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瑩

【摘 要】 近年來,高校的科研事業收入呈來源多樣化及逐年遞增的趨勢,然而資金規模日益龐大的科研事業收入在管理與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造成了經費支出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現象,這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高校必須充分提高認識,重視科研經費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完善科研經費責任制,加強科研項目的監管力度,嚴格結余資金管理等手段,努力提高學校科研能力和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才能保證高校科研事業順利開展并健康發展。
【關鍵詞】 高校; 科研經費; 結余資金
培養高素質人才,發展高科技,服務社會是目前較為公認的高校的三項職能。較強的科研能力對增強學校的辦學實力、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等具有重要的影響。而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逐步深入實施,高校的科研事業收入呈來源多樣化及逐年遞增的趨勢,部分科研能力較強的高校的科研事業收入已遠遠超過教育事業收入,成為高校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資金規模日益龐大的科研事業收入在管理與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造成了經費支出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現象,這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充分提高其使用效益,促進科研工作健康發展,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對科研經費認識不足,管理意識淡薄
一般來說,高校的科研經費收入主要包括各類縱向科研課題經費、橫向科研課題經費及校內科研項目經費。首先,從學校角度來說,第一,各類縱、橫向課題經費均屬于其他收入項目,沒有嚴格管理的必要性;第二,科研事業收入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科研水平或能力的高低,為了鼓勵廣大教師取得科研收入的積極性,學校對于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定了較為寬松的政策;第三,對于科研收入較高、規模較大的高校,由于人力、物力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在經費的開支與報銷環節也很難做到嚴格控制。第四,從項目負責人角度來說,其認為科研經費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申請來的,存在著科研經費歸屬于個人,可自由支配的意識。最后,對于項目委托部門或對方合作企業,比較重視科研成果是否按期按要求完成,至于科研經費的支出是否必要、合理并不重要。
(二)科研項目管理與科研經費管理脫節
目前大多數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的做法是由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分別負責科研項目管理和科研經費管理。科研管理部門負責項目的申報、立項、結題及合同管理等工作,側重于項目數、收入數、成果數,一般并不嚴格控制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財務部門負責經費收入的入賬、日常開支的報銷等核算工作,由于受專業限制,側重于報銷手續是否完備、原始憑證是否合法,并不熟悉科研項目管理工作和項目進程,因此導致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科研項目管理與科研管理經費脫節。此外,由于合同管理工作落在科研管理部門,有些科研經費撥款通過銀行匯款,但進賬單上未寫明資金用途,使得到賬資金無法確定是否為科研經費收入而長期掛賬。總之,科研項目管理部門、科研經費管理部門和科研項目負責人之間缺乏一個信息共享的平臺以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三)科研經費支出不夠規范合理
雖然各個高校針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出臺了相關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并對科研經費支出的類型和審批權限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因為支出項目名目繁多,還涉及到標準、范圍、合理程度、真實性等等,如課題中的勞務費開支占課題經費比重多少為好,由于各項目的學科背景和實際情況不同,很多學校沒有也不可能有明確的規定。對于縱向課題,項目負責人雖然申請時向項目管理部門提交了經費支出預算,但財務人員并未掌握項目預算的內容。對于橫向課題,大部分經費提供單位在簽訂合同時,并未對此項經費的使用做出嚴格的約定。而且考慮到實際工作的可行性,由于科研支出項目多、類型雜、業務量大,會計人員在財務核算中嚴格按預算執行也存在一定難度。很多高校實行項目負責人制,由項目負責人具體掌握項目開支的內容,但是科研項目人員預算觀念較弱,預算管理意識淡薄,預算的精確性較低、偏差較大,因此造成項目的實際支出和預算相去甚遠,未做到要求的專款專用。對于橫向課題中的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未獲得免稅認證的技術開發項目的結余經費,稅法做出了對其征收企業所得稅的規定。因此,為了免交所得稅,就出現了為達到使結余經費為零而做出的為了支出而支出的行為。
(四)已結題項目的科研經費未及時結賬
對于縱向課題,國家及地方的相關科研管理辦法對已結題的項目結余經費如何使用規定的不夠明確,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經費管理辦法》中規定:結題項目的結余經費,仍用于項目依托單位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或部分應用研究工作,《遼寧省科技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對已完成并通過驗收的項目結余經費,經省財政廳、科技廳審批后,可用于其他科研項目;對于橫向課題,對方合作單位在簽訂合同時也未對結余經費的使用做出明確規定。這在管理上為科研經費的結題不結賬提供了可能。雖然部分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中明確了結余經費收回原渠道,并按照財政部關于結余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但在實際工作中,仍有未按要求操作的情況。根據國家審計署2006年3月29日公布的對18所部屬高校2003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 至2003年末, 13所高校共計17 300個已結題的科研項目未按規定結賬,造成3. 69億元結余資金。其中某高校2003年以前結題的2 800個項目中的2 600項未結賬, 結余經費高達1. 1億元。由于已結題的項目未做財務結賬,使得大量項目余額極少,甚至幾角幾分的項目不能結項并占據項目編號,造成了大量的無用項目。因此,高校科研項目結題不結賬的現象,不僅導致了科研資金的沉淀, 而且增加了科研經費管理成本。
二、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建議
(一)充分提高認識,重視科研經費管理的重要性
