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健
摘要: 英語演講對于大學生學習英語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積極影響出發,分析地方院校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地方院校第二課堂英語演講能力對策
英語演講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掌握和應用英語的較高層次要求。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英語尤其是英語演講能力,不經長期訓練和一定的環境熏陶,很難達到流利的水平。
然而,地方院校受教學內容、教學課時、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學生基礎等諸多因素制約,在第一課堂中較少涉及英語演講能力訓練。因此,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積極影響
第二課堂,是指在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教學內容、計劃學時之外展開的以拓展知識層面、培養興趣能力為主旨的教學活動,它是第一課堂的補充和延伸。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最大區別在于學生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改變,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教師在其中發揮啟發、指導作用。
開設英語演講第二課堂,有利于創造寬松、自由、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進行真實意義的語言交流,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在第二課堂中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目的并不是培養演說家,而旨在提高大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帶動其英語聽、說、讀、寫等技能,以及邏輯思維、應變能力的發展,建構創新意識。
二、現狀
地方院校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經多年發展,其呈現形式日漸豐富,國內許多地方院校普遍采取諸如“歐美國家英語電影賞析”、“英語演講興趣小組(團隊)”、“校園廣播英語節目”、“英語俱樂部”等模式。但由于種種原因,地方院校在這一領域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方院校重視程度不足,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地方院校整體實力有限,其對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開展這一工作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尤其是限于學生基礎薄弱,地方院校在校外各層次的大學生英語演講競賽中成績普遍不夠理想。這些都導致其對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缺乏熱情。
另外,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地方院校以第二課堂模式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有序開展。具體表現為:第二課堂管理部門職責不明晰、經費活動來源不穩定、缺乏對第二課堂指導教師及參與學生的激勵機制等。
(二)缺少經驗豐富的專業師資力量。
對于英語演講訓練這一實踐性較強的項目而言,基礎再好的學生也需要有一名熟悉和擅長英語演講的專任教師給予日常指導。
地方院校由于師資規模和師資力量限制,普遍缺乏在英語演講領域有深入研究和較多成果的專任教師。目前,地方院校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指導教師多以教學熱情較高但經驗較少的年輕教師為主,這部分指導教師自身對大學英語演講訓練這一課題也處于摸索之中。
(三)地方院校學生英語演講基礎較弱,積極性不高。
當前的高考制度具有極強的優勝劣汰特點,一般而言通過高考進入普通地方院校的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面、學習方法等方面要遜色于重點院校。具體到英語演講,地方院校的學生英語口語基礎普遍較弱,參加英語演講競賽的經驗、熱情和能力也偏弱。從歷年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各省區賽及全國決賽可以看出,表現出色的地方院校選手仍是鳳毛麟角。
三、對策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社會對高校畢業生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也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外語水平,尤其是學生英語口語和英語演講水平。因此,地方院校開展好英語演講第二課堂,可以彌補第一課堂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提升學生未來的競爭力。綜合目前地方院校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可以考慮從以下三方面逐步加以解決。
(一)注重英語演講競賽訓練團隊的選拔、組建。
地方院校要搞好英語演講第二課堂,首要的是能吸收到一定數量的對英語演講有濃厚興趣,并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參加。
地方院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每學年招新的模式進行全校宣傳、選拔,通過校內選拔賽遴選出有一定培養潛力的學生組建英語演講團隊。
在團隊組建后,可以為成員開設選修課,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寬中西文化知識面,鞏固其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提升對中西方文化的鑒賞和比較,以及對大眾話題和一般社會問題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日常訓練模式上,英語演講第二課堂可以選取成員感興趣的話題,從讓團隊成員撰寫演講稿開始,訓練成員的基本功。然后進行話題式的英語對話、英語演講訓練,逐步提高成員的英語演講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強管理,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推行學分制。
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順利開展,需要地方院校提供基本的物質和政策支持。其物質基礎包括場所、經費、設施和環境等。從地方院校的實際看,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物質條件的“供”與“求”之間仍然存在矛盾。主要表現為:缺乏足夠的硬件條件,如經費、實踐場所等。同時,在對團隊成員和指導教師在校外競賽中獲獎方面,地方院校的獎勵措施和力度還有所不足。
此外,目前大多數高校已嘗試和推廣學分制。鑒于地方院校中學生參與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熱情較弱。為激發學生參與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的積極性,地方院校可在學生培養方案中為參加英語演講第二課堂和校外英語演講競賽獲獎的學生給予一定學分,以此吸引學生參與。
(三)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建立導師制。
地方院校由于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其英語第二課堂常常處于自發自為、無專人指導的狀態,即便有指導教師也多以年輕教師、經驗較少的教師為主。地方院校英語演講第二課堂指導教師的配置尚未制度化、體系化。這是限制地方院校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發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地方院校需建立第二課堂活動導師制,通過教改課題申報的模式,吸引有志于該項工作的有經驗的專任教師申報、擔任指導任務。教務部門對指導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教師,認可其教學工作量,同時對第二課堂指導工作實行考核,真正從源頭上使英語演講第二課堂活動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
參考文獻:
[1]姚玲,莫燕鳳.英語第二課堂的魅力——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培養[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135-137.
基金項目:南京曉莊學院2010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發展——英語演講技能訓練的理念建構與實踐研究”(JYKT20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