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麗琴
摘 要:導語作為中專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發揮著諸多的作用,因此,如何設計導語顯得尤為重要。文章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在簡要闡述中專語文教學導語設計前提及步驟的基礎上,著重對導語設計的藝術要求進行分析,可為相關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專語文;導語;藝術
導語是教師導入新課而精心設計教學語言,導語作為語文課堂教學開展實施的“序幕”,起著烘托課堂氣氛、承啟新舊課文、激發學生興趣、融洽師生感情的重要作用,因此,導語是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導語創造是一個優秀語文教師所必備的教學技能。同時,導語設計也是一門藝術,需要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能發揮導語的真正效用。文章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從導語設計前提、導語設計步驟、導語設計藝術要求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導語設計藝術,以設計出具有音樂美、情感美、形象美的語文課堂導語。
一、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導語設計前提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課堂教學導語設計環節中對導語設計前提的把握將起著關鍵作用。導語在設計中,要形成良好的導語,前提是教師有又專又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能力及良好的語言素養。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設計,巧妙構思。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而在具體篇章導語設計中,還要注意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整體把握,這樣才能設計出緊貼文本和教學目標的導語。
二、中專語文教學中導語設計步驟
對導語設計步驟的再認識和再梳理將有助于提煉出更優秀的導語。語文課堂教學導語設計首先考慮的是教學內容的主題和一般性目的,以及學生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確定目標和主題后,其次就是尋找與主題有關的資源,并考慮所需的事例和圖解類別,以便深入挖掘主題,以及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促使學生思考,渲染情感。如在教授《故都的秋》這一課時,所確立的文章主題及教學目的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品位文章秋的特征:來得清靜,來得靜,來得悲涼。然后收集有關描寫秋的詩句,以便為提煉導語提供素材。可以是有關秋的詩句,如: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風)秋雨愁煞人。也可以是有關秋的知識和描寫,如:秋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氣溫的下降,許多樹木的葉子會漸漸變色、飄落,只留下枝干,凋零;愿我的生命也是這樣的,沒有大多絢麗的春花、沒有太多飄浮夏云、沒有喧嘩……;只有一片安靜純樸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與嚴肅,只有夢,像一樣紅楓那樣熱切殷實的夢。
資源收集完成后,最后則作提煉歸納和總結。總體而言,導語設計的步驟可以概括為:其一,建立講述的一般性目的和特定的學習目標。其二,收集和歸納提煉將要講述的信息。其三,為實施進行組織或計劃。
三、中專語文教學中導語設計藝術要求
除了教師的學識淵博,富有才智,以及規范的導語設計步驟外。導語的藝術水平高不高,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學的實效性。慷慨激昂,優雅溫婉,汪洋恣肆,春風化雨,只有恰當設計出語文課堂教學導語,才能更好地傳達真的理念,喚醒善的情感,營造美的氛圍,使學生理解和領會教師講授的內容,并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高超的導語設計藝術是語文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所以,要注重導語設計藝術性,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導語設計藝術要求,可以為導語設計提供整體性的參照。
(一)導語設計要具有簡潔性
契訶夫說過:“簡潔是天才的姐妹。”簡潔練達的語言,有時也表現你的才氣中,令對方不無驚嘆。如何才能使語文課堂導語簡潔,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問題的實質,言簡意賅。二是力避無意義的重復,以少勝多,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如在《登泰山記》導語教學過程中,可設計如下導語:“泰山是五岳之一,是祖國壯美山河的體現,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去感受,領會作者生動地描寫泰山雨后的神秀。”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閱讀此篇文章,在這段導語中,直接讓學生去體會文章的優美文字,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言簡意賅,意義深刻。
(二)導語設計要具有科學性
每門課程都有嚴密的結構,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教學的目的性要靠教授的科學性來實現。這就要求設計的語具有科學性。語言的科學性,體現在準確性、精煉性、邏輯性和系統性上。如歐陽修《憐官傳序》可以設計如下導語:“在學習生活中,有的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網上聊天等,導致學習困難,這樣的學生不正同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因寵信伶官而亡國的后唐莊宗嗎?這就是所謂的‘逸豫可以亡身,憂勞可以興國‘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在這段導語中,由部分學生的實際生活現象聯系到課本內容,通過歷史教訓警醒學生要努力學習,積累知識。這表現出了明確的教學目的,嚴密的思維程序,科學的將學生引入該課文課堂教學中。
