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展
摘 要:在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人的價值和意義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個人的素質要求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企業和個人的核心競爭力被廣泛地探討和研究。因此,試從企業和個人兩個層面,領導、員工、消費者三個角度,分析企業各種日常經營事務,總結當前熱點經濟理論,提出核心競爭力的實質是讓人滿意、快樂的能力。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滿意;文化;制度;能力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2-0025-02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個人核心競爭力比較
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的謀求生存、獲取利潤、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和能力,是企業具備的應對變革與激烈的外部競爭,并且取勝于競爭對手的能力的集合。其獨具性內在表現為競爭對手難以簡單模仿也無法直接購買,其外在表現為企業把握商機、管理風險及駕馭風險的綜合能力,體現在企業的執行力、財務能力、企業文化等各方面。
個人核心競爭力,是指個人具有競爭優勢的,獨特的知識和技能,簡單的說就是個人所具有的優勢能力,參與和別人競爭,包括個人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對于事件的分析能力,面對困難堅持不懈、不退縮的能力。
在倡導以人為本的新形勢下,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企業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奮斗,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和鞏固過程中,開始強調個人尤其是領導人的個人核心競爭優勢。
二、核心競爭力的各種表現
個人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一個人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本質就是讓人滿意、快樂的能力。
1.個人升職。如今在政府、企業,特別是制度還不完善的中小企業,職位的升遷,人事的任免,主要決定權掌握在老板(上級領導)的手中。有些人勤奮工作,業績突出,為企業獲取了很大的利潤,所以得到老板(領導)的重用;有的人并不一定能為企業做出重大貢獻,但是交際能力不錯,和同事關系處理的好,和老板走的近,也得到了提拔。并不是每一個努力的人都能有其相應的收獲,同樣地有些人將其歸結為機遇不好,或者那就是命,從而放棄了繼續拼搏。其實不然,以上兩種升遷的情況站在領導的角度考慮,其實是有相同因素的,他們都讓老板或者上級領導感到滿意、高興。所以在現今社會出現一種情況,要在社會上立足,在企業里升遷、在事業中掌握話語權,努力工作并非是唯一的途徑。有幾種讓領導滿意的方法,就有幾條升職的途徑。比如自己是關系戶、官二代,能給企業帶來政府資源,老板會高興;如果自己就是老板的親戚子女,那么其接受企業重要工作本身就會讓老板高興;還有送禮、走后門、托關系等手段,只要處理得當,都能讓老板(領導)高興、滿意,都能如愿以償。當然也有失敗的,自然是由于沒有處理好細節,并沒有讓領導高興起來。有些人自命清高,不甘摧眉折腰,低不下高貴的頭顱,認為只要做好工作,一定會得到賞識。這樣的人往往比較自我,或者比較膽小,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不一定很好地與人配合,即使得到重用也不一定能給企業帶來良好的收益。試問,如果讓一兩個人滿意都做不到,又如何在“人情社會”的中國立足?
2.談判,推銷。這是最考驗個人能力的,他要求個人在談判或推銷的過程中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嚴密的思維、謹慎的語言、超凡的耐心、優秀的應變能力、良好的適應能力,談判的過程能很好地反映一個人各方面素質。在談生意、談項目、推銷或者拉贊助時,都必須充分考慮自己談判的目標、對方的需要和相對實力,談判的成功很多時候必須要考慮能為對方提供什么,讓雙方都有利可圖,實現雙贏,從而讓對方同意合作或者接受己方的產品,這是企業間實現合作的重要條件。然而,很多時候談判的過程并不盡如人意,對方要求太高,難以滿足,話不投機等都會讓談判變得步履維艱。可是還有一些情況下,特別是在拉贊助、找投資和推銷的過程中,很多時候自己并不一定能提供實質性的好處和承諾,但是談判的過程融洽,雙方聊得開心、投機,甚至只是對己方個人的欣賞、看好,也能促成談判的成功、交易的達成。談判最重要的條件還是讓對方快樂,能為對方提供合理的條件能讓對方滿意,在談判時讓人覺得舒服能讓對方滿意,讓人看到己方成功的希望也能讓對方滿意,甚至己方的公關人員長得漂亮也能讓對方滿意、高興,哪怕讓對方一時頭腦發熱,都可能促成合作或者投資。
3.領導組織。領導組織是一門藝術,他對個人能力的要求相對更高,既要與合作商、客戶以及政府部門打好交道,又要讓下屬員工心甘情愿地愿意為其工作,樹立共同目標,最大限度地調動積極性,建立企業文化,而這一切,歸根結底,就是對外讓客戶與合作商滿意,對內讓員工滿意。
在企業中,建立健全良好的企業文化,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是為了讓員工滿意,吸引人才;發獎金、股票,獎勵業績突出者,激勵員工努力也是為了讓努力工作者快樂,留住人才;提供良好產品和服務,是為了消費者滿意;誠實守信,是為了讓合作者滿意;依法納稅,是為了讓政府滿意;分紅是為了讓投資者滿意;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和企業收益是為了讓所有關注該企業的人滿意。在當代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企業的一切活動最終目的是做大做強,而工作的實質是讓人滿意,滿足人們的需求,于是才有了企業文化建設,“拼產品、拼服務”,“顧客就是上帝”等各種經典理論。
三、如何把握核心競爭力的實質
培養人才,從提高個人核心競爭力,尤其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競爭力起步,有人說,“領導就是領袖和導師。”領袖即帶領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努力拼搏,導師就是言傳身教,讓屬下也成為領導,成為領導的領導,即大領導,那么企業也就成為大企業。
更新觀念,強化人力資源管理意識,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從思想上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員工的潛能和創造性,使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貫穿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
構建企業文化,強化民主意識,以共同價值觀凝聚員工力量。塑造以企業價值為核心的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留住和吸引優秀人才,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四、總結
一個人能讓人滿意、快樂,他就能得到大家的賞識,在當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個企業能讓人滿意、快樂,就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展壯大,立于不敗之地。讓人滿意、快樂的能力是當代社會核心競爭力的實質,也是交際能力最大的體現,科技、創新、獨特的優勢等等都能在市場上滿足消費者特殊需求,而發廣告、公關、招聘、策劃、執行、預算,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讓人滿意,起碼讓直接厲害關系者滿意,當然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不可能贏得所有人的贊賞,在特殊的情況下要取舍,核心競爭力就是要讓盡量多的人滿意,各方面的人都滿意,無論“人情社會”的中國還是所謂“開放、公平”的歐美,令人滿意就等于給自己未來。
參考文獻:
[1]安靜,劉福民.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反木桶”原理——論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財務能力、執行力的關系[J].企業研究,2009,(12): 12-18.
[2]徐靜美,向剛,趙喜利.培育企業持續創新文化 推進持續創新企業建設[J].企業管理,2010,(12):56.
Analysis of the core competence essence of the market economy
LIN Peng-zhan
(Youth league committee,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Shan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yuan 03080,China)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the person's value and meanings were speak of unprecedented height, personal characterinfluence of the request upon the enterprise is more and more big, enterprise and personal core competence is inquiried into and studied broadly.Therefore, try from enterprise and personal two levels, lead, employee, consumer three angle, analyze the enterprise various conduct the business usually, tally up the current heat to order the economic theories, the substance that puts forward the core competence is to let the person's satisfied and happy ability.
Key words:core competence;satisfaction;culture;system;ability
[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