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張治國
摘要隨著各高職院校不斷地擴大招生,每年的畢業人數也在增長,畢業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熱點,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是每個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的問題。對畢業生本身而言,要想提高就業問題,應當確定自己的定位,從就業的能力方面入手。文章對高職院校如何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給畢業生就業給予一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
1 就業能力概述
就業能力該詞由就業而起源,就業能力屬于一類和職業相關系的整體能力。它具屬于隱性的相關素質,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就是其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從而獲得的能力,其范疇包括人際的交往、自我學習、自我創業等方面。
2 提高就業能力
2.1 定位準確,目標明確
從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中認識到高職院校的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具有較高的素質、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等技術型專業人才。在培養中,要確實落實“不斷強化職業方面技能的訓練、理論方面知識要夠用”等方面原則。應當與其專業有相關的工作崗位,并制作其對應計劃的培養人才,不能過度地采用“淘汰”與“選取”,應該盡最大力度地讓所在學生都得以成功。①
2.2 專業以實用為基準
如果把教育看作是“消費”,那么人們注重的是其投資產生的“效益”,因此教育的結果是比較重要的。例如跟師父學習手藝,不論其他因素,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能夠吃上飯,賺到錢,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考上一所理想的高職院校,選擇一個實用性強的專業,會讓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有更多的選擇。
2.3 市場的需求是其立足點
(1)專業的設置與建設與市場對口。按實踐性和應用性基本原則對課程的有關結構進行重組,改革教學、更新其內容;以基礎的教學理論為其支點,以培養應用高科技的人才為目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動手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其專業的技能。
(2)注重推行職業的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合并的雙證制度。培養掌控其專業基本操作技能與必備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其專業對應行業的有關企業其生產的流程,使學生專業的學習與其職業技能相聯系,提高其整體素質。另外安排學生參加各種職業的技能培養的考試,也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就業的能力,使其在競爭中更具有優勢。
3 提高就業指導教師自身整體素質
(1)提高工作從業人員自身的專業性。有針對性地設置就業指導的相關機構,促使指導工作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對不同等級的學生進行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指導體制,全階段流程以及多方面的給予就業指導和其培訓。
(2)在正常的教學教程中納入針對的就業與指導。把就業指導合理地安排一定量的課時,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就業與指導,幫助大學生對自身職業生涯進行長遠規劃,提高就業與指導的教學教育能力,落實其大學生活的全部過程。協辦其就業與指導相關職業講座,邀請相關企業的用人單位領導以及專家與學者到學校給予大學生一些講座,使學生對教育職業的知識內涵進行加深,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去對自我的就業能力進行強化。②(3)參加各種積極的社會實踐。采用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方式,在實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增加就業的能力。同時,也應當正確認識市場形勢,了解市場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態需求。現人才供過于求的情況下,高科技術人才又比較缺少的條件下,合理地選擇就業,符合自我要求,主動地對市場的要求進行適應。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從而符合就業的形勢。
4 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的擇業觀
對高職院校的思想與道德的建設進行加強,因為它屬于高職院校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職業教育。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要對學生培養正確的集體、社會、愛國主義等思想以及價值、世界、人生等觀念等重要的思想與道德,使學生的定位得以準確、態度得以端正。③正確與合理的擇業觀,第一,要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明確了解目前市場就業的形勢,符合我國的高職院校教育使“精英的教育”向“大眾化的教育”方向進行轉變,增強掌握就業能力的機會,不可以盲目地對就業質量進行追求。第二,促使高職院校畢業生主動地尋找就業機會。不應當在社會關系及其相關資源上寄托希望,更不應該希望通過學校來實現就業目的。目前實施的雙方向的用式選擇制度,讓高職院校畢業對自己進行推銷,這是一個合理的就業方法。
5 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及提高學生個人的社交能力
確保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的健康,高職院校的相關部門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動態,采用合理的方式使其樹立健康的就業的職業觀念,讓學生明確認識就業理想與其現實的關系,正確自我認識從而更好地自我評價。高職院校畢業生應當從各種方面以及多種渠道中對自己進行鍛煉,從而提高社會交際的能力。第一,校方應該給學生設立社交以及禮儀的有關方面的課程,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其社會交際的知識;第二,學生應當踴躍地參加校內外的各種健康的活動,在不同實踐場合中交流,表現自我,從而使自我得以鍛煉;第三,當學生是社會交際中遇到各種心理障礙時,可以找相關方面的心理機構進行咨詢,從而使學生和社會交際能力得以提高。總而言之,掌握了相關專業知識,提高了社會交際的能力,增強了就業競爭力,找到符合自身要求的崗位。
6 結語
由上所述,高職院校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用人單位注重的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全球競爭激烈的條件下,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愈加的困難,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要想在競爭愈加激烈的條件下過關斬將,那么必須要不斷地對自我的整體素質以及自我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高職院校要想在市場經濟中適應并得以不斷發展,那么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專業以實用為基準,培養出具有較高的職業的技術能力的人員,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從而達到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提高。
注釋
①張淑珍,劉春耕.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自我培養與提高.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
②溫家寶.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講話[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
③余惠瓊,任運康,伍安春.加強職業規劃指導、重視職業心理輔導[J].教育與職業,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