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


我最近在參與新華都商學院創業MBA項目的招生,在和一些想報考的同學交流時發現,擁有創業想法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創業。人們會認為技術和知識對于創業是非常重要的,但對于事業、經營與管理而言,知識和技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對于環境的認識,特別是對顧客的理解。如同德魯克所言,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顧客是環境的重中之重,也是決定企業存在的根本要素。對于創業,我們需要有一些正確的認識。
創業者看錢創業者最需要資金,但又最不應該“向錢看齊”,這看似非常矛盾,但內在的邏輯卻是清晰的。如同吉姆·科林斯等人在分析了諸多百年基業的企業之后得出的結論,利潤之于企業而言就像是空氣之于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生活需要空氣,但人們的生活卻不能以空氣為目標或目的,因此,是價值而不是利潤來決定企業的存在,利潤會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事業隨之而來的結果。從這樣的認識出發,創業者首先需要想到的應該是提供什么樣的價值來為顧客服務,而不是從什么地方尋找到資金。對于顧客價值的明確界定以及清晰的實現途徑界定是最重要、最首要的選擇,有了這個選擇,資金自然會做出資金的選擇,因為資金有著自己獨特的屬性:趨利避害。如果創業者的方案具有顧客價值實現的可能,資金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并做出選擇。
很多時候,人們會發現,資金并不僅僅是在解決投資的問題,而是在解決持續成長的問題以及獲得回報的問題,阿里巴巴、百度、如家酒店等等企業,都是在資金的驅動下獲得有效發展的。有人問何享健,美的在順德企業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什么?何先生說:是資本釋放了美的。是的,資本有著自己獨特的能力,它會依照顧客選擇行為的判斷來判斷企業。
創業與事業關于創業,有一套經典的指導理論,即德魯克的事業理論,其核心問題是:我們的事業是什么?具體又包含三個問題:我們的顧客是誰?顧客在哪里?顧客價值是什么?關于前兩個問題,創業團隊首先要給出答案,明確要服務的顧客在哪里?但這并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答案,因為這還是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顧客是誰,還沒有清楚地回答出自己的貢獻是什么,也就是帶給顧客的價值是什么。事實上,特勞特定位思想的根本是占領顧客的心智,比如紅罐王老吉就成功于“治上火”的定位,而這個定位恰恰是顧客關心的,這就切中了顧客價值。品牌的本質是和顧客建立溝通并觸動顧客的心靈,這樣就找到了把創業變成事業,保持持續性的基石。最近看到締造了紅罐王老吉神話的加多寶公司,開始推出加多寶罐裝飲料,目前我并不能夠判斷它是否成功,但如果這家公司愿意以之前的成功經驗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就依然值得期待。
那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告訴我們,創業源于事業的價值,事業的價值源于基于文化和知識做出的對顧客生活的理解和貢獻,即創造有益于顧客生活的事業,才為“創業”。
創業與創業者很多學生問我,他是否適合創業,是否可以成為一個創業者?我總是很驚訝學生們的這個問題,如果從廣義上理解,每個人都是創業者,因為我們都在創造自己生命價值這項事業。即便是從狹義上講,即使你不擁有一家企業,依然需要有創業精神,只有如此你才可以勝任自己的社會角色,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創業者。
但是為什么真正去創業的人僅僅是一部分,我想這個與每一個人的價值選擇有著極大的關系,那些愿意冒險、超越自己、向往挑戰并接受變化、勇于面對失敗的人,會最終成為創業者,而不愿意冒險,更喜歡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發揮自己價值的人,會選擇非創業的道路。這里并沒有巨大的區別,僅僅是價值選擇不同而已。
這個時代具有著創業的各種契機,需要人們做出積極的選擇并做好準備,每一個機會都給有準備的人,這些準備更多的是意志力的準備。如果你選擇創業而成為創業者,那就需要付出極大的熱情,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在意一時的得失,愿意承受巨大的挫折,并不斷創新,朝著目標勇往直前。這些基本的必備的要素,需要你做好準備并具有韌性來維系,而市場所提供的機會會一直都存在于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