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鋼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氣象工作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做出積極作用。而在氣象工作當中,地面測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當出現較為惡劣的天氣時,如何做好地面測報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主要針對出現強對流天氣時地面測報工作要點進行研究與分析。主要闡述了在出現雷雨、冰雹、大風天氣時地面測報工作的要點,并基于此提出提高地面測報精確性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氣探測強對流天氣地面氣象觀測編發重要天氣報
1、雷雨天氣下地面測報工作要點
雷雨常出現在強烈冷鋒前面的雷暴高壓中,它涉及的范圍一般只有幾公里至幾十公里,在雷雨天氣的環境之下,極易引發自然災害,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因而我們要及時連續觀測以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來避免災害的發生。在雷雨災害現象結束之后,應對所有儀器進行檢查,尤其是地溫的安裝,如果發現安裝不到位,應當及時進行整改,一定要確保儀器安裝正確、合理。除此之外,在雷雨天氣發生時,應當及時對災情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查與研究,并且做好記錄工作,以便獲得更多的經驗并能夠在下次災害來臨時及時做出反應。雷暴是雷雨天氣中的一種典型災害,當雷暴來臨之時,往往伴有放點現象,這種現象主要存在于積雨云云中、云間或者云地之間。一旦發生雷電天氣,就應該及時在氣薄—1中記錄其天氣現象對應的符號以及開始、終止的時間和開始、終止方向。同時,還應當對危險報的規則進行充分的參考,并根據研究情況來對編發危險報文與否進行確定。報文的格式為:99999 GGgg8 Ⅱiii 8Ns9hshs 992DaDb。要相對雷暴的方向進行準確而有效的判斷,就必須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有效的判別。一般情況下,如果雷電的方向始終保持不變,那就只需要對起始的方向的進行記錄;而如果出現雷電的起始方向與終止方向之間的夾角在180°以上,就需要對雷電的行走路徑進行充分研究,并基于此在起始方向與終止方向之間加記一個中間的方向;如果雷電來自于各個方向,這種情況相對復雜,在系統的辨別上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可以不記明方向。雷暴一天之中只發一份重要天氣報,報文的格式主要如下:(WS)GGgg0 Ⅱiii 94917。
2、冰雹天氣下地面測報工作要點
冰雹是從雷雨云中降落的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降水。常見的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徑2厘米左右,大的有像雞蛋那么大(直徑約10厘米),特大的可達30多厘米以上。冰雹天氣雖然持續時間較短,但是所造成的影響卻相當大,對觀測儀器也有相當大的破壞,一旦預計會出現冰雹災害,應該及時做好儀器的保護措施,例如在地溫表之上加上防雹罩,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地溫表遭到冰雹的破壞。當降雹時,應該在氣薄—1中記錄其天氣現象對應的符號和起止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應當在記要欄當中清楚的記錄和標明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徑和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如果冰雹天氣已經造成災害,氣象部門應當迅速做出反應,安排相關人員及時進行調查與研究,將要點清楚的記錄下來,以便下次參考。其報文的格式為99999 GGgg4 Ⅱiii 8Ns9hshs。在對冰雹的最大直徑進行測量時,以mm為單位取整數,如果測得的冰雹最大直徑超過10mm,還應當對其最大平均重量進行測量,并且以g為單位取整。在測量平均重量時,存在著一種較為簡便的方法,即選擇幾個體積較大的冰雹,將其重量測量出來,將所測得的重量除以冰雹的總數量,所計算出的值便是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值。這種方法雖然簡便,但所計算出的值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差。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即將冰雹放在量杯中,等到其融化后再算出水的重量,水的重量除以冰雹的個數便可以得知最大冰雹的平均重量。一旦出現了冰雹天氣,就應當在10min以內發冰雹重要天氣報,報文的格式如下:(WS)GGgg0 Ⅱiii 939nn。
3、大風天氣下地面測報工作要點
中國氣象觀測規范規定,瞬時風速達到或超過17米/秒(或目測估計風力達到或超過8級)的風為大風。產生大風的天氣系統很多,如冷鋒、雷暴、颮線和氣旋等。熱帶風暴的大風出現在渦旋的強氣壓梯度區內,呈逆時針旋轉;冷鋒大風位于鋒面過境之后;雷暴和颮線的大風則發生在它們過境時,雷雨拖帶的下沉氣流至近地面的流出氣流中。 在出現大風天氣時,應該在氣薄—1中記錄大風天氣現象的相關符號、起止時間。在大風天氣狀況下,如果條件允許,應當配備有負責拍發熱帶氣旋的加密測報。如果沒有,則需要在極大瞬間風速在17.0m/s時對重要的天氣報文進行及時而準確的發送,報文格式如下:(WS) GGgg0 Ⅱiii 911fxfx 915dd;而如果極大瞬間風速在20.0m/s時,還應在續發一份。在負責拍發熱帶氣旋的地面加密測報期間,不需要編發瞬間大風的重要天氣報。但如果瞬間極大風的風速大于等于20m/s時,負責航危報的站臺要決定是否編發危險報文,其格式為:99999 GGgg1 Ⅱiii 1ddfxfx。
4、提高地面測報精確性的幾點建議
4.1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諸多事件顯示,在交接班時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交接,就很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因此,在工作人員交接班時,應當對對所有的測量儀器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確保無損壞、安裝到位。除此之外,在交接班之后,工作人員應當格外注意上一個班的同事所交待的重要事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要點。
4.2 值班時認真工作,實時監測天氣變化情況
全部掌握云天的編碼,對每次觀測和發報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校對。在碰到復雜的天氣或突發的天氣時,要冷靜,在夏季遇強對流天氣時,要特別的注意雷暴的走向,是否出現大風、冰雹等重大天氣現象以及檢查重要天氣報是否正確、及時。
4.3 進一步加強學習,保證地面測報質量
對于天氣現象來說,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季節性,所以在季節變換前要對業務規范有針對性的掌握,了解可能將會出現的復雜的天氣現象,并要掌握操作規程和發報規則。因此,需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加強培訓,充分掌握專業知識技能。
5、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出現強對流天氣時地面測報工作要點進行研究與分析。主要闡述了在出現雷雨、冰雹、大風天氣時地面測報工作的要點,并基于此提出提高地面測報精確性的幾點建議。希望我的分析能夠給讀者提供參考并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87.
[2]盧雪勤冰雹的形成原理和觀測方法[J].廣西氣象,2006.27(3):75
[3]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電碼手冊[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