,遵循制度執行的規律,以柔性的方式達到剛性執行的目的。③
建立制度執行的保障機制。制度執行力要靠有力的執行機制作保證。建立健全制度執行情況的評議機制、監控機制、懲處機制和激勵機制,以有效的舉措引導、促進、強制制度的有效執行,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的重要保證。
建立制度執行情況的評議機制。編制評議目錄,實行“陽光評議”,把制度評議有機融入干部年度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機關效能建設考核和民主評議考核等工作中。強化制度執行情況評議結果的運行,將其作為單位評優、個人評先、個人晉職等的重要參考因素,增強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建立制度執行的監控機制。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廉政風險評估預警防范機制、程序化和公開透明運行機制、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這些機制本質上是以制度形式固化而成的。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實質上是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監控。以監控工作流程履行情況為抓手,以監督制度執行情況為著眼點,分清主次、分級監控,及時制止和糾正不執行、軟執行、亂執行制度現象,推進制度的有效執行。
建立違反制度的懲處機制。反腐倡廉制度的屬性,決定了其對權力的約束和規范。要建立健全懲處機制,嚴肅查處不認真執行制度、不及時執行制度和拒不執行制度的行為。由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聯合組成懲處聯席會議制度,綜合運用通報批評、紀律處分、經濟處罰、組織處理等手段,對違反制度規定的行為實施嚴格的責任追究,保證反腐倡廉制度的剛性執行。
建立制度執行的激勵機制。對制度執行情況實行負激勵是必要的,但對模范執行制度、認真履行職責的職工實行正激勵更是必不可少的,應對他們給予表彰和獎勵,切實提高遵守制度者的待遇,通過示范效應引導干部職工自覺遵守制度、嚴格執行制度。
總之,高校反腐倡廉建設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必須在執行力上下功夫。提高制度執行力既要完善制度內在的執行價值、創造良好的制度執行環境,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執行激勵機制,確保反腐倡廉制度的剛性有效執行,為高校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作者分別為河北工業大學社科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提高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SZ2011204)
注釋
①臧勝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1年。
②錢貴昱,耿啟亮:《執行力引擎—制度落地》,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年。
③易發久,白沙:《絕對執行:高效執行力組織的6大系統》,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