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永豪
摘要: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在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融于教學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托升智力因素作為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
關鍵詞: 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高中數學教學
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非智力因素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切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從高中數學學習來看,絕大多數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在行為上都表現為:無遠大的志向,學習興趣不高,情緒不穩(wěn)定,意志不堅定或在人格、性格上有欠缺等非智力傾向。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的同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地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融于教學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托升智力,因素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作為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
強化非智力因素,托升智力因素的一個絕佳時期就是高中時期。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頭就栽在數學上。這是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決定的。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特點是:⑴數學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不少學生對集合、映射、函數等概念難以理解。(2)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打破了初中學習中的機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勢思維方式。學生升入高中后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很難建立起來。(3)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高中數學知識內容“量”的急劇增加,導致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信息量與初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減少了。(4)學習方法要求更高,死記硬背,套用公式,不重視理解,不研究過程,不探討典型的思想方法,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往往事倍功半。
根據高中數學的以上特點,非智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相對于其他學科更為重要。下面從構成非智力因素的四個要素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關于動機的培養(yǎng)
動機在學習中具有動力、選擇、指揮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學生領悟到:數學學習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活動,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力手段,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如計算產品誤差的精確度,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求實精神,認真的態(tài)度,頑強的毅力;用轉換思想解數學題,可以培養(yǎng)自己嚴謹而又敏捷的思維;數學公式的推導可以培養(yǎng)自己有條不紊地辦事習慣;數學符號的簡單明了,概念敘述的精確性,數學方法的簡捷性等,可以培養(yǎng)自己準確、簡練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數學中概率的知識,可以解釋人們買獎券時的所謂碰“運氣”;統(tǒng)計學中產品的近似曲線、幾何中圖形的對稱性,可使學生有一種逼近的意識和曲線美的感受,從而欣賞數學之美,等等。教學活動中,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學之中,使學生看到社會的發(fā)展和祖國的建設需要數學。要糾正“數學僅僅是叩開大學門之磚”的錯誤思想。激發(fā)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培養(yǎng)他們的遠景性學習動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使其學習活動更有意義。
二、關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事物的一種傾向,這種傾向和一定的情感相聯系。興趣的產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誘發(fā),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經常、全面、細致地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傾向性,對癥開方,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對于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首先要從我們的備課和教學形式上使內容新穎生動,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激發(fā)興趣。對知識基礎薄弱,學起來困難重重的學生,要多關心、多幫助,積極想辦法幫他們查漏補缺。我們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意識地讓學生應用某種知識去完成某項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但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而且會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針對某些學生對數學定理、公式、法則的記憶,感到枯燥乏味時,我們除了對記憶方法進行指導外,還必須使學生了解這些定理、公式、法則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的實際意義,使其學習興趣得到強化。教學活動中,只有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和運用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相應提高。學生才能發(fā)現新問題,激發(fā)新的求知欲,不斷產生新的學習興趣。
三、關于情感的培養(yǎng)
情感是對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愉快是情感的表現,是學習的加速器。興趣和一定的情感相聯系,一般說來,有興趣的學習心情愉快,愉快的心情能誘發(fā)學習興趣。所以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條件。
課堂上首先以大多數學生努力一下可以達到的水平為教學的起點,將目標分解為若干層次,使學生有能力、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形成想學、樂學的情感,增強自信心;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課堂上風趣、幽默、寬容大度和嚴教善導,使學生佩服教師,喜歡教師,進而喜歡教師所教的數學。其次,要竭力營造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氛圍,使每一個學生在銳意進取的環(huán)境中熏陶,產生一種推動數學學習的強大動力。同時,還要和學生家長經常交流,針對部分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過高,易造成學生的精神壓力的情況,幫助家長提高對子女培養(yǎng)教育的認識。
四、關于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意志是指人們自覺設定目標,并根據目標來支配、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心理狀態(tài)。意志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毅力。要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應該從培養(yǎng)自信心和毅力入手。因為自信是成功的起點,毅力是成功的關鍵。大部分學生有學習目標,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薄弱點就在于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三分鐘熱度,長立志,無常志。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幫助這類學生提高克服困難的信心。一要明確困難是相對的,你越是堅強困難就越渺小,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二是用身邊的榜樣進行比照教育。學生的攀比心理很強,正確地加以引導,大有可利用的價值。最后一個,也是很有實效的方法:組建學習合作共同體,組織學生之間多開展自主討論活動。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遇到難題時小組商討解決,每個人都有貢獻也有收獲,同時也驗證了困難是完全可以戰(zhàn)勝的。這種交流、融通遠比教師的說教更有意義。
正確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愉快的學習情感,堅強的意志品質構成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因此,在教學工作中,只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才能大面積地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美]羅伯特·斯萊文著.梅林等譯.淺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其培養(yǎng).
[2]張志,宋廉.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