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淵澄
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先生曾經說過: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創意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當我在溧陽天目湖賓館,參與了砂鍋魚頭的揭蓋儀式,并了解到,“已經注冊的‘天目湖牌砂鍋魚頭,現在每年吃掉魚頭3萬只,真空包裝的魚頭被買走8萬只”的時候,我就把魚頭和創意聯系在一起了。
天目湖的砂鍋魚頭,湯鮮汁濃,嘗過者無不贊嘆其美不可言,可是人們并不一定知道它的來歷。天目湖原名沙河水庫,水庫中盛長鳙魚(俗稱胖頭鰱)。沙河鳙魚長得體大壯實,肉質細膩,做出的菜肴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它一般貼近湖水的中上層生活。因為天目湖的水很深,污染少,湖底又是沙石鋪成,故此鳙魚的魚鰓沒有土腥異味,這樣的魚頭才能保持它魚的本質。以前水庫職工把鳙魚捕上來,給客人作下酒菜;魚兒太大,一頓吃不完,主人常將肉不多的魚頭斬下扔掉。水庫的職工覺得可惜,就將魚頭撿回來,放在鍋里煮湯喝,故名叫沙河煨魚頭。經過二三年的反復摸索,煨出的魚頭,味兒越來越鮮美,湯濃如乳,香氣撲鼻。從此就有了沙河煨魚頭這道菜。1975年4月,從部隊轉業來到水庫招待所當炊事員的朱順才,進一步摸索總結,精選魚頭,注入天目湖水,輔以多種精選調料;撇去浮油,用小火久煨而成。終于制作出了一道聞名中外的美味佳肴——砂鍋煨魚頭,引得八方來客交口贊譽。這道菜肴用天目湖的魚、天目湖的水制作而成,湯才能盡其鮮美,香氣四溢,風格別具,味道獨特,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制成的奧秘所在。
1982年,溧陽招商引資時,75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偕夫人到沙河水庫招待所品嘗到朱順才烹制的魚湯,被這道新鮮美味打動,連聲叫好,并以湯代酒,頻頻干杯。“那次宴會后,沙河水庫的魚頭便揚名四海。”
1985年朱大師給鄧小平烹制砂鍋魚頭,“老人家吃了魚頭湯后說,‘這個魚湯最好喝。還讓夫人卓琳過來給我們敬酒。”朱順才說。后來,他無數次給來江蘇考察的國家領導人、國內外知名人士親手做過砂鍋魚頭。
民間素有“不會吃魚吃魚身,會吃魚的吃魚頭”的說法,這是因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鳙魚雖然被世人譽為“健康食品”、“聰明食品”,但它的魚頭更加集中了多種膠原蛋白,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經常食用能益智健腦,滋潤養顏,據專家稱,一周吃一次鳙魚,可以大大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一個優質的飲食產品“天目湖砂鍋魚頭”,在三十多年前出現了。圍繞著“天目湖砂鍋魚頭”,溧陽的創意在哪里呢?
首先是賓館發展“魚頭文化”。一大鍋第三代砂鍋魚頭端上了桌,蓋子上貼了封條,還附著一張“身份證”。正面寫著“走遍江南就戀這一口”,背面還有防偽密碼,寫有短信、網絡查驗的號碼和網址。
接著請席上年長者負責揭鍋蓋。在歡笑聲中揭開鍋蓋以后,服務小姐還給揭鍋者送上紀念品——包裝精美的一個鑰匙圈,盒子上寫有“天目湖賓館”,鑰匙的飾物上寫有“正宗砂鍋魚頭”字樣。
在大家品嘗魚頭魚湯、大聲叫好的時候,朱大廚出場,和大家握手合影。這可是很高的禮遇,我們和國家領導人一樣,享受了這個禮遇哦!
然后,還有兩個意想不到的細節,讓大家難忘品嘗魚頭的歡樂。和朱大師的合影,已經裱裝好,及時送上了餐桌,體現了賓館的服務水平;已經吃完了的魚頭中,有兩個三角形的軟骨,在餐桌上丟撒,丟得巧它便會站立起來。
我實在是沒有想到,吃一個砂鍋魚頭,可以發展出那么多的花樣。驗證-揭鍋-紀念品-合影,當然,主要還在于魚頭湯是那么鮮美,才使“魚頭文化”的創意得以成立。這實在是一次極為有趣的經歷。
其次是在魚頭品牌打響之后,溧陽市委、市政府做出決策,決定實施天目湖品牌的全覆蓋。這是一個大手筆。從現在的經驗來看,創意產業的發展,沒有政府的介入不行。全國一些大的創意項目,都是有眼光的地方政府的決策。天目湖的好山好水,是經過砂鍋魚頭證實了的。于是溧陽的天目湖啤酒、竹簀風鵝、小胖子咸鵝、風雞、南山竹雞,南山板栗,天目湖牌蟲草雞,天目湖牌香腸、天目湖牌小王子熟香腸、周城羊肉火鍋,天目湖賓館野生魚肉松、野生桂魚片、烤香魚、醉魚、酸菜魚、干菜魚等等262種綠色和有機食品,通過專營天目湖牌農副產品的近600家連鎖店,進入了北京、上海、天津、大連等城市。
創意產業協會有一句名言:把創意變成生意,讓智慧帶來實惠。溧陽的創意實踐,證實了這一句話的正確。
(作者系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旅游專業委員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