各類縱向科研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或地方財政撥款,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863項目經費、973項目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省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來源于地方財政撥款,所以縱向科研經費本質上既不是學校的,也不是個人的,而是國家的。近年來,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陸續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如教育部、財政部于2005年6月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教財[2005]11號),各地方也相繼出臺了相關規定;與此同時,審計、財政監察等部門也加大了對科研經費的審計、監管力度。可見,正視并重視科研經費管理問題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計。無論是各類縱、橫向課題經費,還是校內科研項目經費,都是高校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科研項目負責人的個人經費。學校領導及項目負責人應充分認識到加強科研經費管理,提高科研資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研事業順利開展并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方面,而科研經費的使用不當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只有樹立全局觀念,努力提高學校科研能力和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自覺接受各級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才能充分發揮高校在科研領域的作用。
(二)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加強部門間溝通
高校應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科研項目管理信息共享平臺,涵蓋科研經費的合同、立項、申請、預算、入賬、下撥、支出、結題等各個方面。使得相關各方可以隨時進行查詢、統計、分析、監督,以便及時全面的掌握各環節的情況。具體流程如下:
1.科研管理部門將已立項或簽訂的合同情況:含項目負責人姓名、聯系方式、課題性質(對方單位名稱),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期限、經費金額、項目狀態(已立項、項目進行中、已結題)等登記到信息平臺。
2.財務部門根據銀行進賬單,到信息平臺查找該筆款項是否為科研管理部門已登記經費。如果科研管理部門已登記,就將實際到賬金額、到賬日期和指定的財務賬號登記到相關項目;如果科研管理部門未登記,就登記到新項目中。
3.科研管理部門根據財務部門登記的科研經費到賬情況打印經費到帳確認單,通知項目負責人并制作經費使用手冊。
4.項目負責人憑經費使用手冊進行日常支出業務的報銷。
5.財務部門定期將項目的支出情況上傳至信息平臺;項目負責人將項目進度及取得的成果及時更新。
6.結題時,科研管理部門將已結題項目的項目狀態更改為已結題,并將項目結題通知單交與財務部門,以便財務部門對已結題的項目經費進行統一管理,具體流程見圖1。
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后,產生了大量基本信息的錄入、核對和上傳等基礎工作,雖然此類工作的工作量較大,但難易程度和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建議可在相關行政人員的指導下,由勤工助學崗位的學生完成。
(三)完善科研經費責任制,加強科研項目的監管力度
高校要建立健全責任制,在制定的科研管理辦法中明確項目負責人、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在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中各自應承擔的職責與權限,并實行問責制。項目負責人負責科研項目經費預算和決算的編制,按照有關規定使用經費,對經費使用和項目實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負責,及時辦理項目結題和結賬手續。科研管理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在已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基礎上,監督科研項目的進度和經費使用情況。財務部門負責指導并監督科研人員按照項目立項書、合同約定及有關財政法規等使用科研經費,對科研經費日常開支進行會計核算,對于不符合規定的支出,應不予報銷并及時予以糾正,負責審查項目決算并提供項目支出的明細。
對于重大科研項目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效率、資金使用效益及資源配置情況進行評價。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內審工作停留在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的審計,還未將高校科研經費納入內審的范圍。針對高校存在科研經費管理不規范、雖制定了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但日常支出時未嚴格執行的情況,建議逐步將科研經費納入內審范圍,進行年終或結題審計。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及時提出并予以糾正。總之,對科研經費的管理要做到事前有預算,事中有監督,事后有審計,建立由項目負責人、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組成的四位一體的完整科研經費管理體系,以確保科研項目資金安全合理使用。
(四)參照專項管理辦法,收回結余資金統籌安排
各類來源于財政撥款的縱向科研經費,從廣義上來說也應該視為科研業務專項資金,對于項目結余資金的管理可參照《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的參照《中央部門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科研項目結題驗收時,撥款部門可根據需要組織專家或委托中介機構對經費的使用管理進行專項財務檢查或評估。對于形成的結余資金,可由撥款部門將項目結余資金全額收回后,再根據項目的執行情況或財務檢查評估的結果按比例下撥到原項目承擔部門,統籌用于科研業務的開展。對于存在嚴重違反相關規定的科研經費支出,撥款部門將項目結余資金全額收回并不再下撥。
各類橫向課題,科研管理部門可要求項目負責人在簽訂合同時,明確項目起止時間,嚴格合同管理,對于未簽訂合同的項目不予立項。在校內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合同終止后的結題期間,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正常時間結題的,可由項目負責人向科研管理部門提出延期申請,對于無正當理由而結題后逾期未辦理經費結算手續的課題結余資金,由學校統一收回、統籌安排用于科研業務的開展或劃入學校風險基金。
【參考文獻】
[1] 黃雪飛.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初探[J].財會通訊,2011(2):72-73.
[2] 江軼.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若干問題探析[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4):45-46.
[3] 李小芳.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農業,2010(8):62-63.
[4] 陳雪芬.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幾點思考[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0(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