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峰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知識,學生掌握參次不齊,有些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了,成為 “電腦小專家”;有些學生則由于 小學沒有開設信息技術課,這些學生根本就沒有接觸過電腦,可以說是個“電腦盲”。
一、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參次不齊的原因
1、因為沒有中考的壓力,以至于學校領導、老師、學生不重視,把他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筆者對剛入學的初一新生進行了一個調查統計,了解到有些小學沒有開設信息技術課,那么這些學生可能就沒有碰過電腦。而有些尤其是城里的小學,在三年級至五年級均開設了信息技術課,那么這些學生等于比前者多學了4年電腦,那么差異可想而知了。
2、學習條件各不相同,條件好的學生,自己家里已經購置了電腦,甚至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了,成為了一個“電腦小專家”了,而另外的學生,除了在學校上信息技術課時有機會接觸電腦外,沒有更多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3、學習態度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求知欲望強烈,樂于并且善于積極主動地學習,有的學生則是被動地等待教師布置學習任務,缺乏主動學習的欲望。
4、學生自身素質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如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等。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的限制,出現了好的學生,接觸電腦早,基礎好,學習愛好高,接收能力強,自學能力也相當好,有了這些基礎后他們的學習是非常順利的;相反,另一部分學生,他們接觸電腦的機會很少,或者對電腦并沒有什么愛好,接收能力也相當差,課堂習慣又不好。
二、實行分層教學的原則與做法
針對學生參差不齊現象,假如仍是用老的教學方式,將相同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差異性很大的學生,勢必會造成好學生吃不飽,教師的過多講解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浪費,不利于他們的更進一步發展;差生則會認為講解進度太快,自己無法跟上,以至喪失了學習愛好,越學越差,形成對信息技術課的懼怕心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對差異大的學生進行分開教學,成了勢在必行的方式,由此筆者想到了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的概念分層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先后達到目標要求。分層教學理論的指導思想在于: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突出素質教育的三種特性:基礎性、全體性、發展性。要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原則,解決學生個性發展差異的矛盾。要重視中學生在由少年到青春期過渡階段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穩定性和知識、智力、能力與行為的差異性。
分層教學的實驗。筆者根據學生的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差異,把七年級、八年級各一個班作為實驗班級,那么,如何對這些學生進行分層的呢?
首先,筆者讓剛入學的初一新生填寫一個調查表,了解學生有沒有學過電腦或者有無參加過愛好班、學過哪些知識點、家里有沒有電腦、對學習哪些內容感愛好,自己在電腦方面有沒有什么專長等等,通過這些方面的調查可以初步了解各個學生的一些情況,從而為分層做好鋪墊。
隨著教學的進行,學生會表現出一些分化現象。此時,教師可以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態度、基礎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尊重學生意愿,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高層學生為優等生,他們有一定的電腦知識,對電腦很感愛好,學習自覺,理解接受能力強,潛力較大,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中層學生為中等生,電腦基礎較好,理解接受能力較好,但在學習上只求過得去,欠缺強烈的進取心。低層學生為后進生,電腦基礎差,理解接受能力也較差,他們在學習上往往也不努力。
但是必須注重層次的劃分是動態的,實行升降級制,學習期間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層次調整,使他們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因為信息技術是在計算機機房中進行組織教學的,所以恰當的排位置也是很重要的。筆者將高層學生安排在機房的邊上兩排,而讓中層和低層學生交替坐在中間兩排,方便老師對他們的指導教學,低層學生碰到不懂的問題,從心理上說,愿意接受比自己稍微好一點或者差不多的同學的幫助,高層學生在一起學習形成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得到提高。這種排位置的方法,有利于老師上課進行組織教學,有利于進行個別輔導,也有利于學生信息的反饋,由此充分調動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需要以下五方面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就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制定高、中、低三個層次的不同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就應該要明確哪一層次的學生應把握哪些知識技能,達到什么程度。比如,高層次的學生要求在知識目標上,能夠透徹理解教材的知識點,并在實踐操作方面有較大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標上,主要提高在理論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方面的實踐能力,重點培養操作技能,通過自學把握如書本中的開動腦筋、親身體驗或者課后的高層次習題;中層次的學生,在知識目標上,要求能夠比較透徹地理解教材的知識點,并在實踐操作方面略微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標上,重點培養操作技能,把握的知識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低層次的學生只要求把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實踐上要求能模擬完成相關的操作。
我在教學中注意運用以上方法,低層次學生逐漸樹立了自信,對信息技術產生了興趣,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成績普遍有了一定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