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黃帥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年來,我國進出口總值由2001年的5096.51億美元增長至2010年的2.97萬億美元,年均增長21.6%,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這離不開外貿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外貿服務機構的保駕護航。由于我國根據入世承諾制定和不斷完善金融、保險、電信、外貿、商業、運輸及中介服務等服務領域的法律法規,服務業的投資環境在不斷改善,外資進入的試點工作也在不斷加快。入世10年,外貿服務商取得了哪些發展,如何更好地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服務?我們希望對領先的服務企業的采訪,來分享他們10年來的外貿服務成就與經驗,共同展望未來。
入世帶來新發展
《進出口經理人》:請簡單介紹一下入世10年來,貴公司的成長發展情況。
柏學禮:Intertek天祥集團是1989年進入中國的,當時中國的第三方檢驗還在起步階段,Intertek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第一個有外國檢驗公司參與投資的第三方檢驗機構,也標志著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和合作的開始。最初,Intertek在中國的業務主要是為麥當勞的玩具提供檢驗和測試,同時也為國外客戶在中國的采購提供驗貨服務,規模較小。中國加入世貿后,我們的消費品和電子電氣的業務量在過去的10年中翻了兩番。又比如紡織品,入世以后,出口配額逐步取消,中國貿易進入全球化進程,Intertek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檢測服務提供商。
Intertek發展到今天在中國3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超過60家實驗室或分支機構,員工總人數超過7000人。如今,我們在中國設立了包括石油化工、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食品和農產品、礦產品、能耗、紡織和鞋、玩具和家具、自行車等30多個專業實驗室,這些實驗室不但為中國權威認可組織CNAS所認可,也為UKAS、HKAS等一大批國際認可組織、商業機構和客戶所認可和指定。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公司的發展與中國入世是密切相關的。
吳東明: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是由全球快遞、物流業的領導者DHL與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各注資50%于1986年成立,是中國成立最早、經驗最豐富的國際航空快遞公司。目前,中外運敦豪擁有約6000名高素質員工,業務遍及全國400多個主要城市,覆蓋中國95%的人口和經濟中心。
中國是DHL全球網絡中發展最快的市場,在DHL亞太及全球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入世以來,DHL加大對在華投資,從2001年至今,DHL累計在華投資占其同期在亞太地區投資金額的一半以上。在最近5年里,中外運敦豪年平均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中外運敦豪的業績獲得了業界普遍認可,并連續獲得“中國最佳呼叫中心”、“中國杰出雇主”等殊榮。
《進出口經理人》:如何看待中國入世,入世給貴公司帶來哪些變化?
柏學禮:Intertek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和中國的入世息息相關,正是得益于入世的契機,我們發展到今天具有全方位的服務能力。入世前,Intertek中國員工只是從事單一的技術和客戶服務,入世后我們員工面對全球化供應鏈,了解進口國的質量方面的標準和法律法規,發揮我們公司全球化網絡的優勢,成為一個真正在中國運營的全球化公司。我們的服務項目,從當初單一的測試、驗貨,發展到今天具有測試、檢驗、評估、審核、認證、外包、質量控制等全面、廣泛的一站式服務,為中國出口產品、進口商與出口供貨商提供了專業服務。同時,我們還開發了針對國際采購的ISI商務平臺,為全球供應鏈提供準確、可靠、真實的供應商數據,讓買家和供應商更加有效地,以更大信心達成合作。
吳東明: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經過3次修訂和頒布的《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管理辦法》,從2005年12月11日起,允許外國投資者可以100%股權獨資經營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含國際快遞業務)。外資的進入推進了中國物流業的市場化進程,加速了物流市場的形成。
由于入世后服務業市場準入的擴大,使中國的物流產業融入全球性物流產業跨國化、大型化和互聯網經濟的潮流中,并對中國貿易和生產布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這種貿易和產業布局的變化又形成影響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隨著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物流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會進一步加強,有利于中國在物流運作機制和方式上同國際接軌。
從中國加入WTO以后,DHL收入的規模發展非常迅速,網絡的建設也越來越完善,中外運敦豪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個辦公設施,網絡覆蓋國內400多個城市。IT技術近年來發展也發展迅猛,運送的時間和服務質量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2011年,DHL再度與中外運簽署新的合資協議,將中外運敦豪合資企業再推向另一個25年。
新舉措,新跨越
《進出口經理人》:貴公司在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方面經驗豐富,入世這10年來著重推出了哪些服務,產生了哪些影響?
