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網絡社會的發達,漢語詞匯量飛速增加,造詞方式也不斷創新,“很+N”組合作為其中代表,隨著流行文化的濫觴也不斷涌現和豐富,其表義的模糊性也不斷增強,豐富普通詞匯的同時也造成其多義性。本文基于語料分析,對其作用及表義方式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對外漢語;詞匯;很+N
“很+N”組合是現代漢語中客觀存在的言語事實,其合法性也得到了研究學界的承認。對此現象,自從二十世紀60年代起就已有相關論述和討論,主要是關于此言語事實合法性的討論。近年來其合法性已毋庸置疑,,但隨著通俗文化和網絡社會的影響增強,“很+N”組合大量涌現和豐富,本文試從其表義方式上進行研究,討論其表義模糊性增強的特點。
本文語料主要來自北大語料庫、現當代作品、網絡及生活口語等。
1.“很+N”組合的作用
“很+N”組合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程度量,主要體現為“很+N”組合往往可以形成程度序列。如“最+N”、“非常+N”、“十分+N”、“很+N”、“有點+N”等,而其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凸顯“N”所隱含的性質義。儲澤祥、劉街生認為,“副+名”結構中,“副詞對名詞的性狀表現起著規約作用——強制凸顯名詞的性質細節。”一個名詞的意義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既帶有基本的核心義素,也有相對較次要的附加義素,甚至還帶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的積淀。副詞是體現與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典型特征有關的量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修飾名詞時,是凸顯名詞自身的非典型特征的一種重要標志。在“很+N”組合里,“很”也起到凸顯名詞性質義的作用。如:
家中的擺設十分簡陋,唯一值錢的電器——彩電,也顯得“很古董”。(大河網《危急關頭多次挺身而出 開封男子入選中國好人榜》)
我長得很丑,但本人長得很中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滄桑和苦難都寫在我的臉上。(《北京青年報》)
在豪門貴族之家經常舉行舞會,舞會上有傳統的旗袍,也有很現代的服裝。(北大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古董”是指物名詞,“中國”是專有名詞,“現代”是時間名詞。程度副詞的使用,并非基于他們的指稱性,而是它們的非典型特征,“很古董”是指“古董一樣的古舊”, “很中國”是指“有中國特色的”,“很現代”是指“有現代藝術特點的”等性質義。
2.意義的模糊性
關于“很+N”組合的研究最初是從“副詞+抽象名詞”開始,后擴展到具體名詞和專有名詞。同一名詞的性質義也并不全是單一的,因此在語境影響下,所凸顯的名詞性質義不同,“很+N”組合的意義也就不同;同時,隨著名詞的不同,“很+N”組合的表義也有不同的特點。
當“N”是抽象名詞時,“很+N”組合的表義是明確的、單一的,如“很學問”相當于“很有學問”,“很技術”相當于“很有技術”,“很理智”相當于“很有理智”,“很個性”相當于“很有個性”等等。
但是在以下一些情況中,就會造成“很+N”組合意義的多變。如:
(1)兩年前,一位女孩讓我看她寫的詩,有一句寫得很貴族 :“靈魂在高處”(北大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2)“自留胎兒臍帶血,似乎一下子變成了一件很時尚,很貴族的事情。”(馬斌讀報)
(3)“唐駿:出身不貴族,心態很貴族”(慧聰網)
(4)“我剛來美國時,覺得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項目很貴族。后來才發現,這其實人人都可以玩。比如,一個小的皮劃艇,四五百塊美元就可以買到。”(新浪體育)
“很貴族”的意義,在(1)中指“貴族般高高在上”,在(2)中指“貴族般的高雅時髦”,在(3)中指“貴族般充實豐富的精神”,在(4)中指“貴族般的奢侈消費”,這是由于“貴族”一詞的性質義較多,褒義的有優雅、時髦、有品位、知識豐富等,貶義的有奢侈、道貌岸然等等,根據語境的不同,“很+N”組合的意義也會有所變化。
經過總結發現,當“N”是指物的具體名詞和指人的專有名詞時,大多數“很+N”組合的表義是明確的、單一的,因為在這個結構中,“N”常常充當比喻、比擬或借代的對象,所以已經獲得某種臨時性的比喻義,當進入“很+N”組合時,“很”就必然在語義上指向“N”的比喻義,而這個比喻義又是人們所熟知的,不會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如人們一聽到“很草包”就會想到“很無能”,聽到“很悲劇”就會想到“很悲慘”,聽到“很葛朗臺”就會想到“很吝嗇”, “很祥林嫂”就是“很羅嗦、很神經質”等等。
當“N”是指人的具體名詞和指地名的專有名詞時,大多數“很+N”組合的表義模糊的、復雜的。因為這類結構中的名詞往往表示一種復雜的、綜合的性質義,所以有時同一個“很+N”組合在不同的語境中所凸現的性質義可能也并不完全相同。如“很日本”既可理解為日本鬼子在二戰中的殘忍,又可理解為日本公司職員在工作中的獻身精神,還可理解為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等等,這就要看“很日本”出現在什么樣的語境中了。例如“她的服飾很日本”,當然就是第三種意義了。再如“很男人”在下面的三個句子中所凸顯的性質義也是不同的:
(1)“其實,中國有很男人的男人,很女人的女人,很兒童的兒童……”碧雅羚侃侃而談。
(2)我不同,我像個真真正正的男孩子,直接的說,我很男人!”
(3)雙大眼睛的、身材苗條的姑娘。她的名字叫莎馨卡。她的言行舉止都很男人。
(以上均摘自北大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1)句中的“很男人”指“有男人味道”,(2)句中則指“成熟、有擔當”,(3)句則指“男性化、大大咧咧”。
總結:“很+N”組合中“很”除了表示程度量,還對性質義強制凸顯,促使“N”的語義轉化。“很+N”組合在表義時使“N”的性質義凸顯,進而固化,最后演變出形容性義項,實現“N”的詞義擴大引申,使詞義更豐富,滿足現今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
由于組合名詞的特征不同,“很+N”組合的表義也受到影響,和抽象名詞組合時,其意義是單一、明確的;和指物的具體名詞和指人的專有名詞組合時,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單一明確的,和指人的具體名詞和指地名的專有名詞組合時,大多數情況下是模糊、復雜的。同時也有個別例外,比如指物名詞“古董”,“很古董”可以表示“很古板”、也可表示“很昂貴”或“很古典”。
參考文獻:
[1]施春宏.名詞的描述性語義特征與副名組合的可能性[J].中國語文,2001(3).
[2]儲澤祥,劉街生.“細節顯現”與“副+名”.語文建設[J],1997(6).
[3]沈思瑩,李潁.“很+N”組合中“很”的作用及其對“N”的影響[J].滁州學院學報,2007 (1).
[4]桂詩春.從“這個地方很郊區”談起[J].語言文字應用,1995(3).
(作者簡介:孫丹(1985-),河南新鄉人,新鄉學院文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