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
摘要: 本文通過對新課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發現了新課程中高中化學內容上的變化,總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應對性改變,并提出了基于自主學習和綠色化學思想的兩種教學策略。
關鍵詞: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新課程
在當前中學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廣大一線教師所感悟,抓好實驗教學是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素質的必經之路。因此,研究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
一、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內容的變化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實驗內容相比較之后,我們發現實驗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
1.高中化學實驗現在已經由原來的知識灌輸型轉向為促進學生發展。原課程的大量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設計實驗、實驗實踐活動等,實驗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靈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創新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
2.從教師壟斷實驗選題和方案設計向教師吸引、指導、幫助學生參與實驗選題和方案設計轉變。
3.適應開放式學習的需要,從為學生課內學習而設計實驗向學生的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而設計實驗轉變。
4.從只注重培養實驗操作能力向培養實驗思維能力和培養實驗操作能力并重的方向轉變。
5.從以教為主的設計型實驗轉向為以學為主的設計型實驗,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學習化學實驗知識。新教材一改機械模仿、照方抓藥式的實驗模式,把多數實驗改為“預測與假設、實驗設計、活動探究、實踐活動”等,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性學習,加強了對學生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培養的力度[1]。
6.從只注意訓練性實驗研究向重視開發性研究和創新設計、開發與完善相結合轉變。
7.重視綠色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在實驗中的體現。只要實驗中涉及有毒物質,都會有相應的處理方法,實驗裝置盡可能設置為密閉裝置。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變化
實驗是新課程的中心,新課程的實施是圍繞著實驗來進行的。在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實驗的教學也應發生相應的變化。
1.教學方式的改變。
在過去的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作為主導者,負責實驗的準備、實驗原理的講解、實驗操作的演示,以及實驗結論的總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是扮演旁觀者的角色,缺乏主動性,更加談不上自己思考解決實驗問題。新課程實驗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驗中自己動手,起到主要作用,教師只是在學生實驗的時候在旁邊給予需要幫助,及時指出實驗錯誤的所在,這樣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己動手、思考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運用已有的實驗原理來解釋實驗課程中的實驗現象,更加真實地學習化學實驗[2]。
2.以課堂實驗為主,課后實驗為輔。
傳統的分組實驗教學中,學生缺乏主動參與的機會,在實驗的各個環節中,學生總是處于弱勢地位,完全聽從于教學、書本的安排,只是機械地進入實驗室,根據書本上的步驟,完成無腦的實驗操作,記不清楚哪一步用到了什么化學原理,也不清楚為什么需要做這樣的實驗[3]。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認為必須給予學生更多的參與實驗教學的機會,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去準備實驗原材料,在完成實驗后,讓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和實驗目的,自己總結出實驗收獲。同時允許學生在課后有自主安排實驗的機會,允許學生更多地去發掘化學實驗,不必拘泥于實驗課本里的那些實驗,對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驗現象,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均可以在得到教師的幫助指導下設計實驗,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實驗,論證假設。
3.加強補充實驗教學。
教師在平時備課的過程中,要努力挖掘蘊藏在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素材,并設計成探究性的問題供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學習。同時,教師應該安排一些學生力所能及的簡單實驗,按照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和實驗能力水平,把若干個人分為幾組,從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藥品等準備全部交給學生們獨立完成,自我總結實驗得失,以加強學生的實驗能力培訓。如:在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時,可以安排學生預測一下Fe、FeCl2等氧化性,然后給予一些相關的氧化性理論,讓學生自主選擇相關的原理設計實驗來證明其氧化性。
4.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吸引力。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由于只有教師的講解和黑板的抽象圖畫,很多實驗的細節和注意點不能夠表達明確。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提高教學效率[4]。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把實驗的過程、細節以圖片、聲音的形式演繹出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愉快。多媒體可以使學生從課本插圖的平面感覺上升到真實的三維立體空間感覺,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輕松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實驗條件較為苛刻、無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或者教師實驗操作講解的實驗,可以下載一些相關的實驗視頻,或者制作一些動態圖片,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解演示這部分實驗。既解決了這部分難題,又讓學生能夠有所收獲。
5.注重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綠色化學、環保等概念,教師應該緊跟化學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綠色化學的概念。實驗教學中對于實驗教學所生成的廢棄物需重點加強其對環境危害的知識教育,同時需要強化這類有害物質的處理方式教學,如:氣體、液體、固體應予以收集和處理,或加強回收,通風等其他防護措施等。同時要訓練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節約藥品和辨別有毒有害藥品的能力,為以后從事化學方面的實驗研究打下基礎。比如:在講授濃硝酸與銅制二氧化氮的課程中,教完整個實驗過程之后,應該著重交代有關生成的NO2的環境危害,時間允許的話應該對NO2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加以分析,并在演示實驗結束后,重點演示如何處置NO2的實驗,甚至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報告中自主設計NO2的回收實驗,并探討其可行性。
三、實驗教學的策略
優化的教學設計必須通過優化的教學實施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根據新課程實驗內容的特點及教學目標,倡導采用基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但并不排斥先行組織者策略、動機激發和維持策略等一般性的教學策略。
1.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比較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應是學生比較感興趣、內容比較形象、通俗易懂、輔助材料多且易獲取的學習內容。因此,教師在講解實驗課程時,應盡量挑選實驗過程比較能夠吸引學生的實驗,在實驗設計中也應該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盡量把實驗教學的內容用多媒體方式表現出來,生活的多媒體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在整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為學生為中心,更多地把主動權交放給學生,鍛煉學生的實驗準備能力和實驗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給予學生自主安排感興趣實驗的機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在課余時間來完成實驗論證實驗結果。
2.把綠色化學的思想貫徹教學始終。
實驗教學中注重學生對于環保意識的培養,把綠色化學的思想貫徹在教學之中,盡可能增強學生綠色化學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幫助他們在實驗中培養出合理的實驗操作,妥善地處理實驗殘局的能力。在設計實驗中,把綠色化學的思想考慮進去,盡量選擇綠色、無害的實驗溶劑、簡化的實驗步驟、盡可能地節省實驗藥品的用量、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林曉明.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的認識與實踐[M].福建師范大學,2008.
[2]陳芳.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探討[J].教學與管理,2008,(1):57-58.
[3]袁生禎.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探究例析[J].中學教育,2011,(6):46.
[4]閆安強.淺談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中的幾個注重環節[J].百花園地,2010,(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