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敏 肖芬
[摘 要] 數字技術催生的電子教材因閱讀設備性能的局限,至今未能大規模推廣使用。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具有便攜性、易用性等特點,成為電子教材理想的閱讀設備;另外,平板電腦的多點觸摸技術和良好的程序運行能力使電子教材進入互動時代。國外出版商在開發新型互動電子教材上已經走在前面,并取得了一定成功。我國出版社應抓準時機,開發適合中國學習者使用的互動電子教材。
[關鍵詞] 電子教材 閱讀設備 平板電腦 互動
[中圖分類號] G23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5853(2012) 02-0086-04
[Abstract] E-textbooks, developed from digital technology, have yet to be widely accepted because of the unsatisfactory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reading devices. Tablet PCs like the iPad, boasting advantages such as portability, user-friendliness, etc., are ideal reading devices for e-textbooks. Whats more, multi-touch function and excellent program-running ability of tablet PCs open a new era of interaction for e-textbooks. Publishers abroad are far ahead in developing interactive e-textbooks and have obtained success. Domestic publishers should utilize the chance to produce e-textbooks suitable for Chinese learners.
[Key words] E-textbook Reading device Tablet PC Interaction
1 電子教材差強人意的推廣使用現狀
電子教材是數字化的出版物,供人們在電腦、手持閱讀器等設備上閱讀使用。自發明之日起,它便被賦予替代傳統紙質教材的使命。隨著計算機及網絡科技的發展,電子教材開發和利用的條件日趨成熟,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迄今為止,全球已經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推廣使用電子教材。在美國,加州率先推廣使用電子課本,得到時任州長施瓦辛格的大力支持。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表示,從2011年開始,除了向所有小學和初高中學生發放紙質的語文、英語、數學教科書之外,還將同時發放光盤形式的電子教科書。新加坡也在中小學推廣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我國上海市教委在2010年表示,力爭在5年內向中小學推廣電子課本[1]。
雖然說電子教材得到教育部門和出版機構的重視,但它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卻不容樂觀。電子教材的載體多為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上網本、專用閱讀設備等。臺式電腦使用場所受限,因此不是電子教材理想的載體??呻S身攜帶的筆記本重量卻不輕,無法給用戶輕松隨處使用的體驗;上網本和專業閱讀設備在功能上則無法與筆記本比肩。而且,這些移動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一般僅有2—3小時,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不便。另外,由于顯示技術的制約,屏幕的文字顯示效果不甚理想。這些顯示設備性能上的缺陷使電子教材一直處于探索階段,未能被廣泛接受。
2007年亞馬遜公司發布了電子閱讀器Kindle,Kindle的問世曾掀起一股“電子閱讀器”熱,索尼和我國的漢王科技等多家電子廠商都推出了類似的手持閱讀器。此類電子閱讀器采用的是電子墨水(E Ink)顯示技術,其效果非常接近紙質圖書,對眼睛造成的疲勞負荷非常小,而且具備超長的續航能力。但以電子墨水顯示技術為核心的電子閱讀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只有黑白顯示,無彩色顯示;利用外光源閱讀,無光線的環境下不能使用;運行流暢度不夠。而且,電子閱讀器只有單一的閱讀功能,無法運行其他軟件程序,這使得新型電子教材的互動性無法很好實現。亞馬遜公司曾在美國7所大學測試大學生對Kindle的喜好,大多數學生都認為Kindle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學習設備。電子墨水閱讀器雖然深受普通圖書閱讀人群的歡迎,給出版商提供了新機遇,但它并未給電子教材的出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上述分析可知,閱讀設備的局限致使電子教材的全面推廣裹足不前,而蘋果公司于2010年發布的有著革命性意義的iPad平板電腦則打破了這一僵局,為電子教材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提供了條件。
2 平板電腦時代的興起及其成功進入教育領域
自2010年4月3日發布iPad平板電腦以來,這一款具有全新概念的電腦以極佳的使用體驗得到用戶的如潮好評。有電子產品觀察家認為,iPad代表了移動計算機、網絡及其他移動體驗的未來發展趨向,將引發一場意義深遠的電腦終端革命。至2011年6月,蘋果公司總共已經銷售近5500多萬臺iPad[2],令各大個人電腦廠商惴惴不安;三星、摩托羅拉、聯想等全球頂級廠商紛紛加入平板電腦研發陣營,推出自己的平板電腦,平板電腦市場爭奪戰由此打響。有分析師指出:平板電腦時代已經到來,2010年堪稱平板電腦元年。
