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鴦鸝
書市在經濟社會里變得越來越繁榮,似乎昨天還對于能出書者懷著深深的崇敬,可是到了今天,每次逛書店想買書,我又不敢輕易下手了,因為有些書買到家仔細一看,除了字大行距大之外,沒有多少值得咀嚼的東西,更有甚者是東拼西湊的“拿來主義”。于是我變得越來越喜歡經典,因為經典歷久彌新,不同時候閱讀,會帶給人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啟迪。教書的人大多喜歡《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因為我們往往能在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的真正熱愛、執著。
“感到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強有力的一種激發求知興趣的刺激物。”——《興趣的秘密何在》
記得我小時候的科學教師,他上課從來不拿課本,可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點幾乎所有的孩子們都能掌握,并且不費吹灰之力。有一次上課時,他帶來了荒地上的幾種植物給我們看,這幾株植物的草根初看起來已經完全干枯和死掉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把這些草根種在了小臉盆中并鎖進了玻璃柜內。在我們的天天關注下,這些草根竟然成活了,長出了嫩芽,變成了綠草,還有一棵葡萄的根也成活了,發了芽。這件事令我們變得異常好奇和活躍,也輕而易舉地踏上了發現和探索的道路……
記得有一次侄兒的老師跟我說:“全班就4個學生作業沒有叫家長簽名,你家煬陽就沒有,其他學生都有各種各樣說得過去的理由,他的理由最簡單——忘記了。”(父母常年在外,侄兒從小開始就跟著我)我知道這是他真實的理由,他確實沒有叫我給他簽名,而且對于他的學習狀況我一向不近距離關注,我希望他在學習上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漸漸學會自我支配時間。因此,我也從未陪他寫過一次作業,并不是因為他優秀,其實他不優秀、很普通,他會有被老師批評的時候,也有貪快字寫得潦草的時候。然而,我發現我的遠距離并沒有我想象的那種效果,這經常會令我很煩惱。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令我茅塞頓開:請你記住,在每一步路上,兒童的面前都可能展現出某種新的、未知的東西,這東西使他入了迷,占據了他的全身心,他不僅顧不得想別的事,就連時間的流逝也感覺不到了。如果學生告訴你:“我把做作業的事忘記了。”他說這些時,好像忘記了并不是奇怪的、不可理解的事,請你不必驚奇;在課堂上,兒童因為盯住某個亮點卻聽不進去你的傳授,請你不要大聲斥責他;你只要輕輕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雙手,把他從那美妙的獨木舟引渡到知識的快艇上來。我不明白兒童為什么會對那些再簡單不過的東西如此著迷,以至于忘記他的任務?也許我們應該向蘇霍姆林斯基學習:不妨有時候去乘一乘兒童的船,跟他們在一起呆些時間,用兒童的眼光來看看世界。
由此可見,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這就意味著:應該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入迷的事,而這些事又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致破壞童年的情趣。給兒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并不是說讓他們愛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會養成無所事事、懶散疲沓的不良風氣。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不是靠口頭解釋,而是要靠組織活動,靠示范,靠集體活動。
“我堅定地相信,兒童的圖畫是通往邏輯認識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梯,至于圖畫有助于發展對世界的審美觀點,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
記得幾年前,我有個小鄰居,每日傍晚一到,她的母親就會帶著她去畫畫,不是去某個名師家學畫,只是每日到不同的場所畫自己喜歡的東西。她帶回來的可能是樹木、花草、動物、昆蟲,也可能是晚霞、山峰、小溪……盡管畫得并不是很美,但她把她所看到的所有激動的、贊嘆的、驚奇的東西統統描繪下來,這是她對周圍世界的一種獨特的審美評價。等她擁有一些可以形容的詞匯時,我偶然間發現,晚霞里有她拿著圖畫編故事、自言自語的對話、表演……這時的圖畫成了她施展創造性想象力的源泉。圖畫讓她“打開了話匣子”,甚至滔滔不絕。
我深深地記得初為人師時犯下的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這個錯誤一直影響著我的生活,讓我處于自責中不能自拔。那是一個認真又靦腆的孩子,第一天走進課堂,全班都上交了作業本,她卻因為身體不適沒有完成應完成的任務,她悄悄地用眼神暗示我走近她,當我走近時,不細心的我,自以為是地微笑著對她說:“原來是不會啊,沒關系,這些都很簡單,老師再教你。”我以為她會很開心遇到了會關心她而不會批評她的老師,可誰知,她丟下全班同學和我跑出了教室,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她的母親給她辦了轉學手續,從她母親的口中得知,原來,她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孩子,她叫我走近只是希望我能幫助她維護尊嚴,令她不至于在眾人面前失禮,正是那日我自以為是的“關心”傷害了她幼小的心靈啊!要知道,兒童不會做功課,沒有收獲,是他真正的痛苦。而作為教師,在這份痛苦之上,你還忘記了他的尊嚴感,這無疑對他是雪上加霜啊!
因此,我們要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做法:不給小學的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做得不好就給他再試一試的機會,不斷地去鼓勵他,只要下點工夫,就一定能做好。當他有了學習的苦惱時,我們引導著他一起度過,一起解除他的苦惱,并且讓他自己評分,給他一種自豪感和尊嚴感。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明智、我們的信念和我們的情操去鼓舞兒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
每每讀完一本書,我就好像給自己充足了電,讓我的腦袋里迸發出許多感悟與方法,猶如剛從大學校門出來,神采奕奕。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以說,書籍是我們生活中的學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它給予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更帶給了我們無盡的快樂。我喜歡讀書,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快樂和喜悅吧!在書的世界里,我們都是最完美的自己!
(樂清市城東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