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憲磊 盛艷萍 張 會 王慶材 王暉玲
摘要大學生的安全穩定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更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而近幾年大學生突發事件的頻繁發生,使得建立健全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機制成為了高校急需解決的課題。本文提出,處理大學生突發事件,應注重制定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處理預案,形成集事前預防機制、處理救援機制和事后恢復機制于一體的系統性的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體系。
關鍵詞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機制
大學生突發事件是指由自然、人為或社會政治等方面原因突然引起的危害校園安全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大學生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近幾年來發生的一些大學校園突發事件把社會的關注點轉移到了大學生的安全上,這也使得建立健全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機制成為了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雖然很多專家學者早已著手于建立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機制的研究中,也提出了不少具有參考價值的理論觀點。但是傳統的應對模式無法適應新形勢下高校管理的需求,并且突發事件的突發性、不確定性、威脅性、緊迫性、傳播性等特點也使得傳統的應對機制無法取得更為滿意的成效。
在時代總體發展的大環境下,在我校特定條件下,我們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通過理論研究、查閱資料、問卷調查、災害演習、心理輔導等形式,深刻分析了導致大學生突發事件發生的主客觀因素。在此基礎上,將原有理論與我校實際相結合,制定了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處理預案,使突發事件應對機制網絡化、立體化,以期使其發揮最大能效。
1 大學生突發事件事前預防機制
應對大學生突發事件,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建立大學生突發事件事前預防機制。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以人為本,維護廣大學生的根本利益,保護學生生命財產安全,是事前預防機制的出發點和主旨。積極預防并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危害,是學校的重要職責。
(1)促進信息傳播,建立層次明確的責任分工體系。大學生突發事件由于其突發性,往往會造成措手不及的情況。所以,信息傳播的快慢直接影響事件解決的效果和進程。而劃分明確的責任體系則會使事件解決起來有依據、有理論、有方法,使事件得到迅速遏制。責任體系中,各層次部門應明確自身職責,掌握常見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事例、基本解決方法等,使事件發生時可以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另外,應當注重學生工作部門如學生會的溝通作用,以便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傳播機制。
(2)發揮輔導員的指引作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對學生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是輔導員的責任。在同學的日常生活中,輔導員離同學最近,最有條件第一時間知道同學們的心理動態并進行正確引導。尤其是在思想上,輔導員應定期了解同學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使事件在萌芽階段得以解決。在“以學生為根本,以安全為基石”的理念下,從思想、行動、生活上對同學們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導。
(3)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未雨綢繆。信息時代的高度發展一方面帶來了科技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同學身邊的安全隱患。為及早消除可引起突發事件的不利因素,加強學生的日常管理是重要一環。加強學生基礎工作,增強預警分析,做好預警演練、心理輔導、交流溝通,提高學生防范意識,有效控制危機,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2 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理救援機制
(1)迅速啟動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處理預案,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當突發事件發生后,學院應快速啟動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處理預案,根據預案的職能分配,挑選具體人員迅速成立專門工作小組。如此一來,一是使信息傳達迅速及時,二是小組內部分工明確,提高了工作效率。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后,首先要對事件現場進行管理和保護。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制止,對受傷害者迅速進行救助,對其它學生進行隔離和保護。其次,廣泛收集信息,分析事件性質,妥善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時疏散聚眾人員,防止事態惡化和對其他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2)靈活應變,科學應對。突發事件有著強烈的不確定性,一方面是時間的不明確,另一方面是性質的不準確。專門工作小組人員要堅持實事求是和為學生服務的原則,綜合各方情況,區分事件不同性質,全面、徹底解決問題,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針對妨害學生安全等事件,要及時與學生的監護人取得聯系,以使其配合事件的解決。對事態嚴重、影響惡劣的事件,要在處理解決的同時上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3 大學生突發事件事后恢復機制
(1)與事件當事人及時溝通,爭取最佳協商途徑。突發事件發生后,應針對事件性質及時劃定三方責任。對于有學校責任的,學校要保持積極態度,和當事人進行合理協商,萬不可推卸責任。對于學校沒有責任的事件,學校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并對當事人進行合適幫助,以保障同學的合法權益。
(2)加強學校信息安全,避免宣傳不當。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社會高度重視的大學生,倘若信息安全措施處理欠妥,對外宣傳不當,很容易讓事件復雜化,引起社會恐慌和議論,從而增加了事件的解決難度。再者,也使學校的聲譽和穩定性受損。另外,對一些可公開的突發事件,一定要保持公開透明原則,避免無端猜測,從而使事件放大化和扭曲化。對于不易于公開的事件,學校學院要采取嚴謹的態度,盡量減少信息的傳播,以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3)獎懲分明,及時總結經驗。對突發事件中表現突出的個人予以公開表彰,違規亂紀的個人予以書面批評。對典型案例要形成書面形式并在校內進行宣傳教育,在學校中形成良好安全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專門工作小組也要對此次突發事件的整個過程進行深刻剖析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職能體系。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開拓者和建設者,大學生能否健康的成長成才,關系到祖國的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形式,只有制定符合實際的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機制,防微杜漸,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安全為己任,才能保障校園環境的和諧穩定,從而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