蘋果公司前總裁史蒂夫·喬布斯稱iPad“遠比手提電腦更親和、比智能手機更強大”。它一問世,便得到各行各業的積極關注。除用作電子閱讀器外,它已經被用于醫療、軍事、商務、藝術創作、娛樂等領域中。
iPad風靡各行各業后,世界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對它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中小學校給學生配iPad替代傳統紙質教材的報道常見諸報端。據報道,2011年秋季學期,美國肯塔基州伍德福德縣高中給1250名學生每人配備一部iPad,愛爾蘭都柏林圣凱文中學的部分學生也開始使用iPad,從而告別了厚重的書本[3]。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承諾向學校發放iPad,作為數字教育改革計劃的一部分。雖然有些專家和教師擔憂iPad會使學生沉迷于游戲等非學習活動,但它受學生的歡迎是不爭的事實,大多數老師對學生使用iPad持肯定態度,認為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并聲稱iPad已經深深融入學生生活中。
iPad能夠在教育界掀起波瀾,與蘋果公司的策略是分不開的。除了在設計iPad功能時盡量使其成為完美的電子教材閱讀設備外,蘋果為了培育iPad的學校市場,還一直在與教材出版商和程序公司合作,鼓勵開發教育類應用。例如,運用商店上有互動地圖、化學元素周期表等運用,給用戶以全新的體驗學習這些知識。電子書專家、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經理伊萬·施尼特曼認為,“iPad是一只披著羊皮的教育之狼”,蘋果意在用iPad占領整個教育領域的平板電腦市場。目前看來,蘋果公司的戰略實施得似乎比較成功。
3 平板電腦是電子教材的理想閱讀設備
平板電腦能得到教育界的認可,與其提供給學習者紙質圖書般的便捷使用體驗是分不開的。它傳承了紙質圖書的一些元素,可實現隨身攜帶、即開即用等功能,從而比較完美地替代紙質圖書。
首先,便攜性。平板電腦的屏幕多為9英寸左右,大小與16開圖書相當;重量為600 — 800克,與相同厚度圖書的重量相差無幾。學生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開卷閱讀,從這個角度來說,平板電腦就是一本智能化的紙質書。因為一個學生只要一個平板電腦,所有的電子教材都可以裝在里面,這將使學生從沉重的書包下解放出來。
其次,超長的電池續航能力。不管是閱讀文本,還是看視頻等多媒體內容,iPad平板電腦電池都可連續使用10個小時,相對于一般筆記本電腦電池2 — 3小時左右的續航時間,是個很大的突破。電池續航時間過短是筆記本電腦無法成為電子教材理想載體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平板電腦10個小時的續航能力可以保證學生白天在課堂上不間斷使用電子教材,免受充電之擾。
再次,平板電腦開機時間非常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給人紙質書那樣開卷即閱的感覺,這是個人電腦動則數十秒的開機時間所無法比擬的。
最后,高分辨率的顯示屏。iPad顯示屏的分辨率高達1024 × 768像素,它有可視角度寬、動態響應時間短等優勢,用戶從各個角度都可以欣賞到生動清晰的畫面。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平板電腦屏幕顯示圖文的性能日趨完善,給用戶以絕佳的視覺體驗,避免了普通液晶屏對眼睛帶來的不適感,為電子教材的推廣掃清了顯示效果不理想的障礙。
4 平板電腦使電子教材進入互動時代
4.1 電子教材的發展
科技的進步不斷推動人類知識傳播方式的變革,東漢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北宋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即是最典型的例子。20世紀末掀起的計算機與網絡技術革命,用數字化改變了人類知識傳播方式,電子教材便是網絡科技時代的產物,它將對教育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電子教材如同其他電子書一樣,最原始的階段只是將傳統紙質圖書掃描數字化,主要以PDF、TXT等格式存儲,用Acrobat Reader等閱讀軟件閱讀。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運用,電子教材逐漸呈現多媒體特色,融合圖文、視頻、音頻等信息,文件格式多樣化,較為流行的有Flash等。教材的主要功能是供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教授學科知識,使他們有基本的知識儲備,并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閱讀其他書籍,實現自我學習。電子教材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教學知識,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一方面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使知識更易理解掌握。多媒體電子教材大大提升了教材的教學功能和效果。新聞出版總署于2010年10月9日發布的《關于發展電子書產業的意見》強調電子書是將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信息內容數字化的出版物[4],指明了電子書未來發展的方向,對于電子教材的多媒體化研發更具指導意義。
4.2 平板電腦的革命性功能促進互動電子教材興起
如前所述,平板電腦的便捷性、即開即用等特點使學習者獲得了一種接近紙質圖書的使用體驗,但真正使電子教材實現革命性變化的則是平板電腦的運行性能。
首先,前所未有的互動性體驗。平板電腦最令使用者耳目一新的特點是多點觸控屏幕技術,用戶的手指在屏幕上跳躍,滑動,如輕舞一般,便完成了電腦的操作;多點觸控是電腦顯示屏技術的重大突破,它革新了電腦操作方式,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操作體驗。多點觸控屏幕可增強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人機互動性,給電子教材設計帶來全新的理念。
