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沈
摘要本文介紹了多元教學的特點,分析了目前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生物實驗多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生物實驗多元教學中學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0 緒論
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正在逐步發生改變,人們對學校教學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考試,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的是一種素質教育。生物教學是一門科學性學科,作為一名該學科的教師,我們應當在教學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本文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生物課堂上的實驗部分。
1 多元教學與生物實驗
多元教學是與傳統的一元教學相對應的,它以哲學中的多元性思想為指導,它反對教學手段單一,不能只按既定的方案來執行教學任務。它強調教學方式靈活多變,要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它反對教學過程中整齊劃一,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它反對遵循舊制,鼓勵創新;反對老師對課堂進行壟斷,提倡學生成為課程學習的主體。
生物是一門研究生命科學的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生物,它以自然為基礎。它的內容比較抽象,大量的內容我們無法通過肉眼來進行觀察,只有通過實驗我們才能夠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真正了解我們所學的知識。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所有的生物理論知識都是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在新教綱下,實驗的要求得到提高,更加注重了實踐活動在我們教學中的重要性。
實驗課與理論教學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區別,注重的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課的主體應當為學生,老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應當進一步弱化,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該領域的實施應當更為深入。
2 中學生物實驗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目標就是應付考試,老師教學成果好壞的唯一評判標準也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種極其功利的教學指導思想下,老師對實驗的過程沒有給予重視,在課時緊張時,第一個想到的辦法就是壓縮實驗課的時間。很多老師甚至讓學生記住實驗的結果,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只能夠從書本上死記硬背生物知識,缺乏親身體驗的機會。目前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很多學生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與自然環境絕緣,如果在實驗課堂上依舊無法體會真正的生物實況,難以提高其生物科學的素養。
2.2 學生實驗缺乏主觀能動性
在實驗課堂中,一元化的模式依然是最常見的,學生在實驗課中并沒有展示自身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在實驗室中,老師花大量的時間來演示實驗的做法,一般情況下,至少花去整個課堂一半的時間進行講解,留給學生的時間也不多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也只能按照老師所闡述的步驟進行操作,無法進行任何探究性的工作。在這過程中,學生不需要有任何想法,只要按照老師的步驟就能完成,這種機械化的實驗模式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3 重視概念結果,忽視學習過程
在實驗中,老師對學生操作的關注不足,即使關心也更多的是擔心學生由于操作失誤而造成實驗沒有產生既定的結果,或者會帶來一定的危險。我們所開設的實驗都是為了對我們教材里的一些定理進行驗證,老師在實驗中強調的是學生的操作結果必須與理論一致,而學生卻無法細細體驗實驗的過程。生物實驗課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而是讓學生對于科學以及科學實驗有著深刻的理解,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如果我們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個結果,我們沒有必要再額外開設實驗課程。
3 多元化教學方式下的中學實驗課程改進
3.1 改變教學觀念,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其思維的轉變是教學課堂質量得以改善的基礎條件。老師不應當將實驗課程看做是在做一種重復的無用功,它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另一種方式。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考試,我們需要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每一名老師的責任。生物課堂實驗為學生提高操作能力,強化團隊協作能力提供了的機會,我們應當為學生把握這個機會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課堂,部分實驗課需要解剖生物,會讓部分學生產生畏懼感,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掃除對生物實驗的恐懼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驗課程中來,讓把實驗課堂交給學生來進行掌控。
3.2 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其學習熱情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生物實驗是生物科學獲得突破的來源。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角,老師在實驗課程上需要做的僅僅是向學生講授實驗的大致框架,將絕大部分課堂上的時間由學生進行操作。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老師就不應當插手,老師對實驗內容不輕易下結論,由學生自行探索,老師最后做適當總結,實驗的目的也應當由驗證性向探究性轉變。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進行實驗操作,不需要按照既定的操作流程來進行。老師應當讓學生體驗實驗的過程,讓其感受科學的內涵。在實驗的設定方面,我們也可以不按照課本來設定,鼓勵學生對生物現象的探索,勇于對課本知識提出疑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按照其需求增加新的實驗,用以驗證其觀點。
3.3 改變實驗關注的重點,讓學生享受實驗過程
我們應當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實驗的過程之中,而不應當放在實驗結果上。學生用心體會做實驗的過程,可以自己設計實驗過程。如前文所述,我們組織實驗的依據不再僅僅是教材規定的內容,我們可以用與這些知識相聯系的日常問題來作為實驗。我們可以以貼近學生生活的生活情景來作為實驗對象,讓學生用實驗來解答身邊的問題,體驗生物的應用價值。在這過程中,學生不會在老師所固定的線路上學習生物知識,可以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理解生物,學會以生物這門學科的視角出發來感受整個社會。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高考目前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驗的設計能力,而不是練習課堂上學會的實驗。這也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學生自己對實驗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活學活用生物知識。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推廣多元教學,是我們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認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是適應生物教學發展趨勢的一個方法,我們要求學生掌握生物理論知識,更加注重提升學生整體生物科學的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懷晶.應用多元教學法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西北醫學教育,2012(2).
[2]李巧莉.應用多元教學方式展開中學生物課堂教學.現代閱讀,2011(5).
[3]王建春.談高中生物新課程課堂教學生成性的正確把握.教育導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