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孟丘
摘 要:會計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重要環節,當前高校在會計實踐環節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從教材、師資、校企合格、課程考評等幾個方面提出增強會計實踐教學效果的措施,為企業培養合格的會計人才。
關鍵詞:會計專業 實踐課程 教學改革
隨著對外經貿往來的深入,資本流轉的加速,會計核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校作為培養會計人才的搖籃,肩負著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對會計專業的培養力度,但畢業生的素質并沒有明顯的提高,應屆畢業生無法做到零距離上崗,需要企業進行第二次培養方能上崗。
1.當前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有基礎會計、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財務軟件、管理會計等。當前會計類課程實踐教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模擬情境教學法、實驗室仿真教學、校企合作實訓、專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多而效果不佳,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1.1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
許多高校將會計實踐環節當做理論教學的補充或附屬環節,開設的會計實踐課程少且課時有限。許多高校開設會計實踐課程的目標是加強學生對會計知識體系的理解,僅要求學生能進行基本的會計核算,不重視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導致學生不能理解會計核算的內涵和真正價值,使學生缺乏獨立解決問題和思考的能力。
1.2缺乏合適的會計實踐教材。
當前市場上關于會計類的教材種類繁多但良莠不齊,總體上說精品少。會計教材不外乎由高校教師或由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編著寫。前者重理論輕實踐,對會計實踐涉及較少;后者重實踐輕理論,不利于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系統培養,更適合用于對社會會計從業的培訓。
1.3實踐教學的師資不足。
高校會計師資基本上是讀完本、碩或博士然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大部分沒有會計從業經驗,教學上重理論輕實踐。有些教師雖然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對計算機和會計信息系統不熟悉。理論和實踐兼具的教師太少,是當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一大突出問題。
1.4畢業實習流于形式。
大部分學校把畢業實習放在最后一個學年,部分學生要考研,其他學生忙于找工作或是寫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往往流于形式。會計核算對任何一個經濟實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些數據更是被列為企業核心機密。學生在企業實習,很難接觸真實的企業的賬務,更不可能操作會計核算,所以學生無法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會計實踐,難有真正的收獲。
1.5實踐內容及設計不完善。
目前許多高校開設的會計實踐課程是基于基本的會計核算的,如模擬手工賬或是操作財務軟件,這些實習都以教材的內容和教師為中心來組織,實踐的目標僅是使學生會記賬,而很少從企業發展的高度培養學生對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的操作和理解,缺乏對學生技能的培養,不能將對會計人員的能力培養要求貫穿課程實踐之中。
2.會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會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都要從學生能力培養和職業發展的需要出發,使學生無需崗前培訓即可做到零距離上崗,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立即可以從事一般的會計核算工作,經鍛練也能勝任財務管理或審計等高端管理工作,既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又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克服以述幾個方面的缺陷,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或改革。
2.1統籌各科實踐教學。
當前會計實踐課是按課程來劃分的,內容多有重復。理想的會計實踐方式要統籌各科實踐教學,按企業的經濟事務或崗位設計。比如以真實的企業情況為背景,抽取典型的經濟業務,從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會計數據的采集、賬套的初始設置、登賬、期末會計處理事項到期末的會計報表編制,再到為企業重大事項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學生能夠在接近企業的真實環境中體驗會計、出納、會計主管及企業管理層的職能,發現問題并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2.2校企合作編寫精品教材。
要克服高校教師閉門造車和企業會計對理論掌握不系統的局限,理想的方式是由高校教師和企業會計共同編寫教材。高校和企業要深入交流。教師要了解企業會計的實際操作和企業對會計的實際需求;企業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教材的編寫提供指導性意見和真實的經濟數據。另外,教材的知識體系必須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并有前瞻性。
2.3加強師資培養和人才引進,強化會計實訓軟硬件建設。
面對市場需求日益多元化,高校要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要深入企業進行工程實踐,進行會計實踐操作。教師在完成自身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要參加各種會計資格和水平的考試。另外高校可以聘請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會計到高校從事會計會計實踐教學。
2.4重視企業反饋。
信息經濟時代,企業所面臨的環境瞬息萬變。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改變,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隨之產生相應變化。這就要求高校和企業緊密聯系,及時掌握企業對會計人才的新的要求并在會計實踐課中體現出來。高校要和企業合作,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會計人才,使學生更符合社會和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
2.5改革課程考評方式,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對應的就是完善教學評估體系。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把考試作為衡量學習對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的唯一標準,但這種考核方式并不完全適合會計這類重操作、重技能的課程。因此,高校應對考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重點是增加實踐考試,增加課程實訓、畢業實習等內容的考評要求,對學生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進行客觀和全面的考核。
3.結語
提高企業的核算與管理水平的關鍵是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賴于高校對會計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高校會計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就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主線,將會計職業能力的培養于教學的全過程。高校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采用產學結合方式,培養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及企業發展的高素質專業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云帥.會計實驗教學的低效現象分析及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11.8.
[2]付智勇.提升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