其次,流暢的程序運行能力。平板電腦可以輕松運行各種各樣的程序,如教學軟件、電子書、游戲等。強大的程序運行能力再配合多點觸摸屏,可以將電子教材的互動性體現得淋漓盡致,為教學活動帶來嶄新變革,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平板電腦強大的運行能力是普通閱讀設備和Kindle閱讀器等難以企及的。
上述多點觸控功能和流暢的程序運行能力為電子教材的互動性設計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使電子教材的功能實現質的飛躍?;有钥梢灾竷煞矫娴膬热?,一方面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將電子教材的某些知識用互動程序展現,實現人機互動。例如:物理、生物等學科的實驗在電子教材中用模擬程序實現,學生在平板電腦上操作整個實驗過程,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電子教材中的口語互動模塊可以讓學生與計算機進行人機對話,從而達到訓練口語的目的;練習可以自動批改,等等。另一方面,互動性還指通過嵌入電子教材的網絡交流平臺讓學生共享筆記,師生進行實時互動交流,拓展教和學的空間。以多媒體為基本元素的互動電子教材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革新了教學和學習方式,是電子教材未來的發展方向。
5 國外教材出版商針對平板電腦開發互動電子教材的情況
據美國教育市場研究機構Xplana的研究顯示,2011年電子教材的銷售額將達到1.38億美元,2012年的銷量額有望增加一倍多,達到3.08億美元[5]。如此迅速增長的電子教材市場自然引起電子教材出版商的關注。國外各大出版巨頭已經在蘋果的運用商店(APP Store)上推出了自己的教育類產品,如麥格勞-希爾的數學學習游戲Everyday Mathematics系列以及Color Atlas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等醫學類電子教材和參考書,培生教育則開發了Pearson eText平臺,供學習者使用其中的互動電子教材。教材出版商除了自行研發電子教材外,還與專門的電子教材制作公司合作開發互動電子教材。曾任蘋果公司教育部門高管的馬特·麥金尼斯創建了Inkling互動電子教材制作公司,專門針對iPad及其他平板電腦開發互動電子教材,培生教育和麥格勞-希爾均為該公司的投資方。以平板電腦為閱讀設備的電子教材已經得到業界兩大教科書出版商的認可。多數專家對iPad電子教材的前景表達了樂觀的態度,麥格勞-希爾教育部門高等教育總裁里克·卡拉恩博格認為,平板電腦的發明使得現代科技將對教育產生真正巨大的影響。
6 平板電腦時代到來對我國電子教材出版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
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時代的到來,給電子教材全面推廣提供了時機。雖然以互動為特點的新一代互動電子教材給出版社提出了研發挑戰,但也提供了搶奪全新市場的契機。在互動電子教材興起之際,出版社應盡早對其進行充分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學習者使用的產品,從而掌握主動,贏得市場先機。
從目前的條件來看,我國研制和全面推廣新一代電子教材尚存在以下問題:首先,電子教材的研發經驗不足。因電子教材研發成本高及市場前景不明朗,國內出版商并未大力投入資金,研發互動性電子教材,與國外出版社有一定差距。其次,平板電腦價格過高,部分家庭無力購買。目前平板電腦的價格多在3000元以上,發達城市學生購買平板電腦的問題不大,內地學生的購買力則難以勝任。第三,無線網絡覆蓋不全面。電子教材要發揮完美的互動功能,暢通的無線網絡必不可少,但我國僅在較大城市有比較完善的網絡。第四,屏幕顯示效果仍無法達到紙質圖書的閱讀舒適度。多數家長仍擔憂長時間看屏幕容易損害眼睛。最后,電子教材因其易傳播性而容易遭致盜版。
要解決上述問題,需教育主管機構、出版商和學校共同努力。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關于發展電子書產業的意見》旨在提高我國新聞出版業的傳播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為出版社開發電子書和電子教材提供了政策支持。隨著技術的進步,相信價格問題、配套網絡問題及顯示問題均可得到完美解決。盜版問題則可通過教育部門統一采購電子教材來避免。
7 結 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板電腦可完美實現互動電子教材的特點和功能,是電子教材切實可行的、理想的閱讀設備。電子教材的發展隨著平板電腦時代的到來進入一個新紀元,其開發和全面推廣的條件已經成熟,將引發教材編寫的又一次革命。在新形勢下,教材出版社應充分利用已有的教材資源優勢,根據國家的數字出版方針政策,積極研發互動電子教材,使我國的電子教材出版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也可借此契機變革整個教學方法,促進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轉變。
注 釋
[1]上海市教委.中小學5年內推廣電子課本[N]. 新民晚報, 2010-06-07
[2]iPad全球銷量已達5500萬臺[N/OL].[2012-02-15].http://tech.sina.com.cn/it/pad/ 2012-02-15/07586725544.shtml
[3]iPad進美歐課堂取代課本[N]. 文匯報,2011-09-06
[4]新聞出版總署. 關于發展電子書產業的意見[Z]. 2010
[5]明年美國電子教科書銷量額可能超過3億美元[N/OL].[2012-01-25].http://tech.sina.com.cn/it/ 2011-02-25 /15385219746.shtml
(收稿日期:2012-11-03)
[作者簡介] 李法敏,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編輯;肖芬,復旦大學出版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