(三)導語設計要具有新穎性
導語設計還體現于新穎性上,新穎即剔除種種陳詞、套話、公式語等,追求清新別致、充溢靈動和詩意的光輝,使教學語言恰如出水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語言材料本身是很難超越的,尤其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但語言行為可以自覺調節,在教師運用語言材料和語言規則進行口頭表達的活動中,用學生司空見慣的語詞不斷組合出新的意義,創設新的意境——這就是在創新意識支配下對語言的創造和應用。在這方面,自成一家的于漪老師很值得研究和學習。綜觀她的課堂實錄與優秀教案,可以發現,她的教學語言整體上洋溢著新穎的詩美氛圍,學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如沐春風。她特別注重導語設計的新穎別致。其實要達到于漪老師這種導語設計的新穎性,并不困難,教師從課文出發,相對可以作一些自由發揮,選詞造句的空間比較大。因此,教師在導語設計中要注意奇思妙想,匠心獨運,獨辟蹊徑,與眾不同,做到角度新穎,方式巧妙,表述獨特,從而給學生一種意想不到的審美感受。以下是《黃鸝》這篇課文的導語:“鳥是人類的朋友,無論古今,不分中外,人們對鳥類都懷有特殊的感情。鳥類能消滅大量農林害蟲,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鳥類還與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們那悠揚悅耳的歌聲,輕盈飄逸的體態,艷麗奪目的羽表,生動有趣的心性,無不是詩人描繪的對象。我國歷代的詩歌作品中,歌詠鳥類的詩篇俯拾皆是。”可以看出這段導語不只是從文學歷史角度進行描寫,還從生態保護角度進行敘述,可以引發學生學習此文的興趣。
(四)導語設計要具有形象性
教學取得成功的另一個條件,是通過教師的語言刺激,喚起學生大腦的表象,使學生大腦皮層形成新舊興奮點之間的聯系,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這就要求教師在導語設計時,根據教材的內容,緊密聯系實際,恰當舉例,運用生動形象的故事,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有的文章主人公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學生對這些人物的一些故事已有所了解,教師可以圍繞這些主人公設計導語。如《鴻門宴》中的導語可以這樣設計:“劉邦和項羽都是秦末農民起義的著名將領,起初劉邦勢弱,在和西楚霸王項羽的對抗中處于下風。但最終結果卻是劉邦反敗為勝,在垓下之戰中令不可一世的項羽烏江自刎。項羽在死前說自己的失敗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難道果真是天要亡實力強大的項羽嗎?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劉項二人不同的命運結局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性格決定的。同學們通過學習這篇情節扣人心弦的《鴻門宴》,將會對這兩人的性格特點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導語設計要具有情感性
自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聲,莫深乎義。”這說明,通情才能達理,情理交融,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心理學認為,任何認識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本著關心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富有情感的生動導語,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情緒開始學習,在幽雅寬松的氣氛中進行智力活動,在滿足的情緒中解開知識之謎,使師生雙方不僅在理智上產生同頻共振,同時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共同體驗教學中的愉快。在講授新的課文前,導語可以是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寫作背景,這樣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更容易快速的理解課文的內容。例《荷塘月色》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語:“本文寫于1927年7月,這一年中國連續發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殺,蔣介石公然叛變革命,白色恐怖籠罩了中國大地,中國革命轉入低潮。作為一個有著民主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朱自清心里頗不寧靜,但由于他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靠他生活,他便采取了消極的‘暫時逃避的方法。但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正直的知識分子,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于這種‘超然,于是他心中充滿了揮之不去的苦悶,寫下了今天所要學習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此時學生已經了解了作者寫作時的情感,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
四、結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文章認識到了導語的重要性,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主要對導語設計的藝術要求進行了分析,而在實際教學中,導語設計還要考慮課文內容、學生現狀、教學條件等諸多因素,綜合性的設計出高質的導語。
參考文獻:
[1]孫清武.語文導語設計的審美要求及角度審視[J].文教資料,2010(34).
[2]王燕華.中職語文教學導語例談[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10).
(作者單位:福建省仙游華僑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