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
【摘 要】 文章闡述了高職“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的內涵與特征,總結和提煉了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在“雙創教育”項目啟動、實施、收尾三個階段的財務策略,對現階段推動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雙創教育; 項目財務管理; 實踐與創新
“雙創教育”即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與模式,是高等教育的一項新任務,需要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去引導、激勵和規范,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根據“雙創教育”財務管理的內涵和特征,實踐和創新“雙創教育”項目的財務管理,對助推 “雙創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有益的嘗試。
一、高職“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高職的“雙創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培養學生從事工商企業活動的綜合能力為目的,使學生從單純的謀職者變成職業崗位創造者的活動。高職 “雙創教育”的財務管理,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財務策略去引導、激勵和規范項目開展的活動。與一般項目相比,財務管理有自身顯著的特征。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多元性
一般項目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全過程的價值管理。“雙創教育”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引導、激勵、規范高校“雙創教育”工作,在項目的不同階段,通過采取不同的財務策略,實現階段性的目標,有效推進“雙創教育”的進程。它既有顯性的目標,又有隱性的目標,目標是多元的。
(二)預算管理的動態性
一般項目建設標的明確,且可以貨幣計量,預算是穩定的。“雙創教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項新任務,對“雙創教育”內涵的認識,是在不斷探索中深入的,其建設目標是明確的,而具體的建設內容處于不斷創新中,因此,項目的預算處于動態的調整中,預算管理具有動態性。
(三)績效考核的創新性
一般項目的績效以投入產出來衡量,效益是可以量化的。“雙創教育”項目因建設內容的探索性,財務管理目標的多元性,要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多種指標來考核、衡量項目的階段性目標和總目標有效完成情況,績效考核內容和形式需要創新。
(四)財務管理的拓展性
一般項目的財務管理從立項開始至收尾結束。“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要通過制定財務政策去引導項目的啟動,在項目收尾時,要通過考核去完善下一輪項目的財務政策,因此,管理內涵更豐富,管理鏈條向二端延伸。
二、“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的實踐與創新
項目的生命周期有啟動、實施、收尾三個階段,項目的財務管理包括經費估算、預算、規劃、使用、考核等內容,分別貫穿于項目的生命周期。根據項目常規的財務管理和“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的特征,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豐富和創新了項目的財務管理內涵。
(一)項目啟動階段的財務策略
1.積極爭取“雙創教育”試點院校
為推動高校“雙創教育”工作的開展,2007年浙江省財政廳從存量預算中劃出一部分專款,設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在企業處歸口管理的省公辦高職學院中遴選文、理各一個學院進行試點,作為“種子基金”,引導高職學院開展“雙創教育”工作。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建設學生“創業園”、申報項目、制定相關制度,積極爭取成為浙江省高職文科試點院校,當年獲專項資助100萬元,學院配套投入822萬元。
2.設立專項經費
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財務部門從預算中安排一部分經費,作為專項資金,要求相關部門量化申報,開展剛性啟動項目。
3.選取試點項目
選取具有“雙創教育”最明顯的特征三類項目進行試點,具體是大學生“創業園”的入園項目,校內外各級各類的大學生競賽項目,教師和學生的科技創造發明。為鼓勵和鞭策教師帶領學生積極投入“雙創教育”的建設,不僅出臺力度較大的獎勵政策,還作為教師職稱晉升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項目實施階段的財務策略
1.加大投入力度
項目啟動后,為推進“雙創”工作的深入,學院加大了投入力度, 2009年起學院按文科生均不低于450元、理科生均不低于750元投入“雙創教育”,不足部分申請財政專項資助。2008年至2010年投入為1 583.5萬元,其中學院投入為 953.5萬元,是浙江省財政專項投入的 151.35 %,這些投入還不包括對大學生“創業園”、“雙創教育”實訓基地與實訓室的硬件投入等。投入主要用于學生“雙創”技能教育,“雙創”師資隊伍的建設,“雙創”的教育、教學改革,資助的項目大類超過20個,經費使用惠及全體師生。
2.構建了項目和科目雙重核算的控制體系
實行項目核算,以歸集每個項目的經費來源、年度的使用總額、經費的經濟用途及預算的執行情況,即以末級子項目作為核算單元,以末級子項目的責任人作為責任中心,按不同的資金來源和使用年限歸集支出,控制不同來源渠道的資金使用進度、支出總額;實行會計科目核算,按使用的經濟用途進行歸類,對項目支出的經濟用途進行監控。平行設置的項目核算和科目核算二個體系,立體、全面地監控資金的性質、執行的進度、支出的用途、使用的額度,發揮了項目和科目核算的雙重控制作用。
3.優化項目財務管理
一是主動式的項目預算管理。即財務處積極探索“雙創教育”項目建設內涵,積極參與學院“雙創教育”規劃的制定,對項目小組提出的子項目及經費安排申請,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審核,再根據對項目實施情況的判斷安排不同的資金來源,執行過程中預算需要調整的,項目小組論證通過,向財務處提出預算調整申請,規范預算管理。這種模式在項目管理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是制定有效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主要是通過明確資金來源、使用的范圍、控制方式,要求合理、合法使用專項資金,做到專款專用。在明確資金使用范圍上采用了兩種做法:一是排除法。明確不予開支的費用,如規定經費不準用于設備投入;二是“比例法”。如業務接待費不超過個人或團隊建設子項目的20%。控制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授權審批、“經費卡”管理、立項結題審核法。這些做法使資金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的監控。
