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曾閱
摘要嫉妒心理會對高中生的學業、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高中生進行訪談,對訪談內容整理分析提出引起高中生嫉妒心理三種因素,并通過對高中生心理特點的分析提出幾點較少消除高中生嫉妒心理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嫉妒心理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識碼:A
嫉妒作為一種消極情緒體驗和行為表現,影響個體感受,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一直受到文人學者的關注,也是研究者頗為關注的心理現象。近些年來針對嫉妒心理的研究越來越多,但對象大都局限在大學生這一群體,很少涉及到高中學生,高中學生是大學選拔人才的最重要群體,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影響學業及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嫉妒心理是每個人都會存在的一種不健康心理,高中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最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易發心理問題的時期。本文從高中生的嫉妒心理出發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緩解高中生嫉妒心理的幾點建議。
1 高中生
高中生這一群體,大部分人認為它主要指在高中學習的學生。學者們也沒有對其進行過十分明確的定義。進入中學學習時期的高級中學學習的學生統稱為“高中生”,包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等。中國高中生年齡范圍大致是15~19歲。①高中生是國家未來的人才,學生正是在這一階段大量的吸收各種知識,為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做準備,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為其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高中階段,是人生成長最關鍵的時期, 這一時期,既是人格塑造比較理想的時期,也是心理問題易發期。高中學生在高中階段面臨很多壓力,現實與理想、偏激與理智、自覺與被動這些矛盾的存在都會導致高中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從而導致不健康的心理產生。
2 嫉妒心理
嫉妒(Jealousy)一詞源于希臘語“zelos”, 意為爭勝、熱情和強烈的情感,是在與別人比較中, 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時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怨恨等組成的復雜情緒狀態。長期以來, 嫉妒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 是人類的一種常見病。②
嫉妒心理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狀態,高中生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嫉妒是針對比自己強的人,通過與他人的比較發現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從而產生失落感,甚至會對被嫉妒者產生敵對、仇恨心理。適當的嫉妒會使人努力奮進,但是過強的嫉妒心理會讓人失去理智,嚴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3 高中生嫉妒心理訪談
本文對10位高中生,男女各5人進行訪談,通過訪談內容分析他們的對嫉妒對象和對嫉妒對象可能產生的行為。結果顯示:高中生嫉妒的對象主要包括成績優秀的、家境好的、長相出眾的、受異性歡迎的同齡人。
3.1 成績
在訪談過程中得知學習成績好的是被嫉妒得最多的學生。學習是高中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進入理想的大學,決定著他們自身的發展。
舉例:
訪談者:請問你會嫉妒班里什么樣的同學?
學生:學習好的吧,其實也不是對這些同學有意見,就是覺得老師對我們不公平,對學習好的和我們這些學習差的不一樣。我的爸媽也總會夸我班上學習好的同學,總是把我和他們比,我很煩。
訪談者:那你和那些學習好的學生關系怎么樣?
學生:有的還可以,但是平時不怎么和他們在一起,偶爾也會覺得他們很討厭。
從上面的部分訪談中可以看出高中生嫉妒心理主要指向比他們學習好的學生,同時他們的嫉妒心理已經對其的人際關系造成了影響。
3.2 家境
高中階段是心理發展的敏感期,是心理極易出現問題的時期,高中生的好勝心強且極其要面子,他們已經慢慢的接近社會,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在各個方面會表現得比較優越,懂得相對來說要多一些,穿著打扮會很入時,這樣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會產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
舉例:
訪談者:你還會在其他方面嫉妒班里的同學嗎?
學生: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我不喜歡和班里有錢的同學來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嫉妒,總覺得他們很高傲,瞧不起我,他們說的什么牌子我也不懂,不過我穿的的確很土。
從以上訪談內容可以看出高中生有很強的虛榮心,這也是其產生嫉妒心理的因素之一。
3.3 外表
高中生處于青春期,是性發育迅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的時期。他們注重自己的外表,同時也和他人作比較。他們對異性充滿著好奇心,早戀現象在高中階段也是十分普遍的。在訪談中發現,因外表而產生嫉妒心理的大多是女學生,男學生很少會涉及這個方面。
舉例:
訪談者:你是說你會嫉妒一些長的漂亮的同學嗎?
學生:是的,漂亮的同學人緣也是很好的,朋友要比我多,很多男生會追求她給她買好東西。
上述訪談內容很明顯的看出,大部分的女學生會對受異性歡迎的同性產生嫉妒心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學生因對同性別長相出眾的同學產生嫉妒心理,最后釀成大錯的。
通過對10名高中生的訪談可以得知,嫉妒心理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會影響高中生的學習、人際關系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所以我們應該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正確的看待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4 緩解高中生嫉妒心理的策略
嫉妒心理會影響高中生的學習、人際關系,也會對嫉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所以,作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高中生應該正確的看待嫉妒心理,當嫉妒心理產生時要學會積極面對。針對高中生嫉妒心理的主要表現和成因,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來幫助高中生減少嫉妒心理的影響。
4.1 學生自身方面
要解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一定先要從高中生的自身情況入手。
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自信、豁達的心態可以使自己避免陷入嫉妒的誤區,把失敗當做動力,爭取下次做好;對待別人要學會包容,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無論遇到什么艱難阻礙都會樂觀的對待,減少嫉妒心理的產生。
二要辯證地看待嫉妒心理。每個人都會產生嫉妒心 理,所以要讓學生看清嫉妒心理的危害性。但有時嫉妒也能成為動力,適度的嫉妒不但是人之常情,還可能成為自己努力向前的動力源泉,即嫉妒能激發斗志,產生競爭動力。當我們羨慕、嫉妒別人的時候,不是去詆毀他人而是把精力放在充實自己,力爭超越對方以求得心理平衡,這樣就使嫉妒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是正確評價自我,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只要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別人,關心和愛護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懂得理解和支持他人,以誠相待,良好的人際關系自然就會形成。能夠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會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優點,這樣才能取長補短,更好的發展自己。
4.2 教師方面
老師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領路人,老師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幫助學生緩解嫉妒心理上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該積極的教育學生正確的面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其次,老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公平對待。再次,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最后,教師應多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來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4.3 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學校的一些規定、制度對學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應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增進學生之間交流。學校應聘用心理學專業教師來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http://baike.baidu.com/view/148068.htm
[2]歐陽文珍.嫉妒心理及其內隱性研究[J].心理科學,2000(4):446-449.
[3]陸雪蓮.大學生嫉妒心理產生原因及自我調節方法論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3):40- 42.
[4]寒心.嫉妒心理學[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1:51.
[5]李群英.論大學生的嫉妒心理[J].云夢學刊,200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