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曉芬
摘要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教師如何更好地進行教學,需要不斷地在教學中反思與提高。為此,筆者從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技術與藝術、網站與網頁、實用性與藝術性、系統性與適應性、過程性與結果性、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六個方面來審視此門課程教學中需要注意與關注培養學生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各方面能力的問題。教師需不斷地從多個方面來反思教學,才能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的教學發展之路。
關鍵詞網頁設計與制作網站網頁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1 技術與藝術的爭論
“網頁設計與制作”從課程的名字看,我們要對網頁設計與制作進行反思,它到底是藝術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互聯網已經與當今的我們息息相關,網頁的設計與制作過程一直伴隨著技術和藝術的爭論。為此,我們有必要在開課前就讓我們的學生明確:在網頁設計與制作過程中,到底是技術重要還是藝術重要?還是兩者都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提醒學生反思以下幾個問題:(1)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為誰做的?(2) 誰會來看你的網站?(3) 網頁設計僅僅是能看就行嗎?(4) 如何考慮受眾更多地和更有效率地接受網頁上的信息?(5) 網頁設計與網頁制作有區別嗎?(6) 技術和藝術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網站?
作為課程的教學者和學習者,需要大家都可以作為一個技術和藝術的全能者,雖然我們每個人在各個方面都有所側重,但只有很好地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多些反思技術與藝術的問題,才能避免我們偏離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初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提醒學生反思這個部分的技術在他的網站作品中是否用到?千萬別因為讓學生為了炫耀技術而采用多種風格的動畫,添加少美感或與主題完全不相關的東西。別因為大量的技術使用加重了瀏覽器的負擔,瀏覽器受帶寬的限制,要學會為瀏覽器減負。
2 網站與網頁的分合
教師在講課中也許會混用網站和網頁,但是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對這兩者有所共識:網頁是一種可以在互聯網上傳輸,能被瀏覽器認識和翻譯成頁面并顯示出來的文件,網頁是網站的基本構成元素。網站也叫做站點,是提供各種服務和信息的基地。
學生可以深入區分開兩者的異同之后,需要養成先建立站點,之后再在此基礎上創建網站所需的相關文檔的習慣。
3 實用性與藝術性的思辨
網站的定位,對于網站的設計與制作有很大的影響,如何權衡網站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也許我們要考量的有很多。網站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記提升它的藝術高度。如何避免用教條的、形式化的方式設計網頁,作品給人一種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感覺。教師在教授學生模板使用的同時,也要提醒我們的學生,別因為使用了免費模板而自鳴得意,那些真正好的網頁設計絕不是在免費模板的制作上而停步不前,一定是那些懂得如何發揮自身的創意思考,來積極創作屬于自己風格,又能很好地宣傳自己的網站的人才是真正的設計者。
4 系統性與適應性的融合
高職教學強調項目化教學模式和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法,如何讓學生在把握基于工作流程的任務化項目式教學中,可以更加全面地適應當今不斷變化的技術?從知識的整體性來看,也就是如何保證在工作過程中,他們學習到的知識內容的完整性、適應性和遷移性?
針對對高職學生技術技能型目標的定位,我們更多地需要不斷為項目中加入挑戰與擴展訓練的模塊來提高學生知識的完善性,彌補我們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的那些知識的缺陷,可能帶給學生在今后工作發展中的盲目和無助感,也更好地拓展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在網站的信息結構方面,國外有信息結構專家,網站由信息結構設計師與網站創意設計師共同探討、協作完成。國內網站策劃由專業的市場行銷、策劃人員來做。面對剛剛學習此門課程的學生,這種網站的總體設計是需要他們學完本門課程之后才能具備,但怎么能在此時就讓他們具備此方面的總體設計能力,需要學生搜集和分析與自己設計的網站相同類型的網站的相關導航和網站的欄目來獲得,也在此基礎上來揭開網站的總體設計環節,當然,也需要培養學生不斷地適應修改完善現有的網站,不斷明細網站的定位。
5 過程性與結果性的統一
每一個網站的開發必然經過一定的工作過程,才能完成整個站點的發布,從網站需求分析、總體設計、模板設計、首頁設計、子頁面設計、測試發布到設計總結,在我們的教學中如何以一個完整的項目為依托,而又同時指導學生完成自我開發的個性化的網站任務,是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需要走從欣賞、模仿到創作的過程。教師需要通過案例教學,將一個個美觀大方的網頁呈獻給學生,帶領他們分析網頁中的相關內容而開始每次課程的學生,讓學生不斷地發現其中的奧妙。引導學生學會模仿網頁的整體布局,網頁的LOGO設計,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不斷提煉,最終確定適合自己設計的網站的相關內容設計。
6 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的協調
很多人對網頁設計師這個職業的質疑:他們僅僅是比平面設計師多懂點代碼,比程序員多懂點設計,有時候他們還會搞點動畫?僅僅如此嗎?在國內的網頁設計師,更多兼任著設計與制作兩個方面的任務,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通過項目、案例等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適應大中型與小型企業的需求。也不得不要求我們在全能中培養專才,在專才中注入全能的思想。從開始的網站策劃階段,培養學生的資料搜集能力,整理歸納能力。在網頁設計布局階段,不斷地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自我發展與感悟能力。在網站的發布測試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再次審視自己最初的規劃目標是否真的實現了?達到最終的分析總結反思能力。
7 結論
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中,只有教師從多角度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才能更有利于對于學生問題思考能力、職業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養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東梅. Dreamweaver完全實用手冊[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3-4.
[2]李磊.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初探[J].計算機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11.6.
[3]于曉霞,沈志剛.基于工作過程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學習情境的設計[J].福建電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