三是對子項目實行分類管理。“雙創教育”項目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涉及面廣、子項目多,如按常規全部使用“經費卡”管理,工作量增加,管理難度大。因此,在實踐中實行分類管理,以教師為項目負責人的子項目,采用“經費卡”管理,支出必須用原始憑證在財務處核銷;對學生為項目負責人的子項目,以立項和結題控制支出,以成果獎勵為主,分立項和結題二次獎勵,支出的原始憑證作為結題材料的一部分,在結題時一次審核,不在財務處以原始憑證核銷;其它子項目以職能處室為責任人管理。實行分類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
四是定期反饋、分析執行進度情況表。分資金來源編制執行情況統計表,定期反饋給項目小組,同時對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并從財務角度提出下一步應采取的措施,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專項資金的預算執行率。
(三)項目收尾階段的財務策略
1.開展財務績效評估
2008—2009年采用書面總結、專題會議交流的方式,2010年自行設置考核指標,進行自我評價,2011年接受社會中介機構聘請業務、財務專家評審。總結或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項目的會計核算。主要考察是否實行項目核算,設立專賬進行專戶核算;子項目設置是否合理,項目核算是否細化,如能否做到分預算內資金、學院配套等不同資金來源核算,是否能細化到每一個子項目。
二是項目的財務管理。主要考察是否有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制度是否有效實施;配套資金的到位率;專項預算分配的合理性;預算的執行情況等。
2.有效應用評價結果
財務評價占總分的45%,評價結果應用于專項工作的獎懲,從而調動了財務人員的積極性。
三、“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實踐的創新與績效
(一)“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實踐的創新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和實踐“雙創教育”項目的財務管理,主要創新有:
一是拓展了管理內容。主要在啟動階段,采取了爭取試點院校、專項引領、試點項目先行的做法,拓展了項目財務管理的內涵,對項目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
二是優化了全程管理。在預算管理、經費使用控制、績效評估等方面,實施了一些積極、有效的舉措,提升了管理效能。
三是構建了雙重核算的控制系統。平行設置的項目和科目會計核算,發揮了項目和科目核算的雙重控制作用,為強化財務管理奠定了基礎。
(二)“雙創教育”項目財務管理的績效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財務層面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有效地推進了學院“雙創教育”工作進程。三年來《光明日報》、《浙江日報》、《教育信息報》、《人民網》、《浙江在線》等33家媒體競相報道了學院開展“雙創教育”工作的豐碩成果。
1.確立了“雙創教育”的理念
經過三年的實踐,學院師生基本確立了“雙創教育”的理念。教師有了創新創業的使命感,從學院始業教育、教材和課程改革、實訓基地的建設、教學模式的探索,都融入了“雙創教育”的理念。學生有了創新創業內在動力,“雙創”的意識與能力明顯增強。三年來,學院有6 200平方米已用的和在建“大學生創業園”,有 202個校內外生產性實踐基地,有十幾門創業的課程,有1 130名學生參加了創業培訓,109個創業項目得到立項扶持,60個團隊得到創業園實戰孵化,學生技能證書獲取率高達97.09%。
2.構建了“雙創教育”模式
學院經過三年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課程教材項目化”、“實訓環境職場化”、“創業項目全真化”、“雙創教育全程化”的“雙創教育”模式。即課程和教材根據工作崗位任務設計和編寫,實行項目化教學;實訓基地按車間、公司工作流程建設;創業園實戰孵化。“雙創教育”融入了教育的全過程。
3.推動了“雙創”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制訂了“雙創”師資隊伍建設的三年規劃,通過目標引領、資金助推和成果獎勵,有效地提高了教師“雙創教育”水平,推動了“雙創”師資隊伍建設。2008年至2010年參加國內、外職業技能培訓和交流的教師達261人,具有“雙創”素質的教師占70.1%,企業指導教師近300名;教師帶動學生科技創新項目58項,授權專利4項,教師取得 “錢江人才計劃”2項,精品課程立項國家級2門、省級15門,出版著作與教材85本,主持省廳級以上課題149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311篇,其中2009年發表的教育科研論文,據《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統計在全國同類高職院校中排名第4。
4.提高了學生“雙創”競爭力
據統計三年來學生獲省級及以上競賽獎項達336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4項,省級特等獎3項,在與浙江省本科院校同臺競技的2010年“挑戰杯”賽博創業計劃大賽中,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獎居浙江省44所高職院之首。學生技能提升帶動就業率提高,據麥克思公司調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09屆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3%,高于2009屆浙江省高職院校2個百分點,高于2009屆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88%)5個百分點。
四、結束語
“雙創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項新任務,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要有效地提高“雙創教育”水平,使創新創業的教育和意識,內化為教師和學生的自覺行動,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去引導、激勵和規范,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優化財務管理策略,創新財務管理工作,從財務層面上對推進高職院校“雙創教育”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雙創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S].2010.
[2] 方守湖.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的定位及實施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