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紅
摘要:本文基于1992—2010年河南省的相關數據,采用協整、格蘭杰因果檢驗等計量方法實證檢驗了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的數量效應。研究發現:協整檢驗表明,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與其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格蘭杰因果檢驗表明,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是其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因而說明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金融資產結構;經濟增長;協整;格蘭杰因果檢驗
一、引言
多年來,伴隨著經濟、金融體制的改革,河南省的金融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金融產業狀況方面,2011年末,河南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和貸款余額分別為26646.15億元和17506.24億元,增長迅速——2010—2011年,存款增速為20.72%和15.6%,貸款增速為18.11%和11.4%。截止2011年末,河南省已有98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發行股票100只,通過股市募集資金1034.03億元,境內市場流通股總市值2520.82億元。截至2012年7月末,河南省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累計達20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發行中期票據82億元,短期融資券30.5億元,中小企業集合票據3.6億元,非公開定向發行融資工具85億元。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迅速,2011保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839.82億元。
金融資產結構方面,金融相關率大部分年份為1左右,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且在2003—2008年呈下降趨勢,說明河南省企業的外源融資比重偏低。融資結構方面,河南省的融資結構極不平衡,直接融資比重偏低——2005—2008年,河南省信貸融資占外源性融資的比重基本在90%以上(2007年為83.7%),直接融資中利用股市的籌資比重與全國相比,存在明顯差距——2006—2010年,占全國股市籌資的比重最高不過3.068%。
相關理論研究認為,金融資產結構可以通過促進資本積累、降低信息成本和優化經濟結構等途徑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如Goldsmith(1969)認為,金融發展即金融資產結構變化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Beck & Levine(2004)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認為,股票市場和銀行發展都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李懷、韓瑞(2009)采用面板協整的研究認為,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銀行發展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更強。王馨等(2011)基于中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的研究發現,股市發展和金融效率能夠顯著促進經濟增長。
則對于河南省而言,其當前的金融資產結構是否對其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呢?顯然,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因此,本文基于河南省的相關經濟數據,實證檢驗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的數量效應。
二、變量選取和平穩性檢驗
(一)變量選取和處理
本文實證研究中的數據,來自于河南省統計局網站各年相關統計年鑒,樣本長度為1992年—2010年。其中,以河南省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其經濟增長的替代變量;選取了河南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和貸款、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國債、股票市值等數據加總得到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總額,并將計算得到的金融資產總額除以河南省的GDP得到河南省的金融相關率FIR。選取了定基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作為物價的替代變量,并將河南省的名義GDP除以定基CPI得到河南省的實際GDP。此外,將河南省經濟增長的替代變量實際GDP和金融相關率FIR均進行了取自然對數處理,并在Eviews6.0中實現下文的實證計算。
(二)變量平穩性ADF檢驗
為避免時間序列數據的“偽回歸”現象,采用了增廣的迪基—富勒檢驗(即ADF)對上述兩個數據序列進行了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如表1所示,河南省經濟增長lnGDP和金融相關率lnFIR兩個序列的ADF檢驗值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均大于其臨界值,接受原假設的概率p值分別為0.3008、0.8393,則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成立,兩個序列是非平穩的。表1也顯示,這兩個序列的一階差分序列的ADF檢驗值分別在5%和1%的顯著性水平下均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說明一階差分的兩個序列是平穩的,因此,序列(lnGDP、lnFIR)均為I(1)過程。
注:檢驗形式(c,t,n)分別表示單位根檢驗中包含常數項、時間趨勢及滯后項的階數,△表示一階差分,*表示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
三、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Johansen協整檢驗
為檢驗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本部分采用協整檢驗來考察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表2給出了基于回歸系數的河南省經濟增長lnGDP和金融相關率lnFIR的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見。如表2所示,跡統計量檢驗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協整向量個數r=0的假設而接受協整向量個數r≤1的假設。同時,最大特征根統計量檢驗也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協整向量個數r=0的假設而接受協整向量個數r≤1的假設,這說明河南省的經濟增長lnGDP與其金融相關率lnFIR之間存在一個協整方程,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基于上述Johansen協整檢驗,取最大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作為協整向量并將其標準化,標準化的協整向量為β=(1,—3.8900,2.3319),則河南省的經濟增長lnGDP與其金融相關率lnFIR的協整方程為:
lnGDPt=—3.8900+2.3319lnFIRt+ηt(1)
(1.2271)(1.0783) Log likelihood=54.7031
其中,(1)式中圓括號中的數字為標準誤。顯然,(1)式中的金融相關率參數是顯著的,說明河南省的金融相關率對其經濟增長具有顯著影響,且該參數的符號為正,說明以金融相關率衡量的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這與相關研究的結論一致。
(二)Granger因果檢驗
上述協整檢驗表明河南省的經濟增長lnGDP與其金融相關率lnFIR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由于不同的相關關系所包含的政策意義不同,則為確定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了格蘭杰因果檢驗。表3的檢驗結果表明河南省金融相關率lnFIR與其經濟增長lnGDP之間存在由金融相關率lnFIR到經濟增長lnGDP的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即河南省金融相關率lnFIR是其經濟增長lnGDP的格蘭杰原因
四、結論
本文基于1992—2010年河南省的相關經濟數據,采用協整、格蘭杰因果檢驗等建立經濟性手段實證檢驗了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的數量效應。研究發現:
第一,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與其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Johansen協整檢驗表明二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金融資產結構水平每上升1%,經濟增長上升2.3319個百分點。
第二,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在對其經濟增長具有顯著促進作用。格蘭杰因果檢驗表明,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與其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由金融資產結構到經濟增長的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即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是其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且兩者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協整方程中金融資產結構變量的系數為正,因而說明河南省的金融資產結構對其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Beck, Thorsten, R. Levine. Stock Markets, Banks an d Growth: Panel Evide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4, (3): 423—442.
[2] Goldsmith, R.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3] 李懷, 韓瑞. 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跨國數據協整分析[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學版), 2009年第5期。
[4] 馬長有. 中國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社會科學研究, 2005年第3期。
[5] 彭美紅. 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浙江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0。
[6] 王保輝. 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D]. 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
[7] 王馨, 劉征馳, 金常飛, 劉娟. 區域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 工業技術經, 2011年第10期。
[8] 蹤家峰, 熊行, 周聰. 區域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增長. 財經科學, 2009年第9期。
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河南省金融結構優化及其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支持的研究,課題編號2011B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