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汽車業競爭日益激烈,秣馬厲兵、儲備和培養高素質的汽車專業人才,已成為各大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眾”)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人才的招聘與培養,著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體系,把“高素質人才制造高品質轎車”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一汽-大眾董事、總經理安鐵成認為,將人力資源體系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屢創佳績的原因之一。不僅要實現更高的產銷規模,還將構建與之匹配的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實現企業從做大到做強的戰略轉變。
完善人力資源體系
成立21年來,一汽-大眾一直以成為“中國最優秀的汽車合資企業”和“員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為奮斗目標,不斷完善人力資源體系。面對汽車行業人才的短缺,在保持員工隊伍穩定的同時吸收新鮮血液,并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為員工營造學習、深造、提升的廣闊空間,打造施展才華、實現夢想的良好平臺。
對于生產一線的員工,公司格外關注他們工作環境的健康、安全。大量自動化、環保設備的應用,極大程度地減輕了員工的勞動負擔和風險。通過保障穩定的工作崗位、良好的工業條件、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及有行業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使員工的榮譽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滿足。
公司也會尊重每一位員工的個人發展意愿,為員工提供充分的發展機會,保證員工的個人能力和價值不斷提升。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各類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如經理人員培訓平臺、現場工程師培養計劃,以及211大學優才培訓平臺等。對于技術型人才,一汽-大眾也開展了獨具特色的職業培訓活動,如FE20赴德國大眾培養計劃、新車型TTA培養計劃等,為長遠發展儲備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一線員工。
在人力資源保障方面,公司深化和拓寬高校招聘渠道。2011年首次開展了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海外招聘活動,引入了國際化的高端汽車技術人才。
開展創新培養模式
處在當前國內汽車行業的變革中,唯有審時度勢、超前研究、大膽探索,才能實現人力資源制度的不斷創新,從而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增添砝碼。面對產能規模逐漸擴大帶來的人才需求,一汽-大眾啟動了企業與高職高專院校的合作,制定了定向的“人才復制培養”模式。
通過校企合作,一汽-大眾已經在長春、成都和佛山三大基地形成了定向化、專業化的人才培訓機制。三地院校的學生用兩年時間學習基礎知識和公司與校方制定的專業教材,用一年時間進入長春工廠的培訓基地實習,進行實操培訓。這一培養模式將理論知識與技術、生產的實際操作相結合,不僅為公司輸送“量身定做”的專業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和產能目標的實現注入了新的活力,還能帶動地方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著眼企業發展大局
在“2012年度最佳雇主汽車行業”的排名中,一汽-大眾位列第一名。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到2015年,一汽-大眾將實現“三地四廠”、165萬輛的產能布局。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人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人才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在人力資源體系建設的投入和努力,使公司在員工眼中成為極具吸引力的企業,員工視企業為家,愿與企業共發展。從長遠看,一汽-大眾在汽車行業注重雄厚的人力資源儲備,必將會帶動汽車產業人才水平的整體提升,這不僅會促進本公司還會帶動整個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