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玲
摘要: 本文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一觀點進行了批駁,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應對之策。
關鍵詞: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偏見事實科學證明
一、歷史的沿襲,世俗的偏見
(一)“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由來。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在與野獸揖別前就發展了走、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能,在四萬年前用上了飛石索,在兩萬八千年前發明了弓箭,社會由此開始有了萌芽狀態的體育。
從夏至周時一千八百多年的奴隸社會中,奴隸主階級統治的需要和頻繁的戰爭刺激了軍事武藝的發展和對軍隊身體訓練的重視。
漢代體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體育項目有角抵、舞蹈、秋千、舞龍、耍獅等,有的活動在后世發展成為競技運動項目,有的至今仍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身體娛樂活動。
體育運動到了隋唐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但好景不長,到了封建社會后期,體育運動走向了衰落,特別是宋代以來,體育運動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抑武重文是宋立國的最大特征,所以有了“文弱書生”的說法,“文弱書生”在當時絕對是褒義,那種臉色蒼白身體羸弱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形象受到追捧和贊揚。從此以后,民間就有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歪理,如此病態的審美趣味,只能使我們的民族從精神上陷入病態,直接惡果就是近代百年國恥。
(二)世俗的偏見。
從歷史到今天,“頭腦簡單”成了譏諷“四肢發達”的常用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好像是孟不離焦、焦不離孟,更甚之,凡是從事跟體育運動有關的工作者都會被冠上這一稱謂,在現實生活中,某人有什么對他不滿的,立馬就是一副不屑的表情,脫口而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我就親身經歷過此事,那時我在讀高中,準備考體育專業,一位語文老師當面對我說過此話。二十多年過去了,每每想起,無法釋懷。四肢發達就一定頭腦簡單,那四肢不發達的人頭腦必定不簡單,這是真理還是謬論?真理是能經受得住科學論證的,相反,謬論只會不攻自破。首先,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道理。截止到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和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四肢發達程度與大腦發達程度成反比,所以“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理論依據,那它就只能是謬論了。
從另一方面講,現今社會,“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也未必不是好事,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各方面的壓力壓得人透不過氣來,鍛煉身體,讓身體健康,不考慮過多的事情,一切隨緣,不計較得失,與世無爭,讓自己的頭腦簡單些,放松些,過著知足常樂、悠閑愉快、愜意舒服的日子,難道這樣有什么不好嗎?
二、事實勝于雄辯
大部分人認為運動員不僅要有天分,還要生理素質好,比如姚明的身高,霍華德的彈跳,等等。其實這些僅僅是能成為運動員的條件之一。例如,投擲項目中的擲鉛球,不是你力量大就能拿金牌的。持好球—放好球—彎腰團身—預擺—滑步—轉身—蹬地—送髖—出手—撥球,這一系列的動作要密切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就不會有好成績。技術技巧和自身條件相比,前者絕對是重中之重。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接力賽中,很有實力的隊員在交接棒過程中掉棒,跑得再快也會名落孫山,既然選擇參加接力的項目,單論速度的話,肯定是相差不大,這更說明了交接棒的重要性。
再說說動物界,比如草原之王獅子,如果它僅僅懂得伏擊這種智力活,而沒有強有力的四肢可以捕捉獵物,它就不會是草原之王了。而那些被食者,其智力水平未必比捕食者的智力水平低,只是它們沒有捕食者那樣強有力的四肢。可見在動物界,強者也需要四肢與頭腦同樣發達、相輔相成,更何況是人類。
三、有力的科學證明
(一)適量運動使人更聰明。
運動不僅不會使人的頭腦變簡單,而會變更聰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索爾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長期在滾輪上走動的老鼠其大腦內會長出新的細胞,而被關閉在普通籠子里的老鼠則沒有長出新的細胞。由此可以推斷,人如果能經常進行有規律的適量的運動,大腦中會長出更多的細胞,讓人的思維感覺和反應都更靈敏,從而變得更聰明。最有力的證明莫過于NBA著名中鋒“大鯊魚”奧尼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壯的人之一,他在2005年獲得了菲尼克斯大學的MBA學位。還有網球名將布雷克,他不單單是美國頭號男單贏得“納達爾克星”的網球運動員,還是世界名牌大學哈佛大學主修經濟學的高材生。
(二)運動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的預防和治療是一大難題,得此病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稱,如果人們從小就喜好體育鍛煉,他們到了老年就可能避免患上老年癡呆癥。老年問題專家戈麥斯·皮尼拉表示,運動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運動,我們的大腦就不會聽從命令,就會出錯。早期研究認為,每月堅持數次鍛煉的人比經常坐著不動的人患上老年癡呆癥的概率低。已經患上老年癡呆癥的老人,在親人的輔助下堅持做適量的運動訓練,可收到一定的治療的效果。
(三)運動產生快樂,使工作高效。
當你心情不爽時,只要一運動,一切煩惱就會拋到九霄云外,無緣無故就會快樂起來,原因是運動直接刺激人的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分泌大量的興奮性神經遞質,正是這些神經遞質作用于人體,使人在運動后感覺無比的暢快。
從生理學上講,運動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促進汗液、尿液的排泄。排泄可以把人體內部分毒素和廢物排出體外,少了這些毒素和廢物,人自然感覺輕松、舒服。人在運動后,血液循環加快,能量的消耗增加,刺激消化,就會產生饑餓感。這就是運動后胃口很好的原因。胃口好,精神會變愉悅,心情也會更加開朗,睡眠質量也會提升,工作自然更有效率,生活也自然有活力。
四、體育工作者要自尊自重
體育工作者很討厭別人說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是有沒有從自身找過原因呢?假如我們除了有強健的體魄,還有淵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謙讓的態度,很好的修養,別人就不會再說這樣的話。有的體育工作者出言不遜沖動,這樣怎么去堵住那悠悠之口?只有從一言一行做起,謙虛謹慎做人,才能維護我們的形象,到那時就沒有人在你面前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了。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體育運動逐漸被國民所接受,甚至全民運動、全民健身。那些優秀的體育健兒為國爭光不也受到普通民眾的景仰和尊敬的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為了徹底根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在人們頭腦中的印象,體育工作者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五、摒棄落后的觀念
在科技發達,經濟高速發展,生活富裕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堅持落后的知識和觀點,否則會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極不協調。那些落后的傳統觀念必須摒棄。生活在現代,頭腦還在久遠的古代,這不可笑嗎?還有什么資格去嘲笑別人呢?“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定論是愚蠢的。正如毛澤東所說,強健其體魄,文明其精神,這才是我們這個民族走向復興的基礎。雖然我們不能說四肢不發達者,必然是弱智,但至少有一條,頭腦發達與四肢發達應該相輔相成。只有摒棄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錯誤觀念,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復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