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數字校園建設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安召開
2012年9月21日至24日,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和清華大學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社聯合主辦,由陜西師范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數字校園建設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安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物聯網,云計算與智慧校園”。教育部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張擁軍處長、陜西省教育廳呂明凱副廳長、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祝智庭主任、陜西師范大學王武海副校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劉雍潛秘書長等領導與來自全國近所高校以及行業領軍企業的230余位與會代表共同見證了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收到征文共73篇,通過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0名。
論壇期間,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精彩地報告與分享。北京郵電大學勾學榮教授作了題為“物聯網應用與智慧校園發展”的報告,為論壇奠定了良好的開端;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作了題為“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報告,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引起了代表們的極大興趣。此外,華中師范大學吳砥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李青副教授、成都云計算中心王建波博士、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秘書長劉雍潛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云計算與教育創新——教育云平臺的研究、實踐與標準化思考”、“移動學習項目的策劃和設計”、“化云成雨——云計算與教育信息化”、
“數字校園示范建設指南及參考依據”的專題報告。南通大學丁衛澤教授圍繞“新時期高校教育技術組織構建設”,三峽大學張慕華老師圍繞“基于社會化語義網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佛山科技學院蔣家傅教授圍繞“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園系統構建”,廣州體育大學郭西露老師圍繞“踐行教育物聯網”做了精彩發言。來自深圳市銳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中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旭威爾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市銳豐音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快思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數碼等行業領軍企業的代表展示了各自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案。來自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政協報、陜西電視臺、《現代教育技術》雜志、《電化教育研究》雜志、《中國電化教育》雜志、《中國教育技術裝備》雜志、《中國醫學教育技術》雜志9家媒體報道了本次論壇。
數字校園建設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每年一屆,上至國家部委、各省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國內外教育技術界的權威專家學者,下至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技術相關機構的負責人、教育信息化行業的領軍企業家匯聚一堂,在解讀和總結前一階段我國數字校園建設情況與熱點問題的基礎上,預測下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與數字校園的技術走向。在前兩屆論壇的基礎上,本屆論壇緊跟時代技術潮流,凸顯云計算和物聯網的主題,盡享智慧校園建設的經驗。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校理工科專業委員會召開換屆改選大會
2012年9月23日,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校理工科專業委員會在西安召開換屆改選大會。上屆常委、部分委員和新增委員代表共計42人出席了本次換屆改選大會。
會議首先表決通過了由上屆常委會提交的《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校理工科專業委員會章程(修改稿)》。根據修改后的章程,會員單位不再局限于理工科院校,凡從事教育技術及相關工作的各級各類院校業務機構,均可申請成為會員。為了便于會員單位閫的經常性交流,根據地域情況,委員會分為10個片區分會,每個片區設1-2名副主任委員,每個省設1-2名常委,協助片區分會負責人工作。
上屆主任委員吳庚生教授代表常委會從自身建設、標準制定、活動舉辦、會刊出版四個方面向與會代表匯報了上屆常委會的工作。上屆常委會在任期內秉承“立足教育技術實踐,推動領教育技術創新應用”的理念,調動教育技術行業產學研各界力量,為推動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事業的開展發揮了特有的作用。
根據協會章程,經單位申請、片區推薦、會員選舉等程序,確定新一屆常委會設常委單位25席、常委27位,具體下:
主任委員:吳庚生(清華大學)
副主任委員:周恕義(北京工業大學)、沈宏興(上海交通大學)、鄭道林(華南理工大學)、董榕(浙江大學)、徐悅(東南大學)、雷志華(華中科技大學)、張民(電子科技大學)、林萬新(河北師范大學)、傅鋼善(陜西師范大學)
常委:張亦工(北京大學)、陳基和(清華大學)、張冀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左渠(北京理工大學)、夏衛(中國人民大學)、王曉(華東理工大學)、吳開軍(上海海洋大學)、蔣家傅(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梁京章(廣西大學)、李文化(海南大學)、劉曉勤(南昌大學)、徐寧(南京大學)、崔建生(中國科技大學)、季至宇(武漢大學)、梁飛(鄭州大學)、魏星(四川大學)。另為東北、西北、西南等片區預留常委單位16席待增補。
秘書長:鐘曉流(清華大學)副秘書長:宋述強(清華大學)、馮菲(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