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谡Z交際整合了以前的聽與說,其功能又超過了聽與說,它的涵蓋面更廣,體現了語言作為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的性質,強化了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的生存能力,有利于突破嚴密的學科體系,有利于改變聽說能力分解為過細和能力點進行訓練的做法。
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重文輕語的現象,即重視閱讀和寫作,忽視“聽”和“說”?!奥牎焙汀罢f”在語文教學中沒有應有的地位,也沒有構建科學、系統、有效、規范的聽說能力培養體系和操練模式。舊教科書中“聽”和“說”的安排是零零碎碎。不成體系的,聽說讀寫四條線并行,“聽”和“說”被分成兩個系列,各行其是,兩者沒有有機的結合。聽說內容沒有系統性和和連續性,教學中隨意性大,教學遠離生活,脫離實際,只重視學習靜態的語言規則,只進行單向的聽說訓練,忽視動態的言語經驗,忽視雙向和互動的語言交流。對聽說能力的評價,要么偏重于經驗直覺,缺少符合語文學科特點的科學可行的操作方法,要么就是懶于進行評價或無法進行評價.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聽說能力的培養被擺在了可有可無的地位;結果是聽說能力培養被弱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缺失,學生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對交際能力的實際需求。
現代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口語交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素養.要求在具體的語言的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它強調互動性和交際情景;也強調交際文明及生活化、靈活性、實踐性。因此在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筆者有幾點構想,以饗讀者。
(一)創設有效情景??谡Z交際是人與人之間使用語言往來接觸。但是,學生們的交際活動有很大的局限性,交往的對象主要是家長、老師。要想讓學生學會交際,必須充分利用家庭、學校、社會的有效教育資源,創設特定的生活情景,使學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掌握較強的交際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上好口語交際 課,首先要選好話題,話題要貼近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而高漲起來。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起來,學生的動力就會增加起來,他們就會帶著情感、懷著極大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中去體驗。如設“請假”、“買東西”、“打電話”等活動,要注意說的場合,交談的對象,并且注意禮貌用語,這樣的訓練學生的主動性高,能積極參與。再如,“與媽媽的對話”這個話題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與家長的溝通??梢詣撛O特定的交際情境。時間是母親節,地點是媽媽下班的路上,人物是學生和他的媽媽。老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當時的情景,啟發學生走進情境,還可以拍成錄像,讓學生看情境表演??谡Z交際情境創設的方式很多,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畫,制作必要的道具,展播錄像節目,播放錄音渲染氣氛,老師或學生的語言描述和表演等等。
了解學生生活心理需求力求口語交際素材的生活化。針對這一特點,還可創設以下交際情境:講故事、傳悄悄話、復述、扮演角色、編故事、講述見聞、主題演講等。還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模擬或者實際活動:當導游、當記者、節目主持人、模擬新聞發布會等。
(二)提供實踐機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生本身的參與,使學生創造成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口語交際的樂趣,讓學生在下一次的學習中積極地投入進去。堅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認真領會語文課標中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設計的口語交際內容,使學生通過典型話題的實踐,積累口語交際經驗。除此之外,還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引導學生利用平時大量的交際活動展開學習和鍛煉,還應采取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有價值的活動。如:成立小劇社、搞課本劇表演;參加走訪敬老院,參加志愿者活動;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各種活動等。這些“走出去”的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設計方案,制定活動規則,召集會議,安排工作,讓他們去與人打交道,請求幫助,解決問題。在這些活動中,他們將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學會與人合作。
(三)體現雙向互動??谡Z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所謂雙向,指的是交際雙方的信息的溝通,是一方的語言作用于另一方,而另一方在此作用下又作出相應的語言反應?!盎有浴敝傅氖墙浑H雙方彼此的語言均受對方語言的影響,相機對自身的語言行為作出的調控。這種能力對學生來說只有在雙向互動中才能形成??谡Z交際注重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實踐,培養學生在交往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林而掌握語言的能力與機智。有一些口語交際的話題,雙向互動是顯性的,做起來較容易。如“買東西”,買賣雙方都有話說。有一些交際話題的互動性不明顯,如道歉、祝賀、待客、商量、請教、安慰、解釋等。這些話題很容易失去互動性,變成單口相聲??谡Z交際教學要在雙向互動的情境中進行,因此,老師人圍繞話題精心設計多個回合、多個情境、在多個情境中,生與生,師與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口語交流,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互動的交際過程。
(作者簡介:李曉紅(1974.8-),女,江西永豐人,系江西省永豐縣八江中學語文教師,中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