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尚友 通訊員 章藝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然而,由于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出臺統一政策的難度很大。因此,縣區一級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就成為了統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承擔者。從去年開始,國家旅游局和農業部聯合啟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區”的評選工作,首批評出全國100個示范縣區,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示范縣起到引領的作用。據悉,為從更高的層面探索鄉村旅游產業的規范發展、示范發展問題,國家有關部門今年還將在總結去年經驗的基礎上,系統地推出一系列更加詳細的做法,計劃在縣一級推出典型示范縣,以典型的示范作用來促進全國縣域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本刊近期將開辟專門版塊,誠邀部分“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區”相關負責人,暢談本地區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之道,以饗讀者。
在國內外諸多媒體的眼中,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已經成為國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金州新區不僅連續四年位列大連市旅游工作綜合考評榜首,并且獲得了首批“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區”、“全省鄉村旅游工作先進縣區”等獎項,由他們承辦的“國際大櫻桃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
近日,本刊記者圍繞鄉村旅游發展問題與大連市金州新區旅游局局長楊軍進行了交流。
兩個概念,三分天下
記者:面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于鄉村旅游的需求逐步上升。在城市居民小長假出游中,選擇鄉村旅游的占70%以上,有很多人甚至把鄉村旅游作為緩解自身工作和生活壓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楊軍:你說的沒錯。當然,鄉村旅游需求的增長,主要還是與整個中國旅游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有關。談到這個問題,我想首先有必要說說兩個與旅游息息相關的概念:一個是國民休閑;另一個是國家休閑。休閑與旅游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前提。當下的中國,國民休閑時代已經到來;而國家休閑時代卻尚未形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統計出這樣一組數據: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時候,國民休閑指數會大幅上升;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的時候,會進入國民休閑的高峰期。國家統計局2010年底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400美元。如果考慮到人口等方面的因素,國民休閑指數上升是很正常的。而其他三個方面的原因也為鄉村游、自駕游等各種旅游形式的相繼出現,創造出必要條件:一是消費能力提高。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居民已經進入富裕狀態,大家有足夠的經濟支出來滿足旅游消費;二是時間更充裕。我國現行的法定假日是112天,加上帶薪休假,一年基本有三分之一時間處于休息狀態,消費者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旅游;三是出行有保障。隨著航空、高鐵的發展和私家車不斷增多,交通有了很大改善。而鄉鎮道路的暢通,更為發展鄉村旅游創造出必要條件。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盡管國民休閑時代已經到來,但國家休閑時代卻尚未形成。所以中央才將旅游,尤其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拉內需,調結構”的重點扶植產業。按照市場化的規律來看,市場需求會導致資本向現代休閑旅游產業迅速轉移。從金州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現在一些有實力的大型財團已經開始向這方面靠攏。
記者:目前,縣區一級的政府和相關部門已經成為統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承擔者,在您看來,如何才能建立起更為有效的工作機制,盡快形成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
楊軍:主要還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政策扶持,完善相關利益群體參與分配機制。從而逐步形成農民自主、政府引導、部門聯動、中介參與、市場調節的發展態勢。新區合并后,在旅游產業大項目方面的總投入超過1200億元,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致力構建起新區“一心三帶”的旅游產業格局,最終實現“旅游總投資累計超千億,年均接待游客人次超千萬,年均旅游收入超百億”的目標,使金州新區能夠在大連旅游份額中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脫穎而出靠特色
記者:發展鄉村旅游的直接和間接效益都是十分顯著的。然而,隨著各地區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新問題也逐漸顯現。比如,相關產業發展不配套,總體規模大、單體規模小,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盲目建設嚴重,產品結構單一、形式趨同,有些則完全背離了鄉土特色。如何才能解決好這些問題?
楊軍:正如你所說,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確面臨一些問題,或者說是制約因素。我認為,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首先必須整合好相關資源,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逐步向規范化、精品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形成品牌效應。
記者:說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品牌效應,我馬上就聯想到大連國際櫻桃節。這是否就是你們在創新發展的一種成功嘗試?