柏學禮:Intertek的最大優勢是對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質量標準和要求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而中國企業往往缺乏對進口國相關信息的了解。在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Intertek起到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即使企業不出國,對國外市場不了解,通過我們也完全可以了解國外質量要求。比如國外的世界500強企業對供應商有社會責任要求,我們推出相關的社會責任審核,幫助他們出口掃清障礙。Intertek具有所有主要發達國家的產品認證能力,所有產品的認證在國內都可以完成。歐美在技術方面的要求高于中國,技術障礙不斷出現,在這種情況下Intertek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比如歐盟REACH注冊、高度關注物測試問題等,我們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推出新的服務種類,滿足客戶要求。近些年,根據國際市場及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在能效、光伏、新能源、低碳整合服務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還有前面我提到的ISI商務平臺,它為買家和供應商之間建立起的溝通平臺,為廠商和買家打開安心方便的匹配之門,尋求海外商機。截至目前,我們的ISI注冊會員已經達到10000個以上。
吳東明:中外運敦豪提供的以客戶為導向的多元化包裹遞送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青睞,包括:DHL環球快遞(DHL EXPRESS WORLDWIDE)和DHL珍寶箱(DHL JUMBO BOX)與DHL小珍寶(DHL JUMBO JUNIOR)等。近幾年,中外運敦豪還引進了DHL進口到付(DHL IMPORT EXPRESS WORLDWIDE)、DHL朝九特派(DHL EXPRESS 9:00)、DHL正午特派(DHL EXPRESS 12:00)、DHL機場到門快遞(DHL AIRPORT TO DOOR EXPRESS)等,通過世界級服務品質進一步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需求。此外,中外運敦豪在全國建立了3個快遞物流中心(ELC),為企業提供保稅倉儲、第三方備件庫存管理的增值服務;中外運敦豪還根據客戶需求推出進出口“超值重貨”的經濟型產品,為客戶提供至少15%的費用優惠。
一直以來,中外運敦豪不僅以快速、可靠而著稱,更以積極滿足客戶各種需求的靈活性而贏得了廣大客戶的青睞。公司將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更加個性化的服務,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此外,我們還將關注航班的使用效率等,以更好地幫助客戶創造價值。
《進出口經理人》: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正面臨結構性調整困局,歐美債務危機仍在擴散,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國際貿易、投資的風險仍然較高,您對今后的外貿發展有怎樣的預期?作為專業的外貿服務機構,今后貴公司有哪些具體措施為企業保駕護航?
柏學禮:在當前歐美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國內出口可能會有問題。由于國內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通貨膨脹,低端消費品轉向低成本國家很明顯。同時我們又認為目前中國作為全球生產基地的角色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替代,因為熟練勞動力和供應鏈建設需要一段周期。我們同時認為過去10年中國出口快速增長不會再現,但在歐美經濟好轉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增長還是有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公司發展戰略首先是改變過去比較單一為出口產品服務的狀況,同時也提供為國內市場、進口產品服務,作為新的增長點。
其次我們從過去集中在消費產品、電子產品向新興領域的產品提供服務,比如說化妝品、藥品、食品、新能源等。從我們過去傳統的質量檢測、測試向更多的服務功能發展,比如環保、低碳等可持續發展的服務項目。最后從過去傳統的正常貿易形式,發展到網上購物、服務外包等領域。
當然為中國本土企業服務始終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介紹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質量管理體系給本土企業,幫助他們達到增值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們已開始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進展。如聯想、寶鋼、海爾、小天鵝等一系列有實力、有影響力的企業已經成為我們的業務伙伴,我們希望出現成千上萬類似企業,并與他們一道共同發展、謀求共贏。
吳東明:隨著世界經濟復蘇力度減弱和歐美債務危機陰影日益濃重,國際市場需求越來越顯出疲態,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調。進出口企業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和國內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壓力下,接單日趨謹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外貿將迎來更加復雜局面的考驗,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
自扎根中國市場以來,中外運敦豪一直保持著市場領導者的地位,這得益于我們堅定地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秉承靈活的經營策略,以應對變化的市場環境。經濟運行總會出現波峰和波谷,我們愿以個性化和高品質的服務與中國外貿企業同舟共濟,攜手迎接新一輪發展浪潮的到來。
我們預計坐落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DHL北亞轉運樞紐將于2012年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DHL北亞轉運樞紐將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和靈活的快遞和物流服務,尤其使中國長三角地區的客戶受益。目前,在整個亞太區,DHL每天利用的商業航班超過500架。DHL今后可以利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絕佳的航線連接優勢,更好地整合區域和國際航班,以進一步保證北亞主要城市間的次日達服務的品質。
展望未來,中外運敦豪將繼續秉承“客戶為先”的理念,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不斷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快遞物流需求,引領中國航空快遞業邁向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