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芳 馬欣欣
摘要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戰略任務,并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因此,本文從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載體、教育環境等各影響因素的角度研究高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存問題及對策。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思考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當前高職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進程的生力軍。2008年我國高等職業院校1184所,在校生900多萬人;招生規模達到310多萬人,占到普通高校招生規模的一半。①因此如何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領作用,在高校有效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直接關系到我國文化強國的建設,影響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而文化建設和文化繁榮的核心內容是價值觀,這是文化建設的靈魂。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眻猿忠陨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是文化強國的需要,是經濟社會的支撐需要,更是高職實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需要。
2 目前高職院校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校的道德教育對全社會的道德建設起著導向作用, 是推動道德進步的推動力。隨著社會經濟成分多樣化、就業方式多渠道、分配格局和利益關系日趨分化,人們思想活動的也呈現出多變性與差異性,社會思想空前活躍,這些變化對所有高校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帶來挑戰。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高職學生與普通本科生的起點不同,定位不同,特點不同,成長經歷和學習經歷與本科生存在著巨大差異,因此在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上也表現出與同作為高等教育群體的本科生有著鮮明的區別。諸多因素導致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體系上呈現系統性不強、內容上針對性不足、方法上過于單一等問題。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必須把書內外、課內外、場內外、校內外的所有空間都銜接起來,避免教育空間的局域化和孤立化。要使教育活動緊密結合教育者的知識結構、思維水平和思想層次,立足本校教育的學制結構、類型結構、專業結構、課程結構和組織管理結構,以達到教育體系的區別化與系統化,避免教育教學的雷同化、片面性。②
3.1 大力傳播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高校師生深入領會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和實質,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效性的重要保證,也是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落到實處的必要前提。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是要抓好學校黨員的政治理論課學習,二是要占領政治理論課這一主陣地和主渠道,三是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3.2 認真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職院校的有效教育方式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職思政教育,必須立足高職學生思想實際,適應學生思維類型,因材施教方才有效。高職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普遍發展得較差,形象思維能力占主導地位。他們在內省智能、運動智能、觀察智能、空間智能等方面具有優勢,這意味著高職教育的培養對象,其智能傾向主要是形象思維,與普通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學術性”智能相比我們可以理解為“行動性”智能。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就要采取有別于本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方式,因材施教。③
(1)開展“主題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主題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論課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同,具有內容主題突出,學生參與廣泛、形式多樣等特點,特別是對學生的自我教育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多年的實踐證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既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增長了才干,振奮了精神,又增強了大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系教育要以“主題教育”形式為切入點,把握主題教育內涵,構建多種形式的核心價值體系主題形式,讓學生達到全程參與、全方位實踐的目的。
(2)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職生形象思維較強,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特點,決定了注重實踐,力求在做中學是適合高職生的基本教育方法。因此高職大學思政教育應與生活結合,重視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切入點,課程內容設計上要從實踐中匯集教學內容,在實踐中進行教學,多采取實踐的方式,力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在高職的教育中突出實踐性,體現養成性。學校要不斷探索與專業課程學習、與服務社會活動、與勤工助學形式、與擇業就業方式、等相結合的實踐育人體系。認真組織高職學生學生參加軍政訓練、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實踐活動, 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懂道理、辯是非、增共識、長才干、作貢獻,在實踐中了解社會、體驗生活、認識自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構建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濃厚氛圍的校園文化。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中,發揮主導地位,引領整合多樣化的校園社會思潮。為此,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發揮輿論教育功能,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力度,在現實和網絡陣地唱響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二是弘揚校園正氣,通過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通過宣傳英雄人物及典型事跡,宣傳模范,樹立標兵,引領學生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三是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教育活動。學校要結合傳統紀念節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大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教育。四是重視管理育人,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體現價值導向,使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行為受到制約。④
3.3 完善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機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繁重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黨政工團齊心協力,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學校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宣傳機構,把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工作重點。黨委學工部應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研究,以此為切入點深入大力加強高職院校師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職的貫徹和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師生思想政治素質。①楊東銘.高職教育:高等教育的一種全新類型[J].現代教育科學,2010(1).
②楊振斌.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推進思政工作新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07(21).
③李玉鴻,林孟暉,王學利,錢永林,張淼.結合高職生群體智能特點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5).
④馬建軍,周玉.四位一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寓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J].廣西社會科學,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