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芬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1JK0320)
近年來,坊間流傳一句話“入園難,難于考公務員,入園貴,比上大學還貴”,上幼兒園難的問題不僅讓家長倍感焦心與苦惱,也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究其原因,是政府長期對學前教育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所致。可事實上,“入園難,入園貴”早已注定——據統計資料,本世紀初,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機關企事業、集體辦園紛紛從原有單位中剝離,被關、停、并、轉,企事業、機關辦幼兒園從2000年的1.6萬所減少到2007年的0.5萬所。由此造成城市幼兒園總量從2000年的3.7萬所減少到2007年的3.3萬所。這種變化,與城市化進程以及人口出生率截然相反,造成幼兒“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日益突出。
機關企事業幼兒園現狀
以陜西省為例,陜西是我國西部重要的軍事、工業與科研基地,機關、企事業、部隊辦園在我省幼教事業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10年,我省機關、企事業、部隊幼兒園208所,占全省幼兒園總數的5.2%,在園幼兒70823名,占全省在園幼兒總數的10.1%,省級示范園64所,占全省省級示范園的43.5%。幼兒園規模大,辦園條件好,保教質量高,不但解決了機關企事業職工的后顧之憂,而且滿足了社會上部分家長讓子女接受幼兒教育的需求,在普及學前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骨干和示范作用。
機關企事業辦園面臨的問題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事業單位剝離社會職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幼兒教育工作面臨一些新情況和問題。一是辦園主體責任不明晰,機關、企事業單位繼續管理的幼兒園,園領導班子、師資等都由主辦單位配備,財權、人事權掌握在主辦單位手中,業務則隸屬于教育行政部門管理。部分經濟效益不佳的企事業單位幼兒園與原單位剝離后,幼兒園被推向市場,實行自負盈虧。幼兒教師變成單位性質不明確,社會保障無著落的群體,園長成為幼兒園法人,幼兒園性質不易界定。二是辦園經費嚴重短缺,園舍設施陳舊。機關企事業幼兒園多為上世紀60~80年代建成,園舍、硬件設施較為陳舊,與單位剝離后的幼兒園,主要經濟來源斷絕,同時,政府公共財政體系的建立尚不完善,幼兒園按照公辦園標準收費,保教費用執行的是1999年的收費標準,分別是省級示范園每月130元,一級園90元、二級園70元,過低的保教費難以維持幼兒園人員工資以及正常的公用支出。三是人員編制不足,師資隊伍不穩定。企事業幼兒園現有編制是按照上世紀80~90年代規模核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規模逐步擴大,外聘人員基本占教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工資由幼兒園自負盈虧。四是部分企事業辦園質量嚴重滑坡,由于幼兒園經費匱乏,迫于生存壓力,一味降低成本,靠壓縮教師編制、增加班額、降低教師工資等方式維持生存,造成大量低素質人員進入幼兒教師隊伍,而正規的幼兒教師卻大量流失。所以改制后的幼兒園教師一般流動性大,學歷層次低,敬業愛崗意識淡薄,極大地影響到幼兒的發展及健康成長。
機關企事業幼兒園辦園體制改革對策及建議
如何保證幼教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與實施,學前教育得到空前的發展。《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意見》(陜政發〔2010〕51號)《陜西省關于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均指出: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則,努力加快機關、企事業幼兒園發展,充分發揮公辦幼兒園主導作用,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針對企事業辦園的不同現狀,積極發揮機關企事業幼兒園的作用。
鼓勵多種形式辦園——辦園主體多元化。幼兒園辦園體制的改革是與所有制的變革相伴而行的。在幼兒園產權不變,即幼兒園的產權所有制仍然歸國家所有的前提下,幼兒園可采取國有民辦的承辦制、民辦公助、公辦民助和租賃承包等形式辦園,實現辦園體制的改革。在幼兒園產權改變的前提下,幼兒園可采取股份合作制辦園、與外資合作辦園、個人獨資辦園等形式,要鼓勵多種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辦園。
借鑒政府購買民辦園方式——生均公用經費補貼。為了保證企事業單位能夠向社會提供高品質、低收費的優質教育資源,保證辦園質量不下滑,可借鑒政府購買民辦園的方式,用現金或代幣券的方式向企事業辦園購買服務,這是一種最常見、使用頻率最高的購買服務方式。如上海鄭州、南京市規定,在發展較快、公辦幼兒園暫時沒有布點的新興小區,政府選擇優質民辦幼兒園以公辦園同等收費的方式接收劃定區域內的兒童,政府則給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補貼或發放助學券,用以補助人員工資。
鼓勵繼續辦有質量的幼兒園——以獎代補。為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的發展,努力提高企事業辦幼兒園整體辦園水平,可通過政府財政支持,以獎代補,積極扶持企事業辦幼兒園的發展。《西安市扶持民辦企事業辦幼兒園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將通過財政支持,扶持企事業辦幼兒園的發展。其中新建、改建規模達到12個班的,每園將獲得獎補30萬元。對在現有辦園等級基礎上等級提升的企業辦幼兒園給予一次性獎補。重點扶持未入級園升至三級園,同時對三級園以上幼兒園提升等級給予適當獎補。其中:未入級園升至三級園,每園獎補25萬元;三級園升至二級園,每園獎補20萬元;二級園升至一級園、一級園升至省級示范園,每園獎補10萬元。對經考評達到西安市學前教育機構考核評估辦法規定的優秀和良好等次的企業辦幼兒園進行獎補。其中:達到優秀等次,每園獎補10萬元;達到良好等次,每園獎補5萬元。所需資金由市與區縣財政按6∶4比例分擔。同時,在各級國培、省培項目中加大對企事業幼兒園的傾斜力度,確保企事業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評選先進等方面與公辦教師享有同等待遇。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能盤活并發揮和利用好現有資源,使現有企事業幼兒園這部分優質資源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這是政府在政策設計時必須要慎重思考的大事。
[1]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
[2]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意見(陜政發〔2010〕51號)
[3]西安市扶持民辦企事業辦幼兒園發展實施方案
[4]王曉娟.淺析企事業幼兒園辦園體制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幼教新視野,2005.03
[5]王海英.政府購買民辦園服務的路徑在哪?中國教育報,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