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揚龍
2011年,在一系列扶持政策退出及部分城市出現限購的影響下,中國汽車產銷增速大幅放緩。對此,國泰君安證券首席汽車分析師張欣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已經開始進入結構調整時期。
當談到2011年車市總體情況時,張欣告訴記者,2011年是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年。如2011年的銷量是1900萬輛,那2012年想要繼續保持這個量就非常困難,中國汽車銷量不可能無休止的增長下去,未來中國的汽車銷量將沿著1800萬~2000萬輛的軸線上下波動。
根據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張欣舉例告訴記者,2011年,微車銷量都出現了大幅下滑,長安的微車業務也出現了大幅下滑,但上汽通用五菱由于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進行了調整,則實現了總體增長0.6%。同時,張欣也表示,市場表現差的車企短期內也不會垮掉,地方政府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因為車企是貢獻地方政府GDP的重要力量,而且對于解決地方就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所以地方政府這只有形的手會在車企是否破產方面發揮影響。但從長期來說,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針對2011年車市的發展現狀,許多人呼吁政府考慮重新激活行業刺激政策,對此,張欣認為,2012年,政府不會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措施,他認為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作為行業管理者,應該預見到市場的負增長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無休止增長。第二,在前幾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許多車企都紛紛擴充了產能,產品增多造成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時市場調節將會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第三,汽車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購買、通行的道路資源、停車位等方面的問題,如這些問題不解決而貿然出臺行業性的刺激政策,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第四,大家對類似的刺激政策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麻木感,作用不大。