楊軍:近年來,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們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大連國際櫻桃節,今年的第六屆櫻桃節還被列入2012年大連市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十大系列工程。金州種植櫻桃的歷史悠久,有著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特色優勢。我們就是要發揮好這種特色優勢,來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今年,我們還將在櫻桃節開幕式上推出“金州世界櫻桃博物館”這個新項目,詳實反映世界櫻桃種植歷史與沿革、櫻桃品種繁育與分布狀況、農事活動場景與實物展示、櫻桃文化傳承與產品深加工等等,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充分領略到金州大櫻桃的魅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通過政策引導,強化規劃布局;通過打造精品,提升服務水平;通過規范管理,健全管理機制,扶植一批特色休閑農莊。
“四引擎”驅動產業升級
記者: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旅游消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鄉村旅游現在都普遍面臨升級換代的問題。金州新區已經率先完成了從第一代鄉村游到第二代鄉村游,再升級到第三代鄉村游。您能不能和我們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楊軍:這主要是從旅游項目的內容上來劃分的。所謂第一代鄉村游,就是以在“農家樂”吃住為主要內容;第二代鄉村游,是以農事體驗、文化觀光為主;而第三代鄉村游則是以休閑度假為代表,以康體養生、參與體驗來作為旅游項目的主要內容。從金州新區的旅游產業結構來看,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塊,一塊是濱海旅游度假型;一塊是山岳歷史文化型;還有一塊就是都市休閑農業型。而這三大塊是并行發展。
這幾年,區委區政府結合新區實際,重點推進了都市農業休閑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全區大規劃保留的農業區域內,通過片區式規劃,重點打造鄉村濕地、大地景觀、農耕文化、漁港新村等核心項目。通過特色核心項目的牽動,打造不同文化風格的四大片區,實現與大型自駕車營地、特色休閑農業莊園、鄉村旅游購物大集、鄉村度假酒店等產業要素的高度聚集,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形成對旅游市場極具吸引力的都市農業休閑產業集群。通過“十里鄉徑”的建設,形成橫貫東西,連接兩海的鄉村旅游大通道,實現四大產業片區的連接,構筑新區休閑農業旅游空間大格局。
記者:您剛才談到,都市農業休閑旅游是新區旅游的特色品牌,而要放大品牌效應,除了硬件投入之外,軟實力也很重要。
楊軍:的確是這樣。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軟實力與旅游資源同等重要。面對旅游業良好的發展前景,要注重個人素質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更新思想觀念,學習先進理念,同時要加強團隊作風建設,增強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全面提升旅游行業的“軟實力”。同時要讓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的產業在服務上有機對接,實現金融、保險、商業、物流、電信等服務一體化,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從而才能使金州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得以持續提升。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旅游的宣傳促銷工作,要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宣傳平臺。比如網絡,還有攝影。去年,我們與大連市人居攝影學會聯合舉辦了“魅力金州新區”攝影大賽,效果非常明顯。
大手筆繪出多彩金州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新區今年和“十二五”期間,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都有哪些具體規劃?
楊軍:經過數年的發展和積累,作為國內旅游重要組成部分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正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期。為了抓住這一機遇,加快金州新區都市休閑農業旅游建設步伐,我們制定出了相應的產業發展規劃。這個規劃的主旨就是要把發展休閑農業旅游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圍繞實現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在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的同時,積極創新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模式,提升產業檔次,擴大產業規模,突出產品特色,增強產品文化內涵,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著力建設休閑農業產業片區,打造精品休閑農業莊園,不斷探索休閑農業產業的經營管理體制,提升產品整體品位和管理水平。此外,我們不僅要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實施科學規劃,還要突出片區特點,打造產業集群。
總之,就是要在“十二五”期間,逐步形成空間布局合理、服務功能完善、產品特色突出、產業鏈條齊全、文化特色鮮明、鄉村氛圍濃郁的產業體系,實現年接待游客突破200萬人次,綜合收入超過20億目標,使新區成為省內領先、東北一流、全國聞名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