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娜
隨著英語學齡的增加,初中學生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未得到足夠重視,教師忽略了情感教育,從而使得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有的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又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起著激發、推動、引導和調節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作用,直接影響學生智力發展和認知過程。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以達到教學最優化。我結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談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做法。
1.情感教育的內涵和重要性
情感是人的一種技能,是對客觀事情抱有的不同好惡所產生的內心變化和外部表現。積極的情感包括興趣、自信、愉快、自尊心、強烈動機和外部表現等。消極的情感包括自卑、焦慮、冷漠、害羞等。
情感教育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的積極作用來完成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素質得到和諧發展。
積極的情感交流使學生處于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可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保證教學內容的順利傳遞,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如果只管教不管導,置學生心理需要于不顧,就會使教學過程黯然失色,枯燥無味,學生提不起興趣,對所學知識也會因未經過積極情感的強化而很快遺忘。
2.優化課堂情感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把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是英語課程實現情感態度目標的很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當一個人情緒高漲時,情感趨于發揮助力作用,而情緒低落時則趨于阻力作用。因而,教師應當開展豐富多彩的情感教學活動,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活動要注意學生參與面,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如每節課前5分鐘的Free talk,學生自擬題目,題材不限,可以講故事、朗讀或自編對話等,全班同學輪流上臺,只要學生敢于開口,全班同學都會給予熱烈的掌聲,使每位同學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另外,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如掛圖、簡筆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靈活多變,教學過程生動有趣,可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營造樂學氛圍。
3.以情促情,建立融洽親和的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表明: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學生接受教學的熱情。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事實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教師對學生關愛的信息,可以通過聲音、笑貌、動作、眼神等微妙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信任而受到鼓舞,從而促使學生努力學習。這種良好的互動交流又能增強教師暗含的期待情感,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振奮向上的情感和意志。師生間在情感上這種良好的雙向交流,會成為一種動力,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其智力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敢于開口,主動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學生的課堂回答也要多用鼓勵式評語,從而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學習的殿堂。
當然,師生之間的交流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更多的應該是在課外,彼此要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喜愛的親近關系。教師要有意識地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關注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情感需要,幫助他們調整心態,盡力解決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同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關注和體諒學生的情感需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達到情感共鳴,達成目標共識,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知、情、意、行各個方面生動活潑地協調于學習過程中,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4.真情對待每一位學生
對學生,無論成績好壞、脾性優劣、家境貧富,都要抱著以心換心、以情換情的態度,給予學生平等、真切的尊重與關愛。老師真愛學生,學生就會真愛老師,進而喜愛老師所教的學科,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這樣,“苦學”也會變成“樂學”。因此,發自內心的真摯的師愛,是一把開啟學生美好情感之門、激勵學生親師信道的“心靈鑰匙”。在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逼珢蹆炆?,冷落甚至歧視后進生的做法,于德于教都是很不足取的。
5.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使課堂“活”起來
美味佳肴如長時間食用也會讓人胃口全無。同樣,一種再好的教學模式如長時間使用也會失去魅力,讓學生厭煩。中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好奇、好玩、好勝的特點,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不斷標新立異。如學說對話、扮演課文里的各種角色、看圖說話等,各小組之間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利用“唱”、“玩”、“畫”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字母和英標的教學結束后可讓各組比賽,唱The ABC Song,表揚唱得最好的一組,適當給些獎勵。在教Unit2 Topicl Head and Shoulders,Legs and Feet時,可先叫學生根據黑板上的圖寫出相關單詞,然后叫學生邊唱邊表演。這樣能使學生得到一種動的享受,又在玩中鞏固所學的詞匯和句型。
6.開展積極評價,強化成功體驗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要體現人文關懷,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并且重點引入形成性評價機制和方法。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相同難度的問題,盡量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特色評價,使學生了解區別于別人的特點和優點,產生一種真正被老師重視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水平。
7.增強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但他們都具有很大的潛力,如能抓住其好勝心強、迫切期待獲得被人認可的心理特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評價的標準,培養競爭意識,因人施教,將取得很好的效果??稍谶M行聽寫單詞、朗讀對話及課堂測驗時采取分組競賽、打分、評比等方式。每次測驗后,每個人選一位水平較自己要高的同學作為趕超對象,平時互相交流,形成你追我趕又互相協作的氣氛。競爭會使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大腦皮層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鄭耿樺.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2]林文廣.情感因素與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