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理賓


【摘 要】 隨著《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的頒布,企業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企業績效考核體系的一部分,全面開展起來。對于內審部門來說,這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大挑戰。如何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審計任務,是內部審計人員面臨的一大難題。文章嘗試以“模塊化”的審計方式,構建“三維立體”的經濟責任審計模型,以實現“高效率低風險”。
【關鍵詞】 模塊化; 內管干部; 經濟責任審計
2010年10月《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正式頒布,其中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有關機構依法履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職責時,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參照本規定組織實施。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內部管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規定。2011年8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了《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5號——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下稱《指南》),從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對象、范圍、組織結構、內容、程序、評價以及結果運用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說明,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特別是審計內容,涵蓋了經濟責任審計的方方面面。筆者認為,在實務中可以對這些內容按其時間性以及涉及的部門進行立體細分,使經濟責任審計不再是單一、靜止的審計,而是一個以審計內容為主軸、以“時間軸”和“部門軸”為輔軸,由不同模塊組成的“三維立體”審計,筆者稱之為“模塊化”審計模式。
一、“模塊化”審計緣由
(一)任期考核的同時性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建立了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動企業下屬各個考核主體能夠緊密圍繞企業發展戰略貢獻利潤。這其中最為普遍的激勵制度就是對考核主體的負責人(即內管干部)進行任期考核。考核主體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分解目標設定相應的考核指標,定期進行考核,而經濟責任審計就是任期考核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出現了各個考核主體在某個時點同時進行考核的情況,這就要求內審部門在同一時期對所有的考核主體的負責人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并且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形成審計結果,客觀上給審計造成了時間上的壓力。
(二)審計風險的集中性
由于上述因素,內審部以及內審人員勢必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審計任務,否則許多考核主體的負責人的任期考核獎就無法發放。因此,在面對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唯一的辦法就是簡化審計程序,提高重要性水平,從而導致審計風險集中、大量增加,即使完成了審計項目,審計結果的準確性也難以保證。
(三)審計內容的時間性
對照《指南》,其實可以發現經濟責任審計內容也是具有不同時間性的,有的內容是貫穿整個任期的,即具有“期間性”;有的內容則是“時點性”的,是在任期結束時或績效考核時存在的一種狀態。因此,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時,也應該根據審計內容的不同時間性,選擇不同的審計時機來實施審計,而不是把所有的審計內容全部都放到任期結束或績效考核時再進行審計。
二、“模塊化”審計實施方案
(一)模塊劃分與部門配合
根據《指南》明確的內容,筆者按照“時間軸”將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分為6大模塊:內部控制審計、遵循性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舞弊審計和非經營事項審計。內部控制審計主要關注任期內考核主體內部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情況;遵循性審計主要關注任期內考核主體及其負責人遵守法律法規、母公司有關制度的情況;財務收支審計則主要是關注任期內考核主體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性。這三個模塊構成了“期間”審計內容,強調的是過程,關注的是“怎么樣做的”。這三個模塊的審計可以說是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這些內容的好壞決定了考核主體績效的好壞以及是否存在舞弊的可能等結果性問題,因而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
剩下的三個模塊則是“時點”審計內容??冃徲嬯P注考核主體截止到任期結束時或績效考核時的效益情況及資產狀況;舞弊審計主要關注截止到任期結束時或績效考核時考核主體負責人是否存在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的行為以及其他違法違紀行為;非經營事項審計則主要關注截止到任期結束時或績效考核時考核主體社會效益、費用開支、人才建設等情況。這些審計內容的重點是“做的怎么樣”,是經濟責任審計的直接結果。
在區分不同審計模塊后,還須明確各模塊審計需要給予配合的相關部門。比如,內部控制審計只需要涉及考核主體內部相關部門即可,而遵循性審計則需要涉及母公司財務部、人事部、總經辦、后勤部、紀檢等職能部門。明確各個模塊涉及的職能部門,就完整地形成了一個三維立體的經濟責任審計模型(見圖1)。
(二)實施
在明確了模塊劃分和部門配合后,內審部門的工作便可以啟動。針對前三個模塊,內審部門可以在考核主體負責人任職初期開始介入,即對內部控制、制度遵循以及財務收支情況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記錄考核主體及其負責人日常經營行為。該三個模塊的審計可以橫跨整個任期,內審部門可以根據領導要求以及自身工作安排不定期或定期出具相應的子報告,并作出相應的分類評價,作為任期結束時或績效考核時的綜合評價依據之一。
任期結束時或績效考核時,內審部門和審計人員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對后三個模塊實施審計。由于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考核主體及其負責人在任期內“怎么樣做的”已基本掌握,此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核實考核主體及其負責人的經營成果以及其他業績,同時作出相應的分類評價,并結合前期的審計底稿、審計報告及分類評價,對考核主體負責人作出最終評價(見表1)。
三、結論與討論
“模塊化”審計模式形象的說就是采取“各個突破、化整為零”的方法來實施經濟責任審計,不僅可以緩解審計人員的壓力、降低審計風險,還可以有效提高審計效率,同時還能有效聯動其他部門積極參與。通過這種設計,可以讓經濟責任審計成為企業績效考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富有生命力的一個部分。當然,要真正實施“模塊化”的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證以及母公司的強力推行,要形成經濟責任審計不僅僅是內審部門的工作,而是以審計部門為主、多部門協作的一項系統工作的觀念,這樣才能有效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和企業績效考核工作。
【參考文獻】
[1] 鐘慶椿.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途徑和方法[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6(3):16-17.
[2] 高秀珍.如何防范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J].公用事業財會,2005(1):66-67.
[3] 李純琳. 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專題研討會綜述[J].審